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CP 模型的宁夏固原市中蜂产业发展分析

2023-01-25 02:28徐国钧李勇张羽龙罗应国苏萍张瑞林俊伟
中国蜂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固原市中蜂蜂场

徐国钧 李勇 张羽龙 罗应国 苏萍 张瑞 林俊伟

(1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州 350002;2 宁夏固原市养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固原 756000)

1 引言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曾是国家确定的脱贫攻坚战的最主要地区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固原中蜂产业发展。2017 年以来,在“闽宁协作”——福建农林大学与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和帮助下,固原市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的数量由2015 年的3.3 万群发展到2021 年的9.85 万群,中蜂产业已成为固原市重要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助推固原市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蜜蜂健康高效养殖、优质蜂蜜生产、蜜蜂授粉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起到了“蜂农增收、农业增效”的效果[1,2]。

在固原市中蜂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组织的ISCP 模型是一个很成熟的理论,已广泛用于食用菌、油菜、果品等产业的分析研究[3-5],也有学者对蜂产品产业发展、中国蜂蜜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蜂产品市场以及某一地区蜂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6-9]。本文采用ISCP 模型分析研究固原市中蜂产业,发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为固原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来源

2.1 ISCP模型

SCP模型是对某个产业整体分析最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是分析产业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不但是正向决定的关系,而且还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同时,因为制度政策(Institution)也会对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所以SCP 在纳入制度政策这一重要因素后完善成ISCP 模型[6],如图1 所示。

图1 SCP和ISCP模型

因此,运用ISCP 模型,从产业的制度政策、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对固原市中蜂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2.2 数据和资料来源

主要以实地实践为主,查阅相关文献,固原市政府文件,新闻报道,《固原市“四个一”试验示范工程总体规划(2018-2022)》,《固原市中蜂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固原市蜂产业年度报告,固原市蜂产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产业数据等。

3 实证分析

运用ISCP 模型对固原市中蜂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中蜂产业的市场结构、中蜂产业的市场行为、中蜂产业的市场绩效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1 制度政策

从2017 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蜂产业的发展。固原市所有区县都设立专门的养蜂产业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管理干部,政府各部门纷纷出台各项有力的政策支持中蜂产业发展。

3.1.1 闽宁协作

(1)按照“闽宁协作”要求,福建农林大学和固原市人民政府共同编制《固原市“四个一”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四个一”即: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草)。把发展中蜂产业纳入林草产业经济增长点,配套编制出台了融合拓展工程《宁夏固原市中蜂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同时,制定了《固原市蜜粉源植物种植建议》和《固原市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方案》。在林草种植过程中紧紧结合蜜源植物的配备,在“一屏一带一线”沿线上,已完成种植100 多万亩具有观赏价值、食(药)用价值、又有蜜粉的植物,为中蜂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按照《中蜂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以示范蜂场为技术引领,辐射、带动的中蜂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模式,按照“一个示范蜂场+N 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模式进行推广。共建成市级示范蜂场68 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 多户脱贫摘帽,年产值达3000 多万元。

(3)借助福建农林大学的技术优势进行业务培训,2018~2021年,共举办大型培训班8次,累计44天,培训养蜂骨干1000 多人次。其中在福建农林大学培训1 次,52 人,共9 天。

(4)组建了6 个固原市级“中蜂越冬帮扶小组”。有效解决中蜂安全越冬、病虫敌害防治、提质增效、产品检验和销售等问题。

(5)在2018 和2019 年考察、调研、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20~2022 年共推广继箱、浅继箱饲养1 万群以上,蜂蜜产量提高20%以上,蜂农年增收800 多万元,实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目标。

中蜂产业的发展得到固原市委和福建农林大学主要领导的肯定,并明确为“十四五”乃至今后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给予支持。

3.1.2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

依托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建立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固原综合试验站”,与蜂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建立长期技术合作机制,聘请7 名对接岗位科学家为固原市蜂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2019 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签订《宁夏蜂产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协议》,组建专家团队,为宁夏蜂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1.3 泾源县

出台《泾源县中蜂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实施“1+10”的中蜂养殖模式,全力推行“大手联骨干拉小手”的产业运行机制助推脱贫攻坚[10]。同时还把养蜂业纳入该县第四大产业并予以大力发展,将泾源县全域划定为“中蜂资源保护区”。在扶持政策方面,针对饲养蜜蜂10 群以上的家庭户,给予每群补贴600 元,且对生产的蜂蜜实行保底价收购,极大促进了该县蜂产业的快速发展。

3.1.4 隆德县

养蜂业已被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抓手,采取“饲养30~50 群的家庭户给予每群补贴100 元,50 群以上每群补贴150 元”的以奖代补政策,刺激了该县蜂产业扩量增效。2021 年,县委县政府把中蜂产业纳入该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大力支持。

3.1.5 原州区

针对养殖5 群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每群一次性补贴300 元,最多补贴100 群;同时,“小蜜蜂”引领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采取“每养1 群蜂补贴500 元”的扶持政策,增强了残疾人养蜂再就业的积极性。2020 年,在原州区建立农作物蜜蜂授粉基地,实现蔬菜产业与蜂产业的有机融合,打造了多产业融合示范样板。

3.1.6 西吉县

运用图像标记技术[12-13]对多帧雷达图像中目标回波进行标记,提取N个目标回波面积占空比和长宽比目标回波的像素个数,占空比和长宽比的定义如下所示:

出台《西吉县特色养殖项目实施方案》,激活了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潜力,并针对全域养蜂户采取“中蜂10 群以上每群补贴不超过400 元,西蜂30群每群补贴200 元,最高补贴金额每户不超过1 万元”的扶持政策,促进了该县特色养殖的快速发展。

3.1.7 彭阳县

大力宣传“既要桃花美,也要槐花蜜”,采取“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增蜂群每群补助400 元,补助总额不超过1 万元”的产业脱贫政策,促进了该县中蜂产业的发展。

3.2 市场结构

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企业布局、企业规模等[6]。

(1)市场集中度:截至2021 年底,全市中蜂饲养量达到9.85 万群,涉及60 个乡镇的587 个行政村共7162 户养殖蜜蜂,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81户,占总养蜂户数的48.6%。但户均饲养蜂群数仅为13.8 群,说明养殖户数量多但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2)企业规模:2021 年,固原市共注册养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实体105 家,蜂产品加工、销售企业15 家,其中SC 认证企业5 家。从企业注册资本看,规模小、分散、集中度低。

(3)检测体系: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的蜂产品检测机构和人才。

3.3 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包括技术进步、品牌、定价、销售渠道、产品差异化、一二三产融合等[9]。

(1)技术进步

2018 年以来,示范蜂场、合作社、企业等技术骨干,每年至少2 次参加福建农林大学专家与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举办的技术培训班,且时常通过现场和线上或电话咨询指导。这些骨干已经基本掌握中蜂健康高效饲养及优质蜂蜜生产技术、设施和大田农作物蜜蜂授粉蜂群安全管理技术、蜜蜂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兽药残留控制技术等。

宁夏固原市养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共同主持的2022 年宁夏重点研发计划《固原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价值评价及核心种群遴选繁育研究与示范》开始实施。在保持遗传多样性的前提下,将遴选抗病、抗逆、维持强群、蜂蜜高产等性状的具有固原区域特色的中华蜜蜂地方良种,并将通过示范推广,维持强群,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

相继成立6 个固原及各县区蜂业协会,协会联合政府部门对小规模蜂场进行技术培训,补贴养蜂机具,实施保价收购等扶持政策,增加蜂农收益,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合作共赢。

总之,固原市的中蜂饲养方式由粗放式管理逐渐向科学化、精细化、健康高效养殖方式转变,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已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

(2)全市已注册的蜂产品商标品牌达30 个以上,但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国内或自治区内的知名品牌。

(3)产品差异化:天然蜂蜜同质化严重,企业规模小使得蜂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更多的仅从产品包装和商标上形成简单的差异。

(4)定价和渠道:在优质蜂蜜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中,特别是继箱和浅继箱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采蜜时不伤蜂子,且蜂蜜浓度能达到42.5波美度以上,部分蜂场的中蜂蜂蜜售价提高了近1 倍。但是,大多数蜂场的蜂蜜销售渠道主要以熟人推荐、线下超市、专卖店交易为主,交易范围主要是本地消费者,小范围辐射周边城市。且因产品色香味等品质差异性小,仍以价格竞争为主。

(5)一三产融合:初步建立“蜂旅结合”示范点2 个,但从实践中发现,融合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3.4 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一般由产量(销售量)、利润、利润率来衡量。进一步看,可从是否增加了社会福利、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配置和增加社会财富等来衡量[6]。

(1)产量和质量:截至2021 年底,固原市中蜂饲养量已经达到9.85 万群,年产蜂蜜1000t 以上,总产值1.6 亿元;推广继箱、浅继箱高效养殖中蜂1 万群以上,年产量提高20%以上,蜂蜜浓度达到42.5 波美度以上,质量明显提升,部分蜂蜜售价甚至提高1 倍以上,蜂农年直接增收800 多万元。2021 年,部分示范蜂场年收入达45 万元以上。

(2)小转地采蜜:每年7 月份,固原市多地出现蜜源断档期,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会积极协调组织规模较大的示范蜂场采取小转地方式,到海原县等地采集小茴香特色蜂蜜,群均增加优质蜂蜜8kg 以上[11]。

(3)蜜蜂授粉: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逐步建立了农作物、瓜果、蔬菜授粉蜂群示范基地,保证了蜜蜂授粉技术的有效应用,农作物提质增效显著,并起草制定了“设施草莓蜜蜂授粉”等技术2 项[1]。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固原市中蜂产业发展良好,养蜂技术进步明显,效益显著,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依旧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制度政策上:固原市中蜂产业政策性强,支持力度大,有力促进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但地域性和季节性蜜源植物仍显不足。

(2)在市场结构上:户均饲养蜂群数量少,集中度低;蜂产品企业规模小,分散,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3)在市场行为上:产品单一,品牌知名度低,产品缺乏差异化;营销渠道窄,消费者群体小,仍以价格竞争为主;一三产融合力度不足。

(4)在市场绩效上:蜂群饲养量、蜂蜜产量和质量、产值明显提高,蜂农直接增收显著;蜜蜂授粉对农作物的提质增效明显。

4.2 建议

根据ISCP 模型对宁夏固原市中蜂产业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促进产业更好发展,建议如下:

(1)进一步完善固原市蜂业相关制度政策,对六盘山山区中蜂资源的全面保护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本地优良中蜂品种的遴选与培育,开展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完善中蜂良种繁育体系。

(2)进一步扩大蜜粉源植物种植,积极打造集种植效益、养蜂生产、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蜜源植物基地,解决蜜源“空档”问题。争取保证蜂农每年有两季蜂蜜采收的机会,提高抗风险能力。

(3)进一步加强蜜蜂健康高效养殖技术培训,积极打造一批能带动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养蜂领军人才队伍,推进产业体系建设,逐步扩大蜂场和企业规模。

(4)加快公共品牌培育,把已获批的地理标志“泾源蜂蜜”和具有固原特色的 “六盘山土蜂蜜”等打造成全市统一品牌,推进产品“三品一标”认定。多渠道加大“六盘山土蜂蜜”产品宣传,组织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电商销售,培育扩大销售市场。

(5)加强一二三产融合力度,进一步打造“蜂旅结合”、“林蜂结合”、“菜蜂结合”等发展模式,保证蜂产业良性发展态势。积极宣传推广蜜蜂授粉,实现与蔬菜、水果、牧草等产业有机融合,全面释放产业融合“叠加效应”[1]。

猜你喜欢
固原市中蜂蜂场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中华蜜蜂
有计划安排蜂场确保稳产稳收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评委名单
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形势与分析
对“救护中蜂刻不容缓”的不同看法
中蜂箱养场地选择为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