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路径

2023-02-01 11:06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师范附属小学王淑云
天津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工作交流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师范附属小学 王淑云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也需要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工作负担,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对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立足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探索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从而让班级高效运转、让学生快乐成长。

一、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一)使管理更高效

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尚未形成自己的认知,这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班主任需要接触的琐事较多,容易使班级管理工作陷入低效的境地。对此,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更新,如学生档案电子化、家校沟通渠道信息化等,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进入信息化轨道,这样可以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让班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效运转。

(二)使管理更人性化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以疾声厉色的语言威慑学生,以此让学生服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这种形式的班级管理虽然可以让学生服从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会导致学生害怕班主任,造成师生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此,在落实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主的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可以让信息技术成为管理学生的桥梁,强化管理工作更为人性化的一面,如班主任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开展德育等,都可以在发挥信息技术效用的同时,体现班级管理的人性化特点。

二、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强化技术使用效率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首先要做出改变的便是自身的管理观念。新课标实施后,班级中的教学活动需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也需要围绕学生进行,让学生在班级中实现全面成长与进步。基于此,班主任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强化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作为近几年逐渐被广泛运用的手段,已经出现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所以班主任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班级的日常管理、成绩管理、组织管理等,让班级工作都可以进行信息化处理。同时,在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班级时,班主任需要提前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效率。

具体而言,为了切实转变自身的班级管理观念,高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班主任需要在教学之余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关于信息技术管理的讲座或研讨会,从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巨大作用。在与参会人员的交流沟通中,会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这样,在不断丰富自身认知、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及时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强化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让信息技术手段成为高效开展班级工作的重要帮手。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时,班主任要建立持续学习意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特点,并对班级管理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使其始终符合班级管理需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

(二)拓展班级管理手段,丰富教育使用资源

在以往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往往会采取长篇大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班主任长篇大论的内容无法有效理解,只能囫囵吞枣式地接受。这种管理方式虽然达到了即时管理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并不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对此,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班主任需要拓展班级管理手段,丰富教育使用资源。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搜集一些符合现阶段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育资源,如学生喜欢的动画内容等,将长篇大论式的教育转变为启发式的教育,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内容中获得启发,实现思想层面的进步。

比如,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会经常渗透关于思想教育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内容,班主任可以搜集资料,丰富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例如,组织“友爱他人”这一主题班会时,班主任便可以融合大量的网络教育资源,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首先,班主任需要对使用的网络资源进行整体筛选,保证内容的有效性,避免资料中出现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其次,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关键词或者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关键词,再由班主任将对应关键词的动画内容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观看,使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得启发,并在生活中践行自己的思考,以实现成长与进步。

对班主任而言,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使用学生喜欢的资源内容启发学生、影响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让学生的思想在自我思考中不断完善和成熟,从而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接受管理。

(三)建立即时通讯渠道,提高家校互联频率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有班主任需要完成的内容,也有需要家长及时参与的内容,而如何做到与家长及时交流和沟通,则是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认识到传统家校沟通手段的局限性,如家访、家长会等,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这一背景,更新家校沟通手段,建立即时通讯渠道,加强家庭与学校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家校沟通频率和质量,还能够让家校沟通突破时空限制,做到及时交流、有效交流,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在实际运用中,班主任可以在向学校报备后,以微信的形式建立“班主任—家长交流群”,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创建平台。具体来讲,班主任在创建即时通讯渠道后,应即刻设定微信群的聊天规定,即哪些情况可以在群中讨论,哪些情况不可以在群中讨论,这样可以在保证微信群使用价值的前提下,让家长重视微信群中发布的消息。如学校发布与学生相关的政策时,为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班主任可以将政策内容转发到微信群内,让家长知悉。此外,许多家庭会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这部分家长也可以向教师求助,或者在微信群中求教其他家长教育方法。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与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对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而言,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及时交流与沟通,是提高家校互联频率和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而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主建立的即时通讯渠道则是连接班主任与家长的重要桥梁,可以帮助班主任在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中逐步提高管理效率。

(四)利用电子档案完善学生成长信息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需要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且学生之间存在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的差异,这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从班主任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班级中的一员,应秉承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理念,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摸排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后续管理工作中对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可以利用电子档案对获取的学生信息进行记录,这样既可以及时查看学生的情况,也能够更好地落实班级管理工作。

在具体操作中,班主任可以运用电脑记录学生的资料,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独一无二的电子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家庭情况、父母职业、兴趣爱好等,这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综合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同时,根据为学生制定的教育方案,班主任可以在教学和生活中给予学生及时帮助。由于学生处于不断成长和变化的阶段,因此教师建立的电子档案也应呈现一种动态形式,记录学生每学年在学习、思想品质、身体素养等方面的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班主任的管理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属于学生的电子档案是帮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需要重视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让学生在电子档案的记录下实现全面发展。

(五)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班级德育成效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鉴于小学生思维尚未成熟,班主任需要调整德育手段,避免直接进行德育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对此,班主任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调整德育内容,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便会跟随图片或视频逐步了解德育,从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德育,一方面是为了完成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求。

例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班主任需要将抽象的爱国主义内容进行具象化处理,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件中认识爱国主义。在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可以按照三个步骤落实德育:首先,播放适合学生观看的爱国主义影片或纪录片。在影片中,学生能够认识到什么是家国大义,了解为什么在国家危难时前辈可以不顾一切牺牲自己,知晓如今幸福的生活环境来之不易。其次,班主任组织学生以“我理解中的爱国主义”为主题,展开对爱国主义的讨论,并将学生的表现记录在电子档案中。通过讨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爱国主义,知道爱国主义不是空谈,而是扎扎实实建立在国家实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一篇活动体会,表达自己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将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于心。

班主任在落实德育工作时,需要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使其在动态处理德育内容上积极发挥效用,让德育内容有效渗透在班级的方方面面,以此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助力学生成长。

(六)构建班级交流平台,增进师生友好关系

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怎样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是班主任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对班主任而言,如果学生积极配合管理工作,便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也需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基于此,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构建班级交流平台,制定交流规则,以保证在线上和线下都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具体而言,在班级交流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私信窗口与班主任交流,诉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班主任的帮助。此交流平台既可以是分享班级大事记的平台,也可以成为师生课余时间交流的平台,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交流内容的隐私性。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与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当学生不愿意通过真实场所交谈时,便可以通过交流平台向教师反映真实情况,使班主任了解实际情况。此外,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若遇到难题也可以向班主任请教。这样,不论是何种情况,班主任与学生都可以保持顺畅交流,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班主任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构建班级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平台内积极发言、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与班主任及时沟通。而班主任也能够借助交流平台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询问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双向交流与沟通,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从班级出发、从学生出发,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手段与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目的。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从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拓展班级管理手段、建立即时通讯渠道等策略入手,全方位优化班级管理,让班级管理在高效的基础上做到信息化、动态化。这样,班主任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工作交流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此交流,太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