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与技术”单元统整式教学探究

2023-01-30 08:16胡吉燕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3期
关键词:杆秤独轮车工具

◇胡吉燕(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教学过程中涉及的重要课程资源——教材也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态势,这是非常值得大家肯定的。绝大多数学科的教材编排是以年级排列顺序、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一定的单元主题元素为导线。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习惯是直线式的,教师的备课习惯也是教一课备一课。这样的备课模式和教学模式会经常性地妨碍我们在教学中的想法、行为。进行单元统整式教学,既是对传统逐课教学的突破,也是高效课堂进一步发展提升之路。相信以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为前提的单元统整式教学方式的实践,会让新课程改革更具活力,从而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加灵动并焕发勃勃生机,呈现更有活力的小学科学课堂的样子。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对单元统整式教学进行探究。

一、单元统整式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者最终行为的明确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教学相关的活动都是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依据展开的。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决定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实践活动内在的规定性,而且可以支配和指导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单元统整式教学方式的设计,则是以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基本依据,以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确定为起点。在单元统整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最先知道相应的科学教学过程希望学生对学习内容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程度,从而让科学教学方向更加明晰。另外,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因此,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是统整式教学的前提。

“工具与技术”这一单元,从整体来看,有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2.科学探究目标:能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用文字、图式记录,并借助记录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能用多个指标评价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3.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工具的便利性,对工具和技术产生研究的兴趣;与小组学生互相帮助、在探究活动中积极主动。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技术,从而增强人的能力,推动社会发展;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二、单元统整式教学内容

开展单元统整式教学时,我们要立足教材,同时要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在一个单元内精准确定整体教学目标之后,在区分各课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单元中每一课之间的逻辑规律,教学内容可以有所偏向和侧重。这是单元统整教学方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进行单元统整式教学时,我们不能均匀用力,也不能每一课都详细讲解,而是要有选择地讲解,设计活动,而且开展单元统整式教学的科学课堂,应该是可拓展的、可跨学科的科学课堂。

项目次序项目名称时空之旅穿越古今,工具变迁体验现在行动动手操作,我是制作达人具体活动纪录片看通信工具变迁手抄报绘交通工具变化古镇之旅实地体验印刷术制作小杆秤巧剪窗花制作独轮车

三、单元统整式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会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单元统整式教学方式与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教学流程也会有差异。教师应当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工具与技术”这一单元,基于单元统整式教学方式,分别从“时空之旅——穿越古今,工具变迁体验”“现在行动——动手操作,我是制作达人”两个板块内容展开。

(一)时空之旅——穿越古今,体验工具变迁

1.观博物馆

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确定参观奉化博物馆和溪口博物馆。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参观学习,体会各种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回想路途的体验,最终以照片和图片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收获。

2.绘手抄报

要求每位学生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最终将收集的信息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感受工具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文化之旅

结合学校秋游活动,前往萧王庙街道青云古村,以班级为单位,实地感受印刷术,用照片、图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印刷术的体验感受,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交流,并形成小报告,开一个“文化之旅”交流会。

(二)现实行动——动手操作,我是制作达人

在学习“工具与技术”单元后,教师发布任务和创设情境相结合,学生以制作达人的身份,完成“制作小杆秤”“巧剪窗花”“制作独轮车”三个项目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相应作品,了解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体会工具与技术应用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项目活动制作小杆秤展现形式及要求最终以小杆秤的形式呈现,组间比较小杆秤外观及称量物体的准确度动手操作我是制作达人巧剪窗花比较每位学生所剪窗花的速度和精致程度制作独轮车以独轮车的形式展现,比较独轮车的载重量所需材料及实验场地一次性筷子、圆盘、丝线等实验室1剪刀、彩纸等实验室2胶枪、细木棍、吸管、剪刀、小刀、斜口钳、胡萝卜等实验室3

1.制作小杆秤

小杆秤的应用原理就是杠杆。在制作小杆秤的过程中,要抓住杆秤上用力点(秤砣所挂位置)、支点(提手所在位置)、阻力点(秤盘所挂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一次性筷子、圆盘、丝线等学生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通过制作小杆秤活动,学生对杠杆更加了解。

2.巧剪窗花

剪刀是由斜面和杠杆这两种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一种工具。其中刀刃和刀尖是斜面这种简单机械的体现,杠杆则体现在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这里可以看成两个杠杆。通过比较剪窗花的速度快慢以及剪出的窗花的精致程度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剪刀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意识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单单靠一种简单机械,不容易解决问题,而是要把几种简单机械、不同技术组合在一起才可以。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3.制作独轮车

学生四人小组利用胡萝卜、细线、竹棍等材料来制作独轮车。在独轮车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剪刀、尺子、小刀等多种工具。这些工具是本单元所学的杠杆、斜面等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通过独轮车的制作,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传播相关活动,对工具和技术更加了解,又能让教师及时知道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前面这三个活动,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实际参与探究活动,在一次次的比赛中,让学生领会工具与技术的重要性,真正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理念。

综上所述,单元统整式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既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且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深层次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将小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总的来说,单元统整式教学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在小学科学中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杆秤独轮车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天才”的发明
推独轮车
“巧用”工具
代表心中有杆秤
哲理漫画
做杆秤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