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英语教学中地方文化渗透路径研究

2023-01-20 18:53范亚军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河南英语教学英语

范亚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一、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河南文化自信的源泉

作为华夏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河南省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熠熠生辉的文化积淀为河南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泉。从贾湖骨笛、太昊伏羲、盘古神话等远古文化到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无不记载着中国悠久而辉煌灿烂的文明和发展。以老子、范蠡、张仲景、许慎等为代表的圣贤文化,更体现了华夏文明的精髓。从河洛大鼓到豫剧,从心意六合拳到少林功夫,这些光芒四射的非物质文化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着河南丰富而独特的人文文化。愚公移山、岳母刺字、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则是河南乃至整个民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此外,河南独特的饮食文化、民俗风情则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人文内涵和精神追求,为高校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本族文化元素。

在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河南省再次进入全国前十,但其文化产业资本活跃度指数、文化产业投资吸引力指数排名相对靠后[1]。这说明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文化资源创新利用,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提升河南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但同时也反映了河南文化品牌的国内外宣传力度不够,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未充分利用,文化旅游的影响力有待加强。某种程度上来说,河南文化自信不够,文化引领不充分,阻碍了河南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大规模走向国际化。可喜的是,河南省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河南文化的发展、外宣和“走出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支持,河南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将对河南文化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高校英语课堂渗透地方文化的必要性

当今,西方对我国不断进行文化渗透和思想侵蚀,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精神层面浮躁,而高校英语课堂中中国文化不同程度的“失语”,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中国文化表达能力弱[2],对中西文化、价值观缺乏理性认识,更别说灵活处理文化冲突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了。

面对这些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要充分挖掘其思想和情感资源,丰富其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3],传递了英语教学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的必要性,也为持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其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河南的发展需要中原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需要英语语言基础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才,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教育的缺失,无法为其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再者,在高校英语课程中融入河南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是实现其立德树人价值和功能的体现。让青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感悟民族文化的智慧,理性认识中西文化和价值观,利于其在实践中坚定文化信念,践行社会责任,保护并传承地方文化。

因此,无论是国家、地区发展,还是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都呼吁高校英语课程发挥其双语、双文化的优势,有机融入中原文化,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用英语介绍地方文化,促进英语学习、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养,进而实现地方文化在全球的有效传播,打造河南文化高地。

三、地方文化走进河南高校英语课堂的可行性

虽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非常必要,但其是否切实可行、实践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却受到学生英语语言基础、教师文化素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广大师生对个人文化身份清醒的认识和对中国文化较高的认可度,以及当代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学习的精神诉求,构成了高校英语教学引入地方文化的主观条件。其次,英语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教学覆盖面较广,且在广大高校中普遍开设时间较长,这些课程特点均为高校英语教学全面进行系统的文化渗透提供了时间保证。而且大学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3],为河南地方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再者,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广泛,涵盖了历史、经济、科技、文艺等多个方面,为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供了便利。此外,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技能,为顺利开展以不同文化为载体的活动提供了语言支撑。同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等都为高校英语教学渗透地方文化的可行性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并合理拓展教材内容,找好契合点,恰当融入地方文化,使中国文化走进英语课堂,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赏、译、写、讲河南文化,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帮助学生在与本族文化的对比中理解、学习西方文化[4],并逐步建立在国际传播地方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的意识和行为模式。

四、河南高校英语教学渗透地方文化的实现路径

(一)“赏”河南文化

通过让学生收听、阅读地域文化相关的英语资料,参与相关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和文化输入,在欣赏河南地方文化的同时,熟悉河南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其河南文化传播意识,为文化和语言的输出做好储备。

首先,可以将河南文化作为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在课堂导入、课堂讨论、课后延伸等环节选择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关的河南故事,巧妙引入地方文化,有效补充教材内容。如针对全球化的主题,可以引入丝绸之路上的河南,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多渠道收集相关文本及音视频资料,借助古今丝绸之路的变化,使学生深切体会新时期河南的发展,增强自豪感和语言文化敏感性,积累大量关于地方文化的英语表达,以便准确地讲述河南故事,高效地传播河南文化。其次,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切身感受地方文化。如信阳的学生可以去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从英雄人物、革命故事中切身感受民族精神,强化其使命担当,为河南文化走向国际提供精神支持。还可以依托社团,开展特色的主题活动等,多途径地带领学生欣赏河南文化,使学生比较具体形象的理解抽象的文化,比较准确的把握地方文化的精髓,为翻译、宣传河南地方文化提供动力,并做有效的储备。

(二)“译”河南文化

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教师可以以国家级英语考试为导向,如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中主题内容的选取,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文化,让学生在句子、段落、篇章翻译或翻译纠错练习中,熟悉河南文化,体会和理解河南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巩固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也可以组建如豫剧、少林功夫、信阳茶文化、老子思想等灿烂文化和古都旅游景点、特色饮食的翻译兴趣小组,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使其能深刻认识并准确的把握某一领域的地方文化,从而相对地道而准确地翻译特色文化的意和神。开展主题翻译竞赛,以赛促学,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地方文化。当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搭建更多展示学生作品、传播河南文化的双语平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写”河南文化

作为语言输出的方式之一,写作同样具有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作用,然而因其是创新、创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可以尝试用以下方式让学生书写河南文化,锻炼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和英语写作技巧的运用,增强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其一,仿写与介绍。可以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河南文化相关的主题,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仿写河南故事,或介绍河南文化。如在讲旅行主题时,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用英文完成对焦作云台山景区的介绍,指导学生用英语展示河南秀美的风景。其二,故事创编,既包括对既有故事的缩写、改写、续写,也包含对新人新事新主题的创作。比如让学生在规定字数内用英语完成对“愚公移山”故事的缩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扬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以鼓励部分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用英语创造性地书写河南故事。如在讲职业主题时,可以指导学生用英语再现身边行业的先进人物,记录身边抗疫英雄的事迹,塑造并展现新时期的河南形象,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四)“讲”河南文化

设计并组织好语言实践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出、文化输出的机会和平台。除了课堂的任务汇报展示,可以定期举行主题竞赛活动,如“用英语讲好河南抗疫故事”的演讲,英文歌曲大赛、英语剧目表演等,宣讲河南故事、河南人物、河南精神,丰富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地方文化的英语表达力。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让学生广泛参与合作院校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给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畅谈身边琐事,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带领留学生参观河南名胜古迹,领略河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创制、发布学生演讲、故事表演、歌舞等作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地方文化的兴趣,促使河南地方文化更快更广地传播。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涉外景点做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以实际行动传承、传播河南文化。

五、结语

综上,在实践教学中,河南高校英语教师要借助教材内容的文化要素,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河南地方文化和高校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确保语言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其育人价值,打造好高校育人的新阵地,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语言基础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充满文化自信、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将文化大省打造成文化强省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河南英语教学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