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样本:让特色旅游更生态、更和谐

2023-02-13 08:57李治艳中共平安区委党校
中国商人 2023年1期
关键词:青藏高原民族旅游

文/李治艳 中共平安区委党校

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块未被深度开发,拥有丰富原始景观和自然资源的广大地区,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意义。青藏高原地区有着多民族的生态文化,其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地域生态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新模式,对于弘扬和传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高原多民族生态文化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多民族生态文化

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体构成。创造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又会进一步塑造和规范人的行为,地域文化分布围绕着族群的相关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人口稠密地区的地域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内容和形式也比较丰富;反之,人口相对稀缺地域的文化就会欠缺活力,内容形式也更加单一。

青藏高原地区受到了自然、地理、气候等诸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居住在适宜人类生存的狭长河谷地带。以西藏为例,占总人口80%藏族人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和藏东三江流领域。青海省还有2/3的人群都集中在湟水河流域,这些流域的海拔大多在三千米左右,气候相对适宜,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

从古至今,随着人口的逐渐聚集,形成青藏高原的两大城市,分别是拉萨和西宁。其他一些人口较多的城镇还有青海的海东市、格尔木、玉树等。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文化,依据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主要分布区域和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西格段、格拉段和拉日段相吻合。在这样的条状区域内,也呈现着从农业到牧业的由东向西的分布规律,形成了环绕西宁和拉萨的两大圈层,分别是生态文化圈和经济旅游圈。

青藏高原多民族生态文化的特点十分突出,文化本身就是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不同地域民族和不同类型的文化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观也各有不同。对高原多民族生态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就是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它的突出价值就是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这一模式符合当地的地情和民情。这样的生态文化价值观,通过宗教信仰、民俗礼仪、生产劳作、神话传说和民间艺术等多种渠道实现。

多民族生态旅游面临的突出问题

外部问题。外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层面,自然条件限制和季节性非常明显。青藏高原受自身环境和气候的限制,当地旅游淡旺季非常明显,季节性十分突出。通常情况下,青藏高原地区的旺季是在每年六月到十月之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淡季,这样就造成景点景区和旅游产品因为季节性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更不能满足游客的基本旅行需要。季节性的影响会让部分基础设施、硬件设施的利用率极低,经营管理的综合水平相对有限,在大幅度地投资之后无法获得相关的回报。一旦到了旺季,现有的设施就无法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让当地的旅游呈现超负荷的发展,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问题。

另外,由于淡季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会造成设施极大的浪费。面对这些情况,要想推动青藏高原多民族生态旅游发展,就需要对淡旺季的季节性差异进行适度的平衡。

内部问题。除了这些外部的问题之外,内部问题主要停留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景区缺乏规范有序的开发,最终造成收益级差。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的景区开发都没有统一的规划,旅游资源基本上处在自然开发状态,很多景区景点就是搭建一个简单的木桩,形成了一个收钱的机构,并没有迎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来开发具体产品,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群体多元化需要。第二,在当地的旅游产品开发上比较粗放。当地有很多的景区景点,但这些景点无法从整体上吸引游客。第三,地区的发展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旅游管理机构非常的不完善,在文旅融合、西部大开发等宏观环境带动下,为当地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极大的保障。然而地区缺乏相关的旅游人才,管理方式相对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青藏高原地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直接制约了当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第四,最主要的就是旅游建设资金比较有限,基础设施滞后,青藏高原地区在发展生态旅游业方面有着突出的资源优势,但受到经济等因素影响,投入的资金有限,造成基础设施落后,这样的恶性循环会给整体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地大部分旅游业对国家的扶持依赖性极强,彼此之间没有危机竞争意识,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对市场的开拓力度也非常有限。

多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的创新思路

休闲和品质的有机联系。围绕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让青藏高原多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朝着休闲化和旅游化方向发展,形成特色乡村旅游模式。这种模式和现有的民族旅游相比,它围绕着文化为核心,凸显乡村旅游的特色,休闲方式更加多样化,可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各类民族产品追求品质化,在高质量的情况下彰显出更为突出的价值。旅游产品追求品质化、高质量,突出文化内涵,让乡村的气息更为浓郁。另外,民族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服务过程,要在突出特色的情况下,彰显规范性。民族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满足游客的需要,还要尊重生态、文化、经济、市场等多方的利益。

例如青海省的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才伦多森林农场就是这类发展的代表。高学历的农场主人围绕着旅游市场进行精确定位、有效设计,依托高原森林生态环境和当地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有机联系,将哲学、营养学、瑜伽、佛学、地方自然崇拜、现代体育、户外运动等理念融为一体,打造出一系列的森林旅游产品,形成创新化的民族乡村旅游模式,给游客提供了更为震撼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不仅让游客感觉身体上的触动,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触动。

专业博物馆旅游模式。这种模式更加专业、科学,和前一种模式有明显不同,它围绕着生态文化,依托各类民族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文化资源。对于大部分的国内民众而言,这是一种新奇的民族旅游发展方向,民族博物馆的核心就是将相对分散的收藏通过集中化的形式,以具体的器物方式呈现在游客眼前,民族博物馆对于地方民族文化而言,是非常高效的一种宣传方式。这类博物馆集收藏、展示、学习、传承、文创、购物、娱乐于一体,凸显了博物馆对民族文化保护作用,创新和丰富了旅游形式,让民众能够在一个博物馆中感受到当地文化特色。

这种旅游模式非常贴近中老年游客的需要,可以让他们在相关的模式中通过博物馆中的藏品和地区的文化进行无声的集中性交流,同时也可以促进地方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在当地的政府、民间投资者和成员的多方努力下,青海省相关的旅游博物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青藏文化馆、中国藏医药博物馆、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和文成公主纪念馆。其中青海藏文化馆非常具有代表性,从建设之初起就强调以藏文化为根本,全方位介绍藏文化的历史艺术宗教民俗风情,并且该博物馆融合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更加关注休闲旅游功能,构建集食宿、会展、购物和娱乐为一体的香巴林卡酒店,还与国家的山岳救援队合作创建了高原户外营地。

这里有贴近于年轻人所喜欢的健康时尚户外拓展运动,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为高效保护宣传藏文化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也吸引了诸多高校和民族文化研究考察人员来此进行考察。

健康时尚的体育旅游模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让旅游产品朝着休闲、运动、健康等方向发展,体育和旅游的融合也衍生出体育旅游产品,受到了整个旅游行业的高度认可,体育旅游正在成为国内的一种新风尚。青藏高原地区有着广袤的宏观环境,当地的民族习俗中也包含着一些体育旅游资源。另外结合地区所有的地貌地质和优美的环境,可以开展休闲和健康融合的体育旅游。

青海省近年来就以地制宜,让其旅游产业朝着品牌化、专业化方向推进。地处青海湖的东北岸海晏县利用国际知名品牌赛事,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比赛打响了地区的突出优势。结合当地的特有文化,兴建相关的旅游综合服务营地中心,在该营地内围绕着文化休闲和时尚自行车骑行于一体,彰显了草原的文化特色。这里无论是建筑还是饮食都非常具有地域文化特点。

另外,最吸引游客和挑战性的就是该营地精心包装设计了相关的骑行路线。这一骑行路线全长360公里,包含三大综合服务营地,需要骑行四天才能够完成总路线。在骑行的过程中,还可以体验一些特殊的旅游活动,例如观湖和观鸟,感受神秘的祭海仪式,这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情况下,游客能够感受到骑行之路上的修行,凸显运动和快乐的旅游元素,这种新兴的旅游模式备受游客的喜爱。

除此之外,要做到有效的生态文化视角下青藏高原多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还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民族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保护工作,保护地区的生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大力引导投入,引入社会综合资源的参与,再加上地区居民的有效保护,还有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宣传,让游客来到当地,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尊重地区的生态环境,由此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围绕着生态文化视野对青藏高原多民族旅游问题进行关注和开发,能够帮助国内更多的民族地区实现民族旅游发展。民族旅游是我国绝大部分民族地区非常具有特色、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发展该产业,可助力地区的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推动民族融合,实现社会稳定。

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在保障民族旅游区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要不断拓展其产业链,找到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有效策略,结合相关的旅游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注重保护生态和文化。要实现高效的管理机制,通过拓宽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让更多的投资融入其中,形成广阔的旅游网络体系。同时,要突出资源特色优势,通过品牌让当地的旅游产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青藏高原的文化旅游底蕴非常深厚,旅游业借助文化内涵才更显魅力和生命力,要发挥用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

猜你喜欢
青藏高原民族旅游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我们的民族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多元民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