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效的思考

2023-02-13 20:41蓝晓霞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革命基地

□ 文/蓝晓霞 李 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优势。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拥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当也有能力在用好红色资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走在前、当示范。

深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

1.以革命传统发扬爱国精神,加强思想凝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2]。革命历史类基地承载着重大历史事件,蕴含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四史”教育资源,通过参观遗址遗迹、瞻仰革命文物、聆听红色讲解等教育活动,见物、见史、见精神,使参观者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感悟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

2.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3]“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4]。文化艺术类基地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血脉延绵与辉煌历程,以文化艺术类基地为载体,通过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开展文化活动等,使观众获得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以英雄事迹传播爱国思想,发挥榜样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5]名人纪念类基地展现英雄烈士、道德模范等人物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贴近人物真实状态,结合声光电技术,真切再现生活场景,多角度、多细节塑造人物形象,参观者身临其境,能够受到跨越时代的人格感染,启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起到榜样示范和教育启迪的作用。

4 以仪式活动强化国家认同,激发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6]。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承办重大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依托遗址遗迹类基地举行瞻仰纪念碑等纪念活动,举行入党、入团、入队仪式,依托公园类基地开展重大庆祝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营造爱国氛围,使参与者接受精神洗礼,激发对党和国家的崇敬与忠诚,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强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路径

1.突出“准”:注重精准定位,促进教育分层化。

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青少年群体,要探索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路径,做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个性化教育活动。小学阶段,可开展讲述绘本故事、寻找红色爱国元素等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游戏性的体验活动;初中阶段,开展培养动手和实践能力,设计更多理解性内容,激发创造思维的实践探索活动;对于大学生群体,开展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知识的教育活动,将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融入思政课程,注重理论应用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大学生理性爱国情感。例如:香山革命纪念馆制定《我到香山来“赶考”》中小学校教育读本,结合青少年群体特点编制讲解词,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针对性研发青少年党史教育品牌。

2.突出“动”:深化合作联通,增强教育协同性。一是加强基地间协同联动。不同教育基地之间可探索协同发展机制,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共同研究开发参观线路,做好研究、宣教、展陈的协作创新;建立网上数字资源库,搭建共享平台,加强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品牌共创的合作,促进不同基地、不同区域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增强教育合力。二是强化校地间互动合作。打造研学实践基地,不止于“观”,更在于“研”,要加强校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精心设计研学路线,积极与高校对接,开展李大钊革命文献等红色文化热点研究项目。将基地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课堂,依托“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校园”活动,香山公园、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等7 家基地将红色展览和红色宣讲送进学校、送入课堂。同时,还可进一步结合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特点,创编校本教材,鼓励利用课后服务开设系列课程。启发鼓励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利用基地文化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培育基地教育元素的创新创业项目,延伸教育功能。

3.突出“融”:做强融媒体宣传,扩大教育影响力。化“高冷”为“亲民”,探寻“年轻化”教育思路。要通过科技赋能使基地资源“活起来”,融媒体矩阵传播助力基地资源“动起来”,让更多优质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新媒体平台账号粉丝数已超100 万,其中,百度百家号“抗战馆”积极向公众传播国家级重大抗战纪念活动,发布文章超600 篇,累计阅读量1,800 万次,获“百度2022 年度最具影响力政务新媒体”。同时,联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平台直播讲解,打造“红色追寻”等系列精品VR 展,开发“抗战云课堂”系列短视频等,扩大教育半径,推动实现了融媒体矩阵式传播。从相“加”迈向相“融”,触发受众“共情点”。要做强爱国主义教育融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优势,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设置网络话题,热点关注引导观众“互动共情”。例如:网络名人北京行活动,创建网络话题“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通过网络名人实地探访颐和园益寿堂、香山革命纪念地等旧址,利用图文、短视频在网络空间话题中开展红色影像接力,用鲜活的影像记录所见所闻,讲述生动故事,带领广大网友重温红色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取得良好成效。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革命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我的基地我的连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