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文化意蕴

2023-02-06 21:11梁曼靖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赵 峥 邓 锐 梁曼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始终高度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价值和特性等重大问题,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持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和文化建设,使得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指引和不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从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四个维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提出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今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并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五个维度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特性的全面总结和对文化建设的系统阐释,集中展现了守正创新的中国智慧,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连续性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看,伴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古印度、两河流域等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都未能连续完整地存在,还有一些如玛雅文明等甚至消亡了。而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发展,尽管屡经分裂,但始终连续演进、绵延至今,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从古至今、一脉相承,形成了突出的连续性,赋予了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民族和国家独特的发展路径,从文化基因上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重要命题,造就了民族和国家富有生动个性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连续性的文明突出特性,不仅为民族和国家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积淀,也形成了民族和国家发展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强大的文化自信,深刻影响着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前进方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首先需要坚持文化自信。其中,特别需要尊重中华文化的特性及其所蕴含的文明价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守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走好自己的路。在具体的路径上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主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宝贵资源,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涵养人民的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文化修养,涵育向美、向上、向善的社会文明,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传承中华文明的特色和风采。

创新性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就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诗经·大雅·文王》中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诗句,表明了先民自我更新的创新态度和政治实践。《周易·大畜》提出“日新其德”,要求每个人能够做到每日都创新。《大学》也告诫人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意是说如果有一天能够创新,就应该做到每天都有创新,还要进一步不断创新,要求作为个体的人将偶然的创新提升为长期不断的创新。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创新改革思维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总结出的应对一切危机、化腐朽为神奇的通畅长久发展的智慧结晶。可以说,创新性展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品格,“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创新自强精神内嵌于中华文明演进与发展的全过程,是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需要传承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创新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释放其蓬勃的创造活力。一方面,牢牢把握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补充、拓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另一方面,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文化内容、文化形态、文化载体、文化体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将创新文化与思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统一性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共同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不管从理论还是实践中看,强调和重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性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共同意识。无论是商周时期甲骨文中的“四方”概念体现的“以我为主”的政治文化核心观念,还是西周早期文物“何尊”记载“中国”指“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的抽象概念,都使得维护“天下统一”的思想成为一致性追求。纵观历史风云变幻,“大一统”观念始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核。“大一统”使得中华文明经历王朝更迭、政治分立、外敌入侵的动荡局面后仍能坚守认同、恢复团结。同时“大一统”始终是中华各民族的价值追求和最高目标,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实现统一为己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华正统,将自身融入“大一统”的“天下”观中,形成“海宇混合,声教大同”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上发生的数次民族交往融合均将各个民族凝聚为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整体,无论朝代更替或政权割据,实现统一一直是国民思想的总基调。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从来不得人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不可盲目套用西方近代所提出的“单一民族国家”理论,亦不可将中国理解为“传统式的帝国”,而要置身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到伟大祖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增强国民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引导我国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切实维护国土疆域和空间的完整,维护国家安定繁荣,维护我国民族大团结。

包容性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胸怀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念,注重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接纳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历史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等,都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典范。从宗教信仰的角度看,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是从国外陆续传入的,但都能够逐步实现中国化,和谐并存,融合发展。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了中外在商业与文化方面的交流融合历史。例如,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讫点,长安(西安的古称)汇集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商人、旅客,各地的珍奇货物在东西二市流通。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舞马衔杯纹银壶、镶金兽首玛瑙杯是不同文化的设计风格交融而成的艺术精品,凸显着和谐包容、精美绝伦的盛唐风采。大唐西市博物馆中,48个古国的2000余枚货币见证了西市商业群体的多样性。诸如此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构成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闪耀华章,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胸怀格局。

承认并尊重文明形态的多样性与平等,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需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完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在新时代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也需要我们更加广泛地参与世界文明对话,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创造丰富的文化共享平台、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生产品质、加快文化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大举措,促进不同文化的开放互动,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充分利用人类文明发展成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取得新的更大发展,用深厚的文化滋养自身、影响他人,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和平性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以注重和谐而著称,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的史伯已经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推崇不同事物相配合达到平衡的“和”的境界。《周易·彖传》赞美“和”,说:“保合太和,乃利贞”,将“和”视为事物以正道发展的通畅状态。《礼记·中庸》则有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既指社会和谐,更指向“天下太平”的理想。在“以和为贵”的基础上,中国发展出了“协和万邦”“一视同仁”“以和邦国”“四海之内皆兄弟”“远亲不如近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包涵了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文明价值,体现了中华文明参与全球发展、对外交往交流的价值取向。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和追求,为我们塑造和表达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提供了文化基础和依托。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需要我们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战略背景,不断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为应对全球共同风险挑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同时,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及其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为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制度、更好的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创造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也需要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目标和内容,不断加强国家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聚焦和而不同、公平正义、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等重要文化主题,提升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不断扩大中华文明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更好地传播新时代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