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研究

2023-01-28 06:30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9期
关键词:脉冲响应高新技术外贸

严 米

一、引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我国产业结性升级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政策的推进下,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正从粗放型、高碳化的增长方式向低碳、绿色内生型增长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而在我国资源环境和需求双重趋紧的情况下,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将成为改变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途径之一,这对提升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改善技术绩效,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湖南省作为中部六省中的经济大省,推动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双轮驱动,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的互动协调机理,并利用VAR 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很强的互动协调关系,但湖南外贸增长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呈反向关系。以此为基础,结合湖南产业结构现状,本文提出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促进服务贸易结构全面升级、推动外贸增长方式向生态化转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法制管理等一系列推动互动机制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湖南省外贸增长与产业结构现状

湖南经济正处于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关键时期。2018 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36425.78 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 个百分点,外贸经济持续大幅增长,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GDP 增速6.2 个百分点,同时,服务业较2017 年同比增长9.5%左右,尤其以商务服务、软件信息、及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快。

同时,随着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呈现新格局。数据显示,2019 年湖南第一产业增长18.2%,生产总值达3646.95 亿元;第二产业增长7.5%,增加值达14946.98 亿元;第三产业增长9.4%,增加值达21158.19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到9.17:37.6:53.23,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虽然经济总量上,2019 年湖南GDP 为39752.12 亿元,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三;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例为53.23%,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一,但是湖南经济发展仍面临工业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三、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协调机理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互动关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外贸增长方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看,一方面,外贸增长方式粗放型、高碳化向集约型、绿色低碳化转变,将改善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依靠技术进步,着重于改进和挖掘,推动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和高度化升级优化。另一方面,外贸增长方式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因为不同地区生产要素产生的比较优势不同,引导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向着要素组合最优化的方向转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投资总量在各产业间的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从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增长方式的影响来看,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如劳动力、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而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配置效果。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比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使各产业实现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和就业能力强这五大基本目标,实现资源均衡有效配置、满足产品国际市场需求和提高技术发展水平,劳动力与资本从获利较低的产业流向获利较高的产业,实现帕尼托改进,最终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为了测度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2005—2017 年度数据,构建了一个包括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值(F)、湖南三大产业的比重值(X1、X2、X3)、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GX)等5 个指标在内的VAR 模型。其中,具体VAR 模型的形式如下:

在(1)式中,Ft 为k 维内生变量向量,X1t、X2t、X3t、GXt 为d 维外生变量,p 为滞后阶数,A1,A2,…,AP,B1,B2,B3,B4 是待估系数矩阵,εt 随机扰动项。本文为了减弱数据波动带来的干扰,对F、X1、X2、X3、GX 分别取对数处理,相对应指标记为LnF、LnX1、LnX2、LnX3、LnGX。

(二)指标的选取

1.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指标:基于外贸增长方式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不可能选取全部指标的情况下,将所有衡量指标融为一体,整合为一个综合指标,以保证分析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汪素琴和余康(2011)提出的衡量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指标,和朱启荣与言英杰(2012)构建的全国外贸增长质量指标,建立表1 指标体系。

2.三次产业比重:以湖南三次产业各产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湖南三次产业的发展程度。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产业的发展需要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则是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根据《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以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其发展程度。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确定表1 中15 个三级指标的权重,利用降维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使问题简便化,得到更科学准确的结果。具体模型为:

表1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用于评价湖南外贸增长方式的三级指标都是采集的年度数据,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3 年(2005—2017年)。指标通过在《国家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和湖南商务部中查找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计算得出,其中,进出口服务贸易额选取的是湖南省旅游业进出口贸易额,外贸对促进就业贡献是由湖南省总就业人数与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的乘积估算得出,表示湖南外贸出口行业就业人数;出口贸易能源利用率即单位出口贸易值的能源消耗,表示湖南单位GDP 能耗;外贸中进口资源性产品占比是根据中国发布的资源性产品,对《湖南统计年鉴》中主要进口产品进行归类得到,再用它除以当年的进口贸易值得到的;出口行业的工业“三废”排放强度是根据《湖南统计年鉴》中工业“三废”排放量除以工业总产值得到。其次,湖南三次产业比重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的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

(四)单位根(ADF)检验

为了避免回归分析中存在伪回归现象,本文利用Eviews8.0 对各变量进行ADF 检验,结果显示五个变量在10%的显著水平上都拒绝了单位根假设,均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五)实证结果与说明

1.VAR 模型平稳性检验

运用VAR 模型的前提是保证所研究的系统平稳,为此,本文利用平稳性检验考察了模型的平稳性,结果表明(如图1):VAR 模型的全部特征根都小于1,都在单位圆内,系统整体平稳。

图1 平稳性检验

2.VAR 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结果

通过Eviews8.0 中的Lag Length criteria 选择合适的滞后长度,对VAR 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表2 VAR 模型回归结果

3.脉冲响应函数

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影响,以解释其互动作用。利用Eviews8.0 软件对VAR 模型进行冲击,得到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三次产业结构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五大核心变量间滞后10 期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五大核心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

由图2 可知,湖南的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湖南外贸增长具有很强的正效应。但是,由于湖南第一产业占比持续偏低,导致湖南外贸增长与第一产业的发展之间响应甚微,几乎维持零效应。而湖南外贸增长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呈反向关系,究其原因可能是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说,湖南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导致湖南以加大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产品的出口力度和高端技术工业产品的进口力度的方式实现外贸增长,这会对服务业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不利于湖南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五、结语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以湖南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影响。结果表明,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与第二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第一产业对湖南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甚微,而第三产业则与湖南外贸方式转变之间存在负的相关性。为此,湖南应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并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化法制管理,如加强城市高新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集群化的空间发展格局,引进与之相关联的国际和国内知名企业,健全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脉冲响应高新技术外贸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基于重复脉冲响应的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中国原油进口需求主要受国际油价影响吗?
基于脉冲响应的厅堂音质评价研究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