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19 10:09李涵辛明霞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食品药品药品检验

李涵 辛明霞

河北省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局 河北 承德 067000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药品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一些安全和质量问题,因此应加强相关检验检测工作。要通过检验检测及时发现药品质量问题,防止问题食品、药品进入市场,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但是,目前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查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工作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提高检验检测的效率,就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因此,研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食品和药物测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1.1 加强监管力度及时效性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引发社会关注。许多不合格的食品和药品进入市场,威胁公共安全,作为食品和药物监管机构负有重要责任。作为监管机构,需要注意食品药品的检查和测试,在检查和测试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作为食品药品相关的检验部门,需要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保证这个环节的及时性,所以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这一点。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后,通过媒体的宣传,瞬间成为社会热点,在社会上引发舆论,会给相关部门带来极大的压力[1]。因此,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些事件,加强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尽快解决问题,使事件不进一步升级。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加快这一工作进程,确保及时、合理的监督。

1.2 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检验检测效率

信息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业务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检验效率,更好地对实验室业务流程进行监督和控制,方便检验业务的监督和审查。在实验室检测中匹配信息化技术对实验室行为规范化和质量监控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在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的同时有效改善实验室管理。

2 当前现存的信息化检验管理现状

目前,食品检验和药品检验都没有正确引入管理信息模型,因此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和弊端。

2.1 缺乏均衡的管理信息化趋势

在目前的状态下,管理信息化方法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可以实现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监管的信息化。但不可忽视的是,整个地区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地区尚未将管理信息化纳入食品药品安全部日常工作。在此前提下,食品药品的日常管理和检验方法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体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要从根本上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帮助该地区药品食品监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2.2 忽视必要资金和资源的投入

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必须具备客观等效的检验设施或检验体系,而上述体系的全面完善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但是,在目前情况下,部分检验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检验设施,阻碍了药品检验或食品成分检验的正常开展。追根溯源,检验机构目前还无法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部分检查数据显示误差较大,阻碍了食品药品监管的有效进行。

2.3 忽视引进新型人才作为保障与支撑

食品药品监管和专项检查措施不能忽视最基础的人才支撑。作为该领域的测试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尤其是较高的信息素养。然而,迄今为止,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的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机构,但未能吸引更多的信息化人才,忽视了机构内现有专业检验人员的日常培训。

3 对于食品药品检验与管理领域全面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讲,食品和药物检测可以提供不同地区当前基于信息的药物管理和食品控制所需的覆盖范围。作为检验管理部门,应将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到食品药品综合管理中,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管控的目的。同时,各地区必须具备与上述检验任务相适应的专业信息系统,并确保该系统能够实现综合管理功能和产品检验功能。具体而言,针对当前食品药品安全日常检查管理工作,有必要出台综合管理信息化措施。

3.1 有助于得到更准确的测试结论

根据食品药品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原则,该信息系统可用于多步骤、动态的食品药品检测任务,包括委托检测和随机检测。有关部门要通过对食品药品生产现状的综合监督,对食品药品检测得出更准确的结论。信息核对的整个工作过程不需要手动操作,因此消除了人工核对过程中的某些错误。在这些前提下,可以确保检查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降低测试资源和管理成本

与传统的食品药品人工检验方法相比,采用信息统计和信息化检验措施更有利于获得更高水平的食品药品检验结论的完整性[2]。目前,各地区相关部门正着力逐步完善原有的食品药品检验标准,这一举措客观上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检验效率的目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缩短食品药品抽样检验所需的总时间,在简化流程的前提下,便于及时发现检验结论中的漏洞,完善现行检查和控制标准。由此可见,无论是食品药品管理还是食品药品检验领域,都需要适当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尤其是管理信息化流程和方法。在管理信息化模式的综合监管下,可以更高层次地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彻底消除食品药品安全的各种威胁。

4 关于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的实践探讨

随着食品药品信息化改革调整,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信息化建设,多条路、多模式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

4.1 要重视并认识信息化建设的规律

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质量,促进发展。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但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并没有得到重用,仍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流程,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能力。管理者的规划和参与信息系统建设在监督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关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监督系统的有效性。只有管理者直接参与,对食品药品信息化有足够的认知,才能真正认识到现代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真正认识现代食品药品信息化的作用。转变传统思维,迎接新挑战,真正将信息化实践运用到食品药品监管中,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4.2 确定目标,区分好工作范围和内容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设定目标是建立在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的。目标设定得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可以避免走弯路,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目标涉及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设备、投资、需求和人员,这直接影响着目标的确定和完成,所以需要以此为基础制定目标,将任务分配给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工作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达到目标。

4.3 成立项目小组,建立项目管理的机制

组建项目团队引入项目管理,使项目管理和规划能够很好地配合。一是要组建整体规划团队,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整体项目建设。统筹组还专门设有监督协调组和施工监理组,各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技术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食品药品转型监管信息化。

4.4 搞好应用系统建设,提升监管的水平

项目的可行性必须建立在长期目标的基础上,从全面的长期考虑开始,例如分析、投标和系统要求。项目开始时,需要与开发者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以确保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够被监管部门完全接受,并确保应用软件在各方面的质量标准。在发展过程中,项目开发成功后,验收工作也很重要,在测试中,功能测试应该更能响应业务需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发挥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作用。

5 结束语

分析结果发现,有必要以信息化的方式全面渗透到目前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部门,推进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和检查,显著加强当前各地区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具体的药品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仍应从信息化监管的角度全面整合食品、药品等特殊产品,努力将信息化手段渗透到产品检验管理过程中。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也是关乎民生的建设工程,还需要不断总结创新,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食品药品药品检验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的风险管理研究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