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策略

2023-01-21 20:57郭宇楠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语境校园文化

郭宇楠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党委组织部, 江苏 淮安 223003)

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必须顺应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但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存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互联网结合不紧密,评价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据此提出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策略。

1 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1)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影响力的扩大。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对校园文化工作内容进行大力宣传;借助自媒体平台以及信息接收终端的广泛普及,提升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了解以及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传播深度以及广度[1]。加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影响力的扩大和实效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路的更新与建设模式的优化。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推动高校良好校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有效方式,对于高校大学生成长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旨、理念以及策略进行有效宣传[2],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度以及配合程度,对于高校学生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与全面发展。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高校显性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思政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信息存储以及传播方面的优势,帮助高校学生明辨互联网中的各种观点以及声音[3],进一步开阔高校学生的视野,提高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坚定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队伍建设有待完善。首先,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培训机制有待健全,高校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在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不能满足本校实际情况,尤其在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工作计划方面,且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无序性,不利于高校实际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其次,存在内容不完善以及培训纪律不健全的情况[4]。在具体的高效性校园文化工作队伍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缺乏科学完善的论证,培训流程、培训纪律不严紧。最后,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导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任务的分配以及工作环节的顺利落实面临阻碍。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首先,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频次有限,校园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其次,在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单一,多通过图片展示、课件讲解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未能有效结合社会新闻以及时事热点,不仅影响高校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的提升[5],而且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思路较为滞后,没有结合网络发展趋势有效创新工作思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师生配合程度有待提升。首先,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对于自身专业能力培养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帮助不大,经常出现缺席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其次,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对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性认识有限[6],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7],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刻领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内涵,而且阻碍了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安排与学生专业课程课时安排存在一定冲突,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受阻,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

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价监督机制有待健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策略的制订及其执行的评价内容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情况,未能对高校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度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价方式单一,对于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网络文化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进行深刻评价,对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对于网络文化辨别能力的培养不能进行全面评价,没有将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

3 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策略

1)加强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首先,加大招聘力度,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丰富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人员队伍。其次,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队伍管理机制[8],不断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明晰人员责权,避免出现同一项工作内容由多人负责或者工作内容无人员负责的现象。最后,健全人员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为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机会和渠道,使其能够以身作则,引导高校其他人员和学生共建校园文化,进一步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

2)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充分结合,激发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兴趣,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合程度。其次,丰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高校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对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传播媒介的运用方式[9],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传播媒介多渠道建设校园文化,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提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高校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相关工作。

3)提高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校要积极宣传,借助校内网络信息平台以及校报、校园广播等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对其成长的意义与作用。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策略,促进学生网络文化辨别能力的提升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以及趣味性,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程度。

4)健全网络语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价监督机制。首先,更新校园文化评价机制建设理念,不仅要关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活动形式,而且要对学生参与度、注意力以及网络文化鉴别能力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其次,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价模式,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者指明方向和提供指导[10];最后,高校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评价标准,充分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运用程度等纳入评价指标,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语境校园文化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