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底色:内涵、结构与超越

2023-01-20 07:11刘云杉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精神生活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

[摘  要]现代化道路与社会精神生活始终存在着深刻的关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真正的精神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内核、廓清了本源。通过制度基础、认知基础和实践基础构成的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结构基础,同时通过个人层面、社会层面与文明层面的超越性要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推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指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社会—国家”的整体性共同富裕之路,展示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鲜明底色。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12-0031-07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91从根本上讲,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是一个社会生产方式问题。从整个世界现代化历程来观察,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始终是近现代以来后发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这也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中不同发展道路立场与主张的多样性。不同的现代化道路设计,决定着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可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2]。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带领十四亿多人在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跨越,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的一种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共同富裕正是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环节,其中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规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度重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语境下的共同富裕是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现代化基础上的人的现代化,为推动人的精神极大丰富直至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道路底色,具有强大的历史优越性和生命力。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对现代化的追求以及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终是近代以来世界性的重要主题,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真正通往人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道路的科學方法论,并为其实现标定了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属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进一步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开创了人类文明史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通路。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基在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

在马克思看来,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是以物质生活需要为基础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601。精神生活与生产必须要建立在相应的物质条件基础之上,是一种基于人的物质生存又超越物质本身的人的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表达,它集中体现为“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4]107等一系列非物质形式,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5],党的二十大报告也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习近平总书记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党历来重视精神力量、精神建设和精神话语的历史基础,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任务的现实性、特殊性的一般性论述,更是一种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客观基础。在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概念时必须正确对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现代化道路之间的关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一定要建立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之上,以后者为主要物质条件,并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受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591,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让人民群众具有了充分的经济条件、自由时间与文化产业基础作为进行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前提。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中。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的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也随之发生转变。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前提下,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实际上是不平衡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从过去以物质生活为主的一元需求逐渐转变为物质与精神生活并重的多元需求,精神生活需求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这也凸显出社会满足人们精神生活能力的缺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6]4-5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与物质力量必然要共同彰显——强大的价值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缺一不可,二者统一于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中。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核在于社会制度及其现代化道路

作为社会分配制度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与否,在根本上是由现代化道路决定的,是涉及物质与精神的生产与分配制度的根本性问题。现代化道路内在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达成的所谓“福利社会”“全民富裕”都是建立在满足资产者富裕基础上的幻象。相应地,在精神生活中,资本主义呈现出“赚钱成为人生的目的,而不是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手段”[7]58的基本价值原则。资本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性外观”,同时规定了整个社会精神、观念结构的资本性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建立起来的以“物”为中介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以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物”的规定性,进而揭示出在西方现代化模式中,资产阶级将剥削这一食利行为包装在自由、民主等价值形式的外衣之中的本质:以物为核心、资本为动力的生产关系内核建立起来的富裕的价值指向性,即通过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保障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剩余价值剥削的“合法性”,将资产者牟利性的意识形态包装成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从而确立起将富裕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基本准则。人们的主体性“被需求所驱动,将真实的物作为其需求获得满足的源泉”[8]43。资本主义现代化只可能带来资产阶级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全体的“共同富裕”,更是只能生产出精神的虚无、假象和危机,无论在社会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是极化且异化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全新命题,在世界历史中彰显出了对既有现代化道路阶段和层次的超越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真正的公平、正义来谋划和看待人的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那么自然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直接追求和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9]594,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现代化,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就决定着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什么样的物质与精神状态。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和道路设计愈发完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逐步具备了结构性和制度性保障。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背后,是党把握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协调性和全面性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真正的核心动力,是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全面进步之路。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之本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的一切都要服从于资本的整体性物化逻辑,因此“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所以资本主义对多数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所给予的尊重,即使有,也未必比奴隶制或农奴制所给予的多一些”[10]293。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自身物质和精神愈加贫乏,“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11]158。精神生产者与物质生产者一样,在物化的价值世界中,以对物的追求作为价值与理想,以金钱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失去了创造力与超越性,使资本的烙印镌刻在人们精神世界之中,失去了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指明实现共同富裕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双重富裕,是对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极大推进,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时代命题的整体性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12]150。每个人都是富有精神、饱含情感的个体,人的需要和发展自然也是全面而多元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根本旨归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样不是单一的、局限在物质上的。在新时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对精神生活和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参与精神生产生活的要求达到了新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具有丰富的现实内涵。在个人层面,群众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情感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要求、精神世界的充实与解放;在社会层面,群众对于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社会公德、社会公平正义;在国家层面,群众对于祖国发展的信心和愿景、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期许和要求等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生活要求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来源。随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逐渐充实和发展,社会发展程度也就随着人的发展程度逐渐上升,形成良性循环,这正是破除精神异化、精神危机等种种困局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

二、中國式现代化道路推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结构基础

正如马克思强调的,“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1]550,社会主义国家主导下的现代化道路,意味着人的自由与解放这一课题仍然在现代化的指称之中。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现代社会应当是由人的自由的政治、充分发展的社会、物质财富丰裕的生产力、丰富的文化等共同组成的,在此之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完成这些条件积累的“史前史”,而非彻底意义上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精神生活才真正拥有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可能性,现代化道路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才拥有了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下了深厚的结构基础。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

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地探索、斗争与实践中寻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兼具了“共同”和“富裕”两大核心要素,内在包含了分配制度和生产制度的制度结构——二者构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一方面,这条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的,而非资本主义的,体现公平分配原则的“共同”要旨。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旧的历史阶段的全面跨越,根本立足点正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引领的发展道路不是单凭任何人的愿望和意志就能形成的”[13]348,而是“在不断探索中,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方向”[13]348,是与人民群众朴素需要高度一致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个体对于富裕的追求才拥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可能。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同历史起点认知基础上的特殊性道路,是实现生产力不断发展达成“富裕”的科学道路。近代以来在认识到西方模式不可套用到中国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党进一步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具体实际中的灵活运用问题,由此逐渐形成了对中国实际特殊性的理论自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命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深刻理解,党破除了对一般社会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机械认知,不断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实践一致性,所以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认知同样是一个历史过程。在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复杂的社会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推动了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及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策。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人的个性发展等认知的变化中,党充分认识到了现代化道路中存在的制度内核与在特定发展程度下现代化方案的根本区别,开始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充分体现了党基于客观实际对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具体道路形式内在关系的不懈探索,将共同富裕置于具体现实的发展语境之中。

通过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完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立并完善了“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性命题的制度结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拥有了坚强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在整体上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发展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二)以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为认知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5],指明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必然与理论必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命题的提出,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知确立了自身的历史目标。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29,科学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现实的生产力实际,始终实事求是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核心要素,主要立足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解決共同富裕中的物质层面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阶段。这一方面说明了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同时,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意味着新时代条件下的“共同富裕”就不再局限于物质生产层面,它所内涵的矛盾整体性结构也随之展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从矛盾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成为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因素,也就必然要从作为侧重物质生产发展的“共同富裕”中跳出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都需要在良好的物质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得以协调发展,这就构成了认知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基础。

(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基础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不仅将资本作为一种追求增殖的剩余价值,更将其作为支配社会精神生产生活的普遍性社会权力。但他仍然承认资本在人类社会现代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构筑了一条基于资本逻辑内在矛盾从而对其进行扬弃的客观实践道路。既然资本逻辑是人类走出史前史阶段的必经道路,它也就成为作为缺少资本主义制度发展阶段的中国所需要充分摄纳的现代架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逻辑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不是在资本体制内等待资本逻辑实现的扬弃,而是在同一空间中将资本逻辑作为现代化的有限组成部分看待,用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破解资本逻辑增殖的不良后果。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而言,将资本逻辑的客观历史作用充分摄纳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不够发达的“富裕”问题,而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限制与破解资本逻辑负面后果的目的是解决资本逻辑自发性带来的财富集中、人的发展异化等“非共同”的失衡问题,两者统一在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上,并且同样适用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领域。

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11]571,国家共同体的形式是决定精神生活能否得以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塑造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体形式与以资本增殖为核心的共同体形式有着根本的结构性差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资本逻辑作为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财富增长的工具,同时严格限制其非工具性的后果:根本上是由于将人民群众置于精神发展的历史主体地位。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阐释与社会发展愿景的深入人心来构建正确导向的社会价值观,以实现对资本逻辑的现实驾驭,用正确的精神观念引导人们精神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在对资本逻辑本身内在性矛盾的充分理解和摄纳中掌握、利用、驾驭资本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丰富多元的精神生活需要,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个人发展、精神健康、审美娱乐、情感信念等方面的需求。在政策与价值的双重导向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让资本逻辑成为人民获得更大程度精神发展的助推器,成为通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乃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梯。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推进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优越性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推进建设更高层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4]6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15]160可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样是一项整体系统性的现代化工程,需要依赖个人、社会、国家层面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建设。

(一)个人层面:推动精神生产繁荣与创新迸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其得以实现的主体动力,是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展开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背景、客观条件、发展层次等方面为推动个人精神生活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精神产品的创新创造、推动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个人层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要求,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第一,发挥人民群众的精神创造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是精神生产的主体和主人。一方面,人民群众通过从事精神生产和创造所产生的特有精神气质和情感价值塑造着自身,使自身的精神世界得以发展和升华,情感道德得以成熟,增强了自身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只有在越来越多的实践中从事精神创造的人民群众才能真正生产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深层次、高品质精神活动需要的产品,并且在实践中得以持续发展。第二,保障人民群众精神生产和精神活动的条件与自由。“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2]162,通过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方式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精神生产的制度、法制和权利保障,尊重精神生产人才,重视精神创造和创新保障,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人本思维,同样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第三,在人民群众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协同发展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富裕的彻底性和全面性上,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伦理要求,是结合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以物质发展带动精神发展的动力之源。要在分配层面不断加强尊重人的价值的分配正义的实现,从根源上营造人民群众乐意、愿意、有条件进行精神创造的社会物质基础,真正实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精神力量的解放。

(二)社会层面:促进社会精神生活发展与共同价值的凝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正是党对现代性的重释与重建过程,是对一百多年来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进行的具有中国特征的现代性重塑,其社会精神话语最初表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后呈现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可见,党在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长期的探索历程中始终是以人为基调,在坚持人与社会相统一的语境中寻求建构社会精神特征的。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社会精神的价值基点,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推动现代性形成并成熟的主要动力,二者的合力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基本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4]172。同西方现代性本质的人与人的冲突的排他性的个人主义逻辑相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构将现代性蕴含的根本矛盾从资本主导的人与人的阶级矛盾变成了生产力与人的发展需要的矛盾,人以自由的主体、有共同价值基础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社会精神和价值的共同富裕路径提供了可能。

新时代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同样是要在先进的社会精神和共同价值的引导和统摄下发展的。第一,要明确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动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而不是针对少数人、服务少数人的。所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理想、精神产品等形式必须是人民创造,也是为人民精神发展服务的产物。以美好生活为目标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精神动能。第二,推动精神生活公共价值和平台建设。随着当代社会精神产品网络化、私人化等倾向的发展,个体精神生活的多元化市场化选择与公共领域逐渐出现断裂,社会公共理性、公共价值等呈现发展的滞后性。这就要求社会精神产品生产和供给要注重对不同群体的精准投放、关注,通过网络平台等手段将社会主流精神与价值对接私人领域,以现代化的成果服务于精神生产与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深度融合,调整个体自身的心理预期和自我需求,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第三,要加强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精神生活的价值统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践与课堂,因地制宜、树立典型,有效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在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中做到“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5]165,使人民自觉自愿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同价值,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国家层面:塑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精神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并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与制度形态,更是一种先进的精神形态。这种形态在宏观层面根植在“社会主义之新”中,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所彰显的文明进步普遍性。“共同富裕”所内涵的现代性的形态学是一种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相互促进的复合性发展目标,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性诉求,背后体现的正是文明形态自身复杂性和整体结构不可分割性的特征,精神文化在其中承担着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发展价值、树立发展自信的重大意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在整体上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就需要在现代化建设中营造整体的社会精神氛围。在政治上,大力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建设,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底线,坚持依法治国、规范政府行为,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在经济上,使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成果更加惠及人民,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监督经济行为主体坚守道德法治原则;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大力推进公共道德、法治精神、核心价值观培养,充分投入资源培育并推动人们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维护和谐秩序、弘扬正确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中协调推进人民进行精神活动、提升道德水准、增强“四个自信”认同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意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文明整体的高度,而非仅着眼于财富增长去规划文明发展路径,在整个文明发展的结构性意义上为作为一种复合逻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共同实现提供了现实路径和可能;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个通过整体性发展摆脱人的整体性桎梏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真正社会平等和正义、精神解放与发展的过程,向上承接的正是人的现代化乃至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底色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以往全部文明形态实现超越性的形态学现实,是对包括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主义在内的资本主义文明发展理论与现实的全面超越,成为21世纪开启人类文明新纪元的先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马克斯·韦伯.新教倫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8]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1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责任编辑  丛  伟

[作者简介]刘云杉(1992—  ),男,内蒙古包头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