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和兴园小区景观改造设计

2023-01-31 08:33白恒勤
乡村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活动区景观设置

吕 京 白恒勤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已经不局限于生活居住的需求,精神需求成为新的、更高的追求。由此,优化居住环境成为人们现在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1]。居住区绿化不仅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居民身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还能拓展居民生活空间,创造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2]。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兴园小区经过长期使用,现小区内部园林环境已经不足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笔者以和兴园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制订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组织空间,改变小区园林景观的营建布置,完善其功能,解决问题隐患,提升了小区内部环境质量和使用体验。

1 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研究

居住区是具有一定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被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3]。居住区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设有更加完善的居住区级公共中心。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相对较晚,受国外规划理论影响,对于“田园城市”“邻里单位”等的居住区设计模式都有过尝试和实践[4-5]。我国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对环境的重视,使得居住区绿化景观建设被视为提升居住区品质、改善居住区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和最直接的手段。

2 和兴园小区现状分析

2.1 项目概况

改造设计对象为呼和浩特市和兴园小区,小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水上公园北街。2021年实地调研可知,和兴园小区总占地面积约65 000 m2,建筑占地面积约16 650 m2,容积率为1.36(数据来源于CAD图纸测算)。按照人口规模与住宅套数划分,和兴园小区属于居住街坊,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东西紧邻居住区,南靠仕奇公园,内部建有超市、菜市场、健身器材区、社区医院等[6]。

2.2 现状问题

小区内车行道路与空间场地边界区分不明,场地缺乏空间感;车辆乱停乱放,经常出现拥堵车道、碾压绿地、侵占人行道的情况,严重影响行人与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功能空间布置不合理,人群活动产生冲突,无法满足多数人群的实际需求;景观设施老旧、破损,影响使用且具有安全隐患;植物景观被破坏,极大地影响了视觉体验效果,降低了景观的丰富程度。

3 居住区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3.1 设计依据

此次设计主要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居住区绿地设计标准》(CJJ/T 294—2019)、《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17)、《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T 67—2015)、《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等相关强制性条文为设计依据。

3.2 改造措施

3.2.1 重塑道路秩序,享受慢行生活。通过铺装划分车行流线与人行流线,减少人行步道穿越车行道。利用健身步道环绕小空间形成完整围合的慢行活动空间,使其免受车流干扰,提升慢行生活品质。

3.2.2 更新老旧景观,注入崭新活力。重置老旧园林景观,迎合当代居民精神诉求,满足其审美需求。通过对植物、铺装、园林小品、配套设施等要素的更新,重塑高品质人居环境,焕发空间活力。

3.2.3 完善空间功能,提升生活品质。以现状分析为依据,充分考虑居民使用需求,将居民最常使用的聚集空间保留下来,合理构建功能空间,完善空间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活动需求,解决场地功能单一、缺失的问题。

3.3 总体布局

结合和兴园小区建筑布局、场地现存问题等,在原有基础上保留了主要车行道路,对交通路线、空间结构功能进行了重新划分。充分考虑建筑布局形式、居民生活习惯、采光条件等,将原游园位置改为儿童活动区,西北侧增设老年人聚集活动区,周边布置健身活动场地,使功能效益最大化(见图1)。

图1 和兴园小区总平面设计

3.4 交通分析

小区道路交通规划如图2所示。小区内以环形主路贯通,路面宽度为8.0 m,主要用作机动车行车道;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将慢行空间与车行道路分离,构建安全的人行步道系统,解决因现状交通混乱引起的安全隐患。次要道路串联各栋住宅楼与景观节点,路面宽度为6.0 m,采用以便捷为主的设置方式;游步道路面宽度为2.5 m,穿行于景观节点,构成景观脉络。

图2 和兴园小区道路交通规划

3.5 停车位设置

原场地车辆乱停乱放、碾压绿地、侵占道路是造成小区整体风貌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科学合理布置停车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停车位分布(见图3),主要考虑车辆通行主路线,结合居住区人口规模确定比例。在主入口及次入口设集中停车场,沿环形主路路边设置临时停车位,同时在居民楼附近设置少量停车位,保证小区内停车位分布均匀。停车率达到0.6,能够有效改善现状,提升景观质量与生活品质。

图3 和兴园小区停车位分布

3.6 功能分析

结合现有场地基础,按照功能需求设置了老年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健身活动区、文化休闲区、安静休憩区5种不同的功能空间。不同的空间类型能够分别满足居民聊天、娱乐、运动、学习、休闲等不同的需求。

3.7 竖向设计

考虑到小区居民年龄结构等特征,再结合场地原地形,小区内地形设计以平坦地势为主,道路为贯通的平地无障碍道路,不设置台阶。部分景观节点为造景及功能需求,做适当地形变化,如儿童活动区地形滑梯的设置。

3.8 铺装设计

小区铺装设计以简洁、亲和为主调,避免采用繁多、冗杂的图案,以简明的大色块突出不同空间的层次感。同时,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需求,结合景观主题与周围环境进行小区铺装设计。例如,停车位采用植草砖铺装,镂空的植草砖有供绿草生长的空间,让土地适度呼吸的同时能够承受重压。基于功能、使用频率、表现效果等方面考虑,其他场地采用规则水泥砖铺装、不规则青石板铺装、鹅卵石铺装等。

3.9 种植设计

小区绿化植物以自然式栽植为主,选用乡土树种,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以疏密、高低等层次变化形成优美植物景观。同时,注重季相变化,做到四季有景可观,改善场地植物景观不丰富、无层次的缺陷。和兴园小区植物配植如表1所示。

表1 和兴园小区配植植物名录

4 主要功能区景观设计

4.1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位于居住区中心开阔场地,面积适中,内部布置沙池、游乐器械等供儿童玩乐。周边设置有景观廊架、树池座椅、绿篱。这些设施一方面能够起到围合空间的作用,降低外界环境对儿童游玩的影响;另一方面可用作儿童和家长的休息空间。

儿童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小区改造设计人员可通过对植物的科学配植,并用标牌标明植物的名称、生长习性、花期等信息,使儿童了解植物的特征特性,从而学习知识。儿童活动区树木多选用彩色灌木,颜色亮,饱和度高,营造欢快氛围,要避免使用有毒、带刺、有过多飞絮(易引起呼吸道问题)、有刺激性(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如刺槐、黄刺玫、凌霄等。铺装以抽象的曲线波纹为主体,以蓝白两色为主色调,搭配橙色、黄色等鲜明的颜色,丰富整个场地的色彩,具有较高的色彩饱和度。抽象的形状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材料采用透水沥青,具有良好的透水能力,能够缓解场地排水压力,生态环保,同时其表面粗糙,人们行走时不易摔倒,能够降低安全隐患。

4.2 老年人活动区

老年人活动以散步、晒太阳、聊天、打牌为主,对于阳光有着较大的需求,故而将27号楼、28后楼及29号楼之间的空间作为老年人活动场地,面积较大,阳光较充足。围绕老年人活动场地设置贯通的健身步道,以鲜艳颜色的透水沥青作铺装区分,达到分隔景观空间的作用,也为老年人及推婴儿车的家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散步环境。场地内设置了棋牌座椅供老人们休憩娱乐使用。周边零星设置健身活动器材,以便老人们进行简单的运动,舒展身体。

老年人行动能力较弱,更喜欢阳光充足、开阔的环境,在心理安全上需求更大,所以树木选择上以乔木为主,下侧枝较少,视线通透,搭配栽植少量的花灌木,避免形成幽闭的环境氛围。通过乔灌草结合点缀,营造舒适、安静、阳光的活动场所。

4.3 健身活动区

健身活动区主要由健身步道以及乒乓球场地、羽毛球场等活动场地构成。边界种植乔灌木以分隔空间,植物的柔性线条能够中和硬质铺装的冰冷感,给活动场所增添活力。除了面积较大的主要活动场地,将小区内光照较好的零散小空间利用起来,放置健身器材,达到随处可锻炼的效果。

4.4 文化休闲区

文化休闲区以交流为主题,旨在促进社区居民间的沟通交流。文化休闲区场地选择小区北侧居民易交汇处,以水景设计为中心,放置雕塑小品、文化展示栏。水景池设置涌泉喷头,给景观以动性;池中设置景墙中段镂空,丰富景观层次,周边设置座椅便于人们休息交流。流水使人放松,小品及展示栏能够引起人们交流的兴趣。

4.5 安静休憩区

安静休憩区主要供居民学习、休息等,以居民楼附近小空间为主,利于就近使用。安静休憩区以绿篱进行半围合,营造静谧、舒适的私密空间,给人以安全感。铺装上避免大面积硬化,多使用汀步,营造更加随性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受惬意、轻松的氛围。

5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居住区环境要求也更高,老旧小区的旧规划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新需求。因此,在改造过程中,笔者首先对场地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解场地现状问题;之后对场地现存问题结合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改善,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从细节考虑,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设计。

猜你喜欢
活动区景观设置
景观别墅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火山塑造景观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