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2023-02-01 11:06河北省玉田县亮甲店中学张之成
天津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设物理

■河北省玉田县亮甲店中学 张之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物理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学开始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本文分析了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探讨了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旨在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价值,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感知,而情境创设可以将物理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方式来体验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学科,而情境创设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语言、具体的实例等方式来呈现物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例如,在讲解“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情境,如推车、提重物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力的理解,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力的相关知识。初中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而情境创设可以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现物理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情境创设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首先,物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对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而情境创设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语言等方式来呈现物理知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基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来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从而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例如,在讲解“浮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原理,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浮力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其次,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很多知识都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而情境创设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语言等方式来呈现物理知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情境创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首先,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情境创设可以将物理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来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知,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基于实践性特点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总结规律等方式来探究物理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次,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他们的思维。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只注重教材的讲解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而情境创设可以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物理知识,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情境创设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生活性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进行情境创设时缺乏生活性,没有充分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是有的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讲解,忽略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情境创设效果不佳。由于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符,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共鸣,因此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呈现,忽略了情境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缺乏生活性的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缺乏实践性

由于情境创设缺乏实践性,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物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来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然而,有的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传授,忽略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其次,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没有融入可探究的问题,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情境创设缺乏整合性,不能很好地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相整合,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往往只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忽略了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三)缺乏趣味性

首先,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内在动力的激发,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次,很多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所创设的情境缺乏趣味性,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的教师在引入新的物理概念时,只是简单地举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例子,或者设计一些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的问题,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还与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有关。一些教师可能认为情境创设只是为了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忽视了情境本身的作用。实际上,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三、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中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推动生活化教学。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首先,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出相关的物理概念。其次,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和现象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生活中的物品和现象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和现象,引出相关的物理知识。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汽化现象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汽化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夏天是否曾经用过湿毛巾来降温?为什么湿毛巾会变干?”通过这一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汽化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汽化,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冰块等,为学生演示汽化现象。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烧杯中倒入一些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汽化的过程和条件。

(二)利用实验操作,创设实践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利用实验操作创设实践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实验操作方案,实验操作方案应该具有可行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操作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实验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操作,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总结。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总结应该注重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在“小孔成像”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进行小孔成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如蜡烛、小孔屏、光屏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变小孔的形状、大小、距离等参数,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和比较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对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三)引入趣味游戏,创设趣味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引入趣味游戏,创设趣味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趣味游戏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游戏道具,讲解游戏规则。游戏道具应该简单易得、安全可靠;游戏规则应该规范、科学、合理。再次,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游戏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参与游戏互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及时对游戏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有趣的声音,如音乐声、雨声、海浪声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制造声音,如敲击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感受不同频率和力度下声音的变化。这些趣味性情境的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趣味性、缺乏生活性、缺乏实践性,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应用情境创设进行物理教学,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改内涵,优化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处处留心皆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我不是教物理的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