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竞争态势下的财务管理之道

2023-02-13 08:57山东沂蒙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商人 2023年1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工作

文/苏 梅 山东沂蒙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现代社会中的行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治理结构、内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相关业务的营收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各行业都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足够的风险承担和控制能力,同时拥有企业治理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各项数据中呈现出优秀的报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推动下,各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了,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激化,促进企业在发展模式上的深刻转变。新的竞争态势,要求各行业企业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尽快与国际接轨。

什么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对企业财务工作进行规划、统筹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会产生资金上的往来,如业务收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支出等。财务管理在企业当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实用性和重要性上是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及内部运营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税收管理、财务核算、人员薪资发放、各项支出报销,年度财务报表制作等众多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工作。此外,财务管理还包含了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例如人力资源、物料资源以及固定资产等,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反映了企业的运营动向。

纵观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管理理念问题。在财务管理体系运营过程中,一些企业存在以规模至上的核心管理理念,这种理念在基层结构当中尤为突出。近两年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大,企业的基层工作量和业绩压力也在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者在面对这样的绩效考核压力时,经常会出现在乎绩效考核标准而忽略了风险的存在,只着重于利润上的增长而不在乎业务存在的风险等问题。当出现这些情况时,企业可能在短时间内受益于大量资金的进入,满足各方面的资金需求,但是会大大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处理业务方面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出现恶性循环,最终会使企业在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时处处受限,无形中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量。

管理信息化问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业务流程较多,具有业务面广、需要收集整理的数据信息多、工作体量不断增加等特点,这也导致了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误差率可能随之不断增加。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首先是管理流程设计过于复杂,实用性不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花费大量成本进行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其次是系统还未开发完善就进行推广使用,造成在基层工作中出现大量问题,这些问题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工作与业务开展的进程,从而造成不良言论与市场反响;最后是财务数据不能充分利用,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数据信息的反馈不够敏感,不能及时将这些数据化信息利用起来调整其相关决策。

管理人员素质问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工作者的能力和技能方面,企业在成立财务部门时通常会通过社会招聘渠道,为企业招聘财务领域的人才,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年龄分化严重,年轻化和老龄化问题尤为明显,年轻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时,容易受到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限制,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会遗留下很多问题。

组织架构问题。企业在成立初期会简单设置功能性较强的职能部门,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部门也在不断增多,部门人员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尽管此种现象体现了企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但无形中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量和难度。

目前企业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会加快其业务量的拓展,扩大企业运营规模,增加企业在职人员数量,从而在最短时间内满足企业业务方面的人员与部门需求,而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短时间内急剧上涨,导致企业财务部门疲于消化企业的业务来往,各项收支明细的核算、资源的调配、人员薪资的核算等。

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在加强财务管理方法上,我国社会上的企业可以根据市场行业的不断变化,加快企业对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进程,不断对各部门的岗位进行优化和调整,并通过数据化分析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调控,合理分配资源完善各部门的基础配置。与此同时,要加强内部的财务绩效考评管理,制定有效的效益评价方式,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业务发展需求来推动制度与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

完善组织机构,合理分配资源。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组织机构多数是借鉴自行业领先企业的模式,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进行适当的缩减。一些企业未能从现实工作中出发,盲目建立多个职能部门,降低了财务管理效率,产生过多的资源浪费。针对这些问题,要在开展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直接得到财务部门的统筹和指导,建立快捷的财务信息反馈途径。在对企业内部管理当中,要理清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处理好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和开展日常经营活动时的平衡,明确客户的需求是业务办理过程的重点。

加快信息化建设,赋能财务管理体系。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对于企业生存发展而言是非常关键的,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一方面建立一个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可使企业所有部门在数据统计和整理上具有相同的工作路径和统一标准,使企业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数据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另一方面,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投入成本更少,在日常维护和升级上更加便捷,有助于企业的高效运作。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当下时代发展需求增加和优化系统内部功能,财务管理人员只需在一个系统中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因操作和管理系统的多样化导致数据整理过程中出现遗漏、不准确等问题。

规范业务培训,增强人员素质。所有财务管理都是由内部财务人员执行和落实,因此强化财务部门人员素质,也是企业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通过成立专门的培训规划部门,定期邀请财务管理专家与相关专业机构,来对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经营管理决策人员及相关业务工作人员等展开与法制知识、审计方法、风险预防、财务管理以及信息化技术相关的知识讲解与教育宣传,是提升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强经营机构和管理层对日常经营决策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具应用培训,消除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绩效考核、过程管理、资源利用等财务管理工具,应用水平不到位的不良影响。

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企业财务管理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容易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较多的问题。因此,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明确财务管理当中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对策,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确保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不工作,爽飞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选工作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