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2023-01-20 18:53李水兰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闽西高校教师红色

李水兰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实施,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将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中,对于德育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该项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会包含多个环节的内容,高校教师需要掌握系统完善的教育策略,在实践中对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进行严格把控。

一、红色文化与高校德育之间的关系

认清红色文化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高校教师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真正突显红色资源对德育工作的正面影响,具体而言,两者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红色文化是德育的载体

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如何选择教育载体,会影响到教育信息的传递效果,在德育工作中,高校教师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材,指引学生在这一教材中探寻德育知识,因此红色文化可以看作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借助这一特殊的载体,能够发挥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作用,为大学生营造独特的德育学习氛围,以此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高效率实施。

(二)红色文化是德育的内容板块

高校德育需要多个层面的内容予以支撑,其中红色文化属于德育的内容板块之一,借助红色文化,能够指引学生学习党的优良传统,能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培养,由此可见,红色文化与高校德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度。

二、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的意义

明确认识到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的意义,可以使高校教师对该项教育工作作出准确定位,形成正确教育认知,该项教育工作的实际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层面:

(一)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

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校是我国各类人才输送的重要机构,而在人才培养中既包含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包括思想道德层面的教育指引。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不论是大学校园内还是用人单位中,经常会发生违背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的行为,此类不合理行为的出现与高校德育工作的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很多院校将专业课程推进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然而针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所忽视,一些院校所开展的德育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形式化,并未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德育模式,院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成效也长期得不到突显。随着对德育重视程度的加大以及对红色文化的恰当利用,能够极大的丰富高校的德育内容,使高校德育课程更加完善。红色文化与德育有所关联,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升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指引效果,进而获取更高的教学成效。由此可见,红色文化的合理融入,对于高校德育模式的优化与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

大学生虽然具备较高知识水平,但是受自身成长经历及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并不具备较高思想道德水平,一些大学生涉世未深,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会出现思想偏差,进而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甚至还会使大学生走向严重错误的发展道路。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之中,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下形成正确思想认知,培养良好道德品质。随着该项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使大学生在正确思想道德理念的指引下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会辨别好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由此可见,该项教育工作的科学实施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所创造的先进文化,这一文化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传承发展意义深远。在该项教育工作中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引,能够使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红色文化对自身的积极作用,并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学习中来,进而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在该项教育工作的科学推进中,还能够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比如丰富高校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明建设等,由此可见,该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专门的红色文化学习课堂

随着高校教师对红色文化融于德育的重视程度增加,学校可以为此构建专门的红色文化学习课堂,比如,学校可以构建“闽西红色文化”学习专题课,在这一红色课堂中,引导院校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闽西红色文化,通过构建专门课程,使大学生对闽西红色文化学习引起必要的重视,在红色文化学习课堂构建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围绕这一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制定专门的教学大纲,将闽西红色文化分阶段向学生传播,还可以编写特色教材,使得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更加的规范。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要合理选择切入点,使红色文化能够与德育进行无缝对接,还要根据外部环境及大学生成长需求的变化,对教学内容作出恰当的调整,以此更好的发挥红色文化学习课堂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突显该门课程的规范性和影响力,高校还可以围绕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对大学生学习效果有一个客观的认知,根据测验中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对该门课程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相对而言,红色文化学习课与高校专业课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该门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也应该选择差异化教学方法,在课程开展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提升该门课程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利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进行引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二)注重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

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存在明显的联系,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巧妙利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层面的指引。比如,在“概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相关内容。上述一系列融入行为可以将红色资源与思政课程无缝对接,帮助大学生在思政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了解优秀共产党人的精神理念及品质,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层面的指引。

(三)借助红色资源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大学生在毕业后会进入到不同领域的工作岗位中,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为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学校教育阶段教师有责任做好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在该项教育工作的具体安排中,可以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对忠于党、忠于革命精神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忠于职守的品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闽西地区“红军故乡”的故事,从闽西、赣南出发的8.6万红军队伍中,包含2.6万的闽西儿女,如早期党的领导人翟秋白、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就义。通过上述故事的分享,使大学生对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有所触动,然后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层面的指引。在这一层面的教育中,教师要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当其正式进入特定领域工作后,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不要轻易被外部环境中的各类因素所诱导,在为用人单位的服务过程中要像优秀共产党人一样脚踏实地,不可对工作三心二意,不能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通过自己在岗位上的勤恳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这能够帮助其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艰苦奋斗”主题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闽西地区“红旗不倒”的故事,闽西是我党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从1926年到1949年,开展了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不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此地的革命斗争从未停止,直至胜利,也正是如此,闽西地区赢得了“红旗不倒”的革命荣誉,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正是由于一代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中国才能够在革命战争、现代化建设发展中排除万难并获得今天的成就。借助这一方面的红色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在进入职业领域后,工作上的挫折及困境在所难免,当出现此类状况时不可轻言放弃,而是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努力寻找解决工作困境的方法途径,始终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撑自我,在一次次克服工作困难后,获取更高的工作成效,以此获得工作单位的认可。

另外,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中,高校教师还可以对案例教学法进行适当借鉴,相对于传统的说教,案例教学方式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心理触动。教师可以列举当前职场中出现的违背职业道德的相关案例,将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表现与优秀共产党员的行为进行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下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违背职业道德对个人、用人单位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此对大学生产生警醒并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

(四)开展党日或团日活动

开展党日或团日活动,是红色文化传递的重要形式之一,高校教师要借助此类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层面的指引。比如,在党日或团日活动中,可以组织大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进行慰问,听其讲述革命故事,了解革命战士在当时艰苦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的高洁情操,以此对大学生的内心产生触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层面的引领。又如,在党日或团日活动中,学校可以诚邀优秀党员干部为大学生讲党课,党课主题可以是“伟大的建党精神”,通过讲党课使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历史价值方面,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历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党的建设及发展过程中,所坚守的理想始终是为全人类求解放、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在时代价值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使命感,利用这一活动使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层次。

(五)利用红色资源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理念

正确的价值理念可以对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引,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红色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价值理念的培养,在该项教育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整个教育工作更具时效性。对此,高校教师可以将大学生入党申请活动作为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因为大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的一种风气,然而并非所有提交申请书的大学生都有着纯正的入党动机,一些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很大程度是因为一己之私,是为了将入党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台阶。针对上述现象,高校教师有必要通过红色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遇到千难万险后依然可以存活并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红色教育的影响下,使大学生意识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为了更好的奉献社会,从而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改变不正确思想认知,并在红色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正确价值理念。在大学生正确价值理念的培养中,教师可以对闽西地区的红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因为闽西是我国的著名红色圣地,当地有大量的革命遗址、革命人物故居、烈士墓、革命文物等,如古田会议遗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教师要通过上述红色资源的合理运用,为学生的德育提供助力。

(六)完善外部保障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虽然在长期的专业课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方法体系,但是针对红色文化融于德育教育比较缺乏教育经验,很多教师并未熟练掌握相应的教育方法。因此,为了真正显现该项教育工作的实际作用,高校教师要本着边教学边探索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开展总结和评估工作,借助这一方法及时发现教育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及时改进,在教育方法使用及教学改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宏观层面来看,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还要围绕红色文化融于德育教育对校内教师进行必要的监督,使教师持续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还要对校内教师组织培训,帮助教师学习新型教学方法,进而高效率参与到该项教学工作中。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了解德育工作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以此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参考。

四、总结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融于高校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高校教师要针对该项工作形成正确认知,从不同的层面入手对该项教育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结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对教学行为作出恰当调整,通过红色文化的充分利用,不断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闽西高校教师红色
红色是什么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红色在哪里?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闽西红色歌谣永流传
追忆红色浪漫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