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键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2023-02-16 15:10张蓓蓓
大众文艺 2023年22期
关键词:喜讯弹奏民族音乐

张蓓蓓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060)

《北京喜讯到边寨》由著名作曲家郑路与马洪业共同创作。郑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启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激情,创作出了一首充满激情的舞曲,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的欢乐情绪,使用音乐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支苗族、彝族的舞蹈,充满了欢快的旋律,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气息。在这首乐曲中,舞蹈的衔接非常突出,充满了喜悦。音乐很简单,但节奏却很灵活,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一、双排键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创作背景分析

(一)创作背景简介

一九七六年十月,中共中央把“四人帮”一网打尽。作家郑路在两次集会后深受鼓舞。他想起了很多次去过祖国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看着人们在篝火前载歌载舞的情景,想起了“粉碎四人帮”的巨大好消息,全国人民都在庆祝。郑路在创作热情的驱动下,不久便创作出了一首管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并于一九七六年与马洪业合作,把它改编成一支交响乐合奏[1]。

(二)创作作者简介

郑路一九三三年生于北京市顺义区板桥村。一九四八年,加入了解放区的儿童剧团,并在一九五〇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音乐学院。一九五二年后,曾任中国军乐队单簧管演奏员、作曲室副主任。他长期从事军事音乐艺术,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掌握了军事音乐的基本技法。他创作的中外音乐作品超过三百多部。他的代表作品有:《民歌主题组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漓江音画》《检阅进行曲》《红太阳瑶寨》《喜送丰收粮》《风雷颂》等等,还有其他歌曲。马洪业,黑管手,作曲家,一九四八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担任宣传组成员,并参与创作。一九五四年以后,先后在东北、上海、中央广播公司担任单簧管演奏。除了与郑路合作的交响乐《北京喜讯到边寨》,他还创作了《愉快的劳动》,《春晓》和《圆舞曲》。

二、双排键乐曲特点

双排键与管风琴的渊源:它的名字是因为它的弹奏风格类似于管风琴。双排键,拥有上千种不同的声音,声音质量与真正的乐器非常相似。而且可以按照音乐的要求来修改音色,比如音调的强度,比如弦乐的速度和力度。每个键盘可以重叠几种不同的声音。能演奏出一支管弦乐队,声势宏大。早期的风琴演奏一般要求两个人一起演奏,再后来,风琴发展到一定程度,单靠人工吹风是不够的,于是就有了更加精密的机械键盘。但是它在键盘上的弹奏方式与其他键盘乐器相似,一种双排键,需要身体多个部分的协调,一般是用手来演奏,用来控制音量,用左脚来控制键盘,用来演奏低音,调整音色。弹奏一首曲子,要求全身上下都要有一个协调的动作,这对于演奏者的要求是极高的。

三、双排键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本体分析

(一)内容介绍

《北京喜讯到边寨》以激越的旋律,将边塞人民欢乐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乐曲中还吸收了民间的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乐曲形象,展现了边塞人民的欢乐心情。乐曲分为七个部分,展现了多种不同的氛围。作品的音乐素材选用苗族和彝族的民谣。乐曲以圆号为前奏,模仿中音区的号角,演奏出一种雄浑、宏伟的曲调。就好像北京的喜讯一样,它穿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每个家庭,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家庭在听见了喜讯之后载歌载舞的情形。随后,是两个有力的舞蹈动作,这也是乐曲的第一个主题。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像“牛角”一样的声音,与之前的音乐完全相反。乐章中有一段过渡乐句,用弦乐弹奏,木鱼、钟鼓的清脆悦耳,热情不断高涨。乐曲的曲调不断变化,情绪逐渐高涨。

由于《北京喜讯到边塞》的旋律比较生动,所以,一听这支乐曲,就会深深地被它所感染,展现了青年在听到喜讯之后的欣喜若狂。曲中由多个乐器演奏组成,有圆号、小提琴、双簧管、小号、锣鼓;终于,在一片锣鼓声中,气氛高涨,号角吹响,表达了人们向美好的明天前进的想法。

(二)旋律特点

整个作品的和声、节奏、技巧都很简洁。乐曲的前半部是降E大调,主旋律也是以主三和弦的分解音型为主,非常有规律,这种表演形式意味着整体乐曲的节奏很强。整个乐曲的旋律都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而第一个主题则是以苗族舞蹈中的西洋乐器来表现。第二个主题更多地运用了装饰性的倚音。在弹奏时要掌握彝族乐曲的级进,尽量使音色的轻巧灵活,突出民族音乐的特色。双簧管吹出了一种类似于芦笙舞蹈的伴奏。后面的木琴和鼓声更加活跃,给人一种群策群力的感觉。第三个主题是用木鱼和鼓声,轻松地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激情的场景,无论男女老幼,大家都徜徉在喜悦的氛围之中。主题曲转为C大调,但增加了具有民族风格的降级三级,这是苗族民谣中常见的颜色音色,使整个乐曲具有西南民族歌舞的声韵与风格。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为基本要素的乐曲,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山区的苗族居民,以他们的热情、慷慨的飞歌著称;彝族民间的民谣大都是抒情、富有想象力的,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劳动情景上,故而措辞较为简单。将这两种民族音乐特色融合、提炼,形成了以上作品的主题。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感受到,当他们得知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心中的喜悦。不论何时何地,听着这首曲子,就像是在火把节,围坐在火堆边,沉浸在欢快的歌声和欢乐的气氛中。

(三)曲式结构

《北京喜讯到边寨》采用了主题并列的形式,每个段落都是统一的,具有一定的趣味。乐曲的主体部分为4/4的降E大调,其结构较为宽松,乐曲为多乐段、单乐章,其曲型可以看作是“变化性”的复三部曲。这首曲子共分三段。第一节:引子部分(1—5节)描述了一组舞蹈场面,并用圆号吹奏出美妙的乐曲。“牛角号”作为当地的一种传统乐器,以圆号为代表,伴随着民族的音乐,能将观众带入特殊的氛围环境之中,来到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边疆,青年们兴奋的吹响了号角,将好消息传达给了千家万户。用圆号模拟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号角,不但声音相似,而且还带有地方特色。与此同时,小提琴发出了轻微的颤音,就像是一条带着好消息的电波,在三个音节的震动中,力量符号变成了强烈的ff,与之前的鼓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是主题曲的开始。第二部分:呈现部,主题I,以降E大调主音为主。主题曲激情奔放,呈现出一副激情澎湃的舞蹈场面,高亢而又矫健。高音部门的木管乐器、弦乐器,铜管乐器,低音部分木管乐器,弦乐器,敲击乐器,演奏出铿锵有力的节拍。音乐的主题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种欢快的感觉一浪高过一浪。在单簧管和小提琴两个小节的轻快的旋律之后,音乐自然而然地从低音E大调的B大调降到了中段。

中间部分,主题曲反复播放,由领奏乐器和管弦乐配合,苗族舞曲的旋律栩栩如生,主题曲II乐曲诙谐幽默,号角取代“牛角号”,继续拉长音。随着力量的增强,长笛和小提琴的主旋律又回到了E大调,“主奏”和“伴奏”也在不停地变换,或强或弱。俏皮的调子,鼓声就像是少女的轻快舞步,铃声清脆。随后,音乐进入了下一个主题。

主题III的主旋律是用小提琴和中提琴来完成的,而小号则是在句子的末尾呼唤着主题。敲击乐器用的是一种很有节奏感的木鱼和钟鼓。当主调再次响起的时候,一号小提琴以高八度的方式弹奏,加上了大提琴,欢快的气氛变得更加强烈了。这一段反复的弹奏和力量得到了强化,配乐的声音变得更加强烈,气氛也变得更加热烈。

该题材运用了大量彝族民族的音乐材料,形成了这一段主题的抑扬顿挫的曲调。当过渡乐句再次出现的时候,乐曲的力量就会变得微弱,整个乐章都进入了(主题Ⅳ),C大调中加入了苗族的降3,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这些元素的改变,音乐逐渐呈现出一个人领一群人,一起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及对党领导下的国家的无限向往,表达出了各民族的美好愿望。主题Ⅳ的曲调也是反复的,不过弹奏的强度和配乐不同。第一遍是mf,第二遍是f,在弹奏的时候,要掌握好这两种乐器的区别,才能让人听得出来。上一次,他的力量是mf(中),到了最后,他的声音变得微弱,以强音结束。以这样的结尾,可以总结、概括,并引导下文,很自然地引出了热烈、欢快的重演[2]。

《北京喜讯到边塞》以宏大的乐队声效变换为“欢腾主题”。音乐中的小号发出了粗犷的旋律,像是一个健壮的年轻人在跳舞,他的小提琴声中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同时,利用号子吹响了带有民族特色的号角。在这个题材里,音乐把少年的粗壮舞步和女子的优美舞步分别描述,使配乐和力度、速度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丰富了层次,并能使听者产生不同的听觉体验。当乐曲的强度越来越大,整个乐曲就变成了E,第二次演奏的时候,小号的曲调上升了三度,乐曲进入了高潮,主题曲也随之响起。这首乐曲由全体乐队演奏,鼓乐齐鸣,恢宏地重现了一号的主题,光彩夺目,将人民的欢乐气氛发挥到了最大程度,形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最后,号角声再次响起,这是一种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3]。

四、双排键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民族元素

双排键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虽然以西洋乐器为主,但其声学效果与民乐基本相同,属于典型的西洋乐器改编民乐。它在运用西洋乐器的同时,也突出了其民族特征。无论是乐器的布局、意境还是创作手法,都是一部相当成功的作品。中西方音乐的结合,不但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而且将西方的乐器也融入了它的创作之中。

进入新世纪,音乐理论走向规范化,特定音乐氛围逐渐形成,音乐环境日趋成熟,这也给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之间的音乐交流越来越多,音乐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当今的音乐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新世纪音乐家们怎样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创造性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形式与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首先,新世纪音乐工作者要树立民族自信,这是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先决条件。其实,我们的民族音乐有很多优点,但我们的音乐人却往往忽略了中华民族的音乐,盲目的模仿和否定自己的民族音乐,导致他们的作品几乎没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制约了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及发展。所以,对传统与民间音乐的传承,必须建立起牢固的民族自信心;其次,要以开放的心态发扬和继承民族民间音乐,不但要深入地钻研、深入地练习,更要了解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以达到我们在传承中发扬民族民乐的奋斗目标,就如《北京喜讯到边寨》,虽然它在乐器的编排上采用了西洋乐器,但它的声效与民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属于一种典型的西洋乐器改编民乐。它在运用西洋乐器的同时,也突出了其民族特征,这种突出民族特色的方式是十分可取的[4]。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部民间乐曲,但它的配乐主要是西洋乐器,音效与民乐相似,是西洋民族音乐的典型代表。在使用西洋乐器的同时,也突出了民族的特点。《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部优秀的交响乐作品,它的创作手法、艺术构思、配乐等方面都非常成功,让中西文化在音乐上碰撞,迸发出动人的火花。在音乐上的中西融合,不仅使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得到了发扬,而且把西方的乐器也运用到了乐曲之中,使之成了中西方民族音乐合作的一个典型。

《北京喜讯到边寨》旋律清新,技巧明快,欢快的伴奏充满了欢快的旋律,整个乐曲的欢愉气氛浓重。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各种艺术和民族的声调在民间广泛地传播着。《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从西南少数民族中吸收过来的,运用主题分割、和声、节奏、配器等技巧,层层铺陈,营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情感丰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正如吴祖强在《曲式与曲式分析》一书中所写的那样:“末乐章代表着音乐发展的结果的形象和情绪”一样,很好地阐述了《北京喜讯到边塞》所渲染的情绪。

五、乐曲演奏分析

弦乐组的乐器有大提琴、小提琴等,通常以连声奏法来演奏。连音也可分成两类,即大连音线与小连音线,而弦乐组则多采用大连音线。连音,顾名思义,就是要把音节连在一起。比如结尾的UK是弦乐,所以我们在弹奏时要模拟气息的发声方式。在弹奏的时候,指尖要稍微平缓,在弹奏之前,要为下一个音符做好准备,两个音符间的空隙尽可能地减小[5]。

长笛、双簧管等是木管乐队的乐器,通常以连音的形式演奏。比如,四号的UK是双簧管,所以我们要学着双簧管的发音。双簧管是吹奏乐器,应注意其气口的呼吸与乐句的歌唱。弹奏时要有触感,音头不能过大,声音要干净、清晰、均匀。在演奏过程中,小连音的最后一个音节要收、要跳,以展现苗族姑娘们的欢乐与活泼。

铜管组乐器包括长号和大号,通常采用保持音奏法。比如,过渡乐句LK是圆号音色,所以大家演奏时,要仿照圆号发声,就是利用按键,吹气等方式发出声音,所以每一个音间都被切断了。演奏这一部分,每一个音都应该是丰满的,将所有的力全部用到指尖。音间的空隙与弦乐器的奏法有所不同,音间应有空隙,表现为演奏时是把手指提起,然后下落,演奏下一音。

打击乐组主要以定音鼓和木琴为乐器,乐曲中打击乐的音色主要是木琴,常采用跳音奏法。如主题五中跳音的部分,就是木琴音色,所以我们演奏时,要仿照木琴靠敲击来发出声音。演奏这一部分,用我们手腕控制,把双手设想为敲木琴用的小锤,跳音时,也要使每一个声音都具有颗粒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北京喜讯到边塞》取自我国少数民族中苗族以及彝族调子。以中国民族调式谱写管弦乐,带有明显的中国民族风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软实力,给中华民族发展注入了巨大精神力量,只有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才有可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出巨大的文化力量。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要认识与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并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喜讯弹奏民族音乐
弹 奏
喜讯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喜讯
“喜讯”的城市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