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理论及少阳主骨运用于骨病研究概要*

2023-02-10 15:1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枢机骨病小柴胡

王 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少阳居人体半表半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少阳病病机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小柴胡汤升清降浊、通调脏腑,为少阳主方。《黄帝内经》提出少阳主骨。根据少阳胆经经脉循行于人体大部分骨骼,胆气坚骨、春生之气以生骨,结合现代医家采用柴胡类方和选取少阳经穴治疗骨伤疾患,对少阳、少阳病、少阳病证治、少阳主骨理论进行概述。

1 何为少阳

少阳居人体半表半里,外转太阳、内达阳明。《素问·阴阳离合论》:“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明确提出“少阳主枢”的理论。张景岳云:“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认为少阳为人体一气周流的枢纽。刘渡舟教授根据经脉循行分布阐释“少阳主枢”理论,指出少阳经位于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外从太阳之开,内从阳明之合,从而起到枢机作用[1]。

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三焦与心包相表里,主通调水道;胆与肝相表里,主调理气机。《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记载:“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少阳胆和三焦是人体气血津液升降出入及代谢的枢纽。少阳系胆与三焦,而胆与肝相表里,其内附相火,若肝气条达、胆腑清利,则脾升胃降的气机通畅,三焦得畅,则枢机通利而升降自如。少阳经脉和腑联络人体表里脏腑组织,是人体阳气升发之初,元气和水的运行通道,能沟通内外、上下、表里的作用,能调控和保障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消化、吸收、运化、代谢[2]。胡济源等[3]认为“少阳为枢”的内涵在于:少阳为气机调畅之枢、津液输布之枢和相火输布之枢,并总结出用调畅少阳枢机法可以治疗病理因素为气、水、火的相关性疾病。

2 少阳病

《伤寒论》第264 条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为少阳病总纲,清代柯韵伯谓:“苦、干、眩者,皆相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伤寒论》第98条:“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及“呕而发热”等都又不同程度完善了少阳病的主证。邪正交争故往来寒热,邪结少阳,经气郁闭,少火被郁则胸胁苦满,郁火上循于窍则口苦咽干、目眩,火郁则烦,木郁则嘿嘿不欲言,喜呕、不欲饮食者,为木郁横逆犯胃所致也。少阳病对应的具体病位当在三焦,因三焦不利而少阳诸症蜂起[4]。少阳病最本质的特征是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5]。病机为在正气不足、营卫俱弱的基础上,胆经郁热,正气不足以抗邪外出,邪气亦不足以进一步侵入,邪正相争,气机阻滞导致三焦不畅,为正虚邪实、郁热为患、气机升降出入障碍之证[6]。少阳病病机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枢机不利是广义的气机紊乱。当代大师胡希恕教授指出:“少阳病之辨,与其求之于正面,还不如求之于侧面,更较正确。即要辅以排除法,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证除外表里证,当然即寓半表半里阳证,也即少阳病”[7]。

3 少阳病证治

《伤寒论》第96 条记载:“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第148 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可与小柴胡汤”。《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230 条云:“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第101 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章虚谷说:“小柴胡汤升清降浊、通调脏腑,是和其表里,以转枢机,故为少阳主方”。

4 少阳主骨源流

少阳主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提出:“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灵枢·经脉》又曰:“胆足少阳之脉……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为此诸痛……以经取之”。此外,《灵枢·根结》又载:“少阳为枢……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马莳注:“所谓骨繇者,正以其骨缓而不能收,即骨之动摇者也”。隋代杨上善指出:“足少阳脉主骨,络于诸节,故病诸节痛”,明确强调了少阳病主多部位的骨痛。现代医家[8]认为,“少阳主骨”包括硬骨、软骨、关节、肌腱、关节囊、骨髓、脑髓、脊髓、骨膜、脑膜、椎间盘、半月板及经脉之“支”类等。王欣欣[9]根据经脉循行理论,阐述“少阳主骨”为全身广泛性骨痛,非局限性疼痛。王鸿度教授认为“少阳主骨”病为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为多部位骨痛,少阳胆经功能与骨强度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10,11]。张介宾论少阳主骨病的发生机制为“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其气亦刚,胆病则失其刚,故病及于骨,凡惊伤胆者,骨必软,即是明证”。周震[12]论“肾主骨”实为肾脏主骨,且主骨之体,“少阳主骨”为少阳胆经主骨,且主骨之用,二者一阴一阳,一体一用,共主人体骨骼的支持、运动功能。

5 少阳主骨病的现代研究概要

施杞在论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时,提出和解少阳、调和气血、以衡为期的膝骨关节炎治疗大法,并从“少阳胆经依骨而走”“胆气坚骨”“春生之气以生骨”3 个方面论述“少阳主骨”理论辨证论治膝骨关节炎[13,14]。张伟强等[15]认为柴胡桂枝汤具有调畅经络气血、转邪外达、调和营卫、调畅枢机之功,故可以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与运动障碍之症。曹宏波等[16]采用电针足少阳经穴阳陵泉和膝阳关,以疼痛、Lysholm 膝关节评分、关节炎调查量表、关节活动度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该疗法治疗膝关节炎效果显著,促进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崔世奎[17]将106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柴胡健骨汤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组患者疼痛VAS 评分、Lequesne 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白慧等[18]将66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 例。观察组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受限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周鑫等[19]观察柴胡汤加骨碎补、怀牛膝、山萸肉等组成的少阳主骨方对老年食蟹猴膝关节关节软骨的影响,认为少阳生骨方可以通过p16/Rb 途径延缓关节软骨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潘科等[20]将40 例脊髓损伤(SCI)患者分为2 组,观察组选取电针少阳经穴阳陵泉和悬钟治疗,对照组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提示电针足少阳经穴可改善SCI 患者骨代谢。王鸿度教授根据“少阳主骨”理论,选用经方“小柴胡汤”和电针足少阳经穴法干预骨质疏松大鼠,发现2 种方法均能提高大鼠骨量[10]。岳荣超、潘小燕等[21,22]研究发现,电针足少阳经穴干预能增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促成骨形成并抑制骨吸收,提示电针少阳经穴具有抗骨质疏松效果。姚新苗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在治疗“项痹”的过程中,既调控机体内环境平衡,又调和外环境,使机体内外达到“和”的状态[23]。王荣兵[24]临床观察结果提示单纯局部取穴与少阳经远近配穴均能治疗颈型颈椎病,而远近配穴在总显效率及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单纯局部取穴;且中渚穴配合颈夹脊局部取穴在颈型颈椎病即时镇痛方面疗效优于悬钟穴配合颈夹脊穴。何弘毅等[25]认为颈源性头痛的发病,与少阳经脉气血不通、少阳经筋力平衡失调有关,以“少阳为枢”理论为基础,通利少阳枢机、调和经脉气血、调节经筋的力平衡作为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思路和策略。石印玉教授采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与栀子豉汤合半夏厚朴汤及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治疗肝胆失和型腰腿痛[26],为“少阳主骨”理论的发挥。马勇认为骨痹中应有一证型为少阳失和型,且治疗时应求得少阳和解,独创验方“少阳骨痹方”。马勇将“少阳”-“枢机”-“关节”连为一体,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了新的辨治思路[27]。郭晓光等[28]将72 只SD大鼠进行左侧胫骨骨折造模,造模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少阳生骨方汤剂灌胃)、对照组(骨肽片悬浮液灌胃)和空白组(0.9%生理盐水灌胃)。对胫骨骨折断端进行PET/CT 扫描,计算骨折断端对18F-NaF 的摄取。结果显示少阳生骨方能够提高大鼠骨折断端骨代谢水平,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折愈合。徐长松[29]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纤维肌痛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疏达少阳是主要治疗方法,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柴胡剂”具有疏达少阳、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作用,是有效的治疗方药。王芳芳等[30]认为少阳主骨其主要机制在于相火对肾气的维系、培护,从而对骨起到生发、温煦和固护作用,而小柴胡汤全方之用,疏通气机,补相火之虚而清妄行之炎,是通调相火运行的主要方剂,也是“少阳主骨”理论临床应用中的主要方剂。

6 结语

本文旨通过梳理少阳、少阳病、少阳病证治、少阳主骨源流、内涵及现代研究情况,概述“少阳为枢”与“少阳主骨”理论指导下产生的少阳生骨方、针刺少阳经穴治疗膝骨关节炎、颈腰痛、软组织疾患及骨质疏松症等方面的确切临床效果和实验证据,推广提高“少阳主骨”理论在骨病诊疗中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少阳主骨”源于足少阳之脉循行生骨,基于肝胆肾之荣养坚韧骨,少阳升发之气促进骨[31]。“少阳主骨”理论相对于“肾主骨”理论的普及性低。“少阳主骨”从经络辨证论治骨病,“肾主骨”从脏腑辨证角度论治骨病,二者相辅相成,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骨病理论。少阳主骨类方治疗骨病,足少阳经穴镇痛、抗骨质疏松以及改善运动障碍的机制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对骨痛及骨量的调节参与其中[32]。但目前临床和实验文献中,从影像学、实验室角度分析论证“少阳主骨”理论指导骨病诊治文献较少,故“少阳主骨”理论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中进一步挖掘和发展。

猜你喜欢
枢机骨病小柴胡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骨病义诊进社区三分钟推拿受追捧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