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路径探索

2023-02-18 14:26谢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小学

谢玲

【摘要】小学数学采用生活化教学,能形成特色的教学指导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进行探索和分析,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入手,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和实现路径进行了细化探究,确保通过深化研究为数学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引导教师遵循生活化的原则构建完整的教学支撑体系,从而带动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促使学生对生活化课程内容的探索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元素构建生活化环境,能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思考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从而使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产生良好的认知.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要从打造生活化教学空间的角度,积极探索、完善教学体系,以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化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生活化学习体验.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数学教学的核心方向建构特色的生活化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从而支持学生对数学知识生活化应用的多维度思考.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可使学生更加准确地定位数学课程内容与个人生活的内在关联,从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角度对数学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从而转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有效启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内容的思考.这可形成特色数学教学指导体系和组织模式,为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提供便利.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可为学生创造实践探索的条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应用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的能力,切实保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保持良好的状态.

最后,有助于打造特色生活化教学空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特色生活化教学空间中探究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应用和生活问题的具体处理技巧及方法,确保学生能从生活化学习探究的角度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向,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化问题的处理中,认识到数学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和对生活问题处理的内在价值等,使学生重新审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生活化教学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和规划,有助于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生活化处理的思考.数学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数学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以生活化的问题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究,还应该遵循开放性原则,即从学生的生活中篩选合适的数学教学素材,形成面向学生生活的数学问题综合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半开放、生活化场景的探究、案例分析中了解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和对数学问题的针对性处理,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感悟和体验.

(二)互动性原则

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对生活化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要遵循互动性原则,即要根据生活化教学的要求,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交流和实践探究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内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从而找到高效学习和探究的技巧、方法.

(三)启发性原则

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索和实践创造条件.在启发引导过程中,数学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思维变化设计启发性教学项目,从而在任务驱动和问题探究中,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真正彰显生活教学的价值.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现路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原则的坚守和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在探究动力.下面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原则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对数学元素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内在的关联,而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形象化认知和生活化理解,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和生活化的数学应用中形成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广泛认识.因此,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贪玩、好动的特点,结合学生心智发展不够成熟、思维逻辑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数学教师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情境中的趣味元素展示数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实践的兴趣,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

例如,在“百分数”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对百分数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感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到服装店购买春天穿的衬衫,发现服装店在搞促销活动.如果老师购买一件衣服,会打八折,而如果购买两件衣服,就可以打六折,最后老师一共用180元购买了两件衣服,你们能计算出两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钱吗?”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会尝试解析题目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然后对问题进行解决.有的学生回答说:“老师衣服的总价180元是打六折后的价钱,因此可以根据180和六折的关系完成计算,得到结果.”教师可肯定他的想法,然后从生活化教学和百分数的应用角度尝试提出变式习题,带动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针对百分数知识的实践应用进行细致思考和探究,从而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和技巧.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以趣味生活情境创设为基础,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征,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引入生活化问题,引发学生数学深度思考

在数学课堂教学讲解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应解析生活现象和生活元素,并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启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通过多层次问题的引导,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探究和实践中主动思考,全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生活化内容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能力得到高效训练.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对生活问题的分析和探索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问题,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数学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如下问题:“小李老师家现在要给客厅铺设地砖,客厅的长度为5米,商店中有三种规格不同的地砖……”在导出问题背景后,数学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小李老师,你会选择哪种铺设地砖的方案,你觉得哪种铺设地砖的方案更加划算?”根据数学教师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问题进行解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可逐步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深度分析和探究,从而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验证,提升数学解题技巧和能力.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带动学生数学实践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实践数学问题的处理是教学的重点.教师积极探索生活实践类数学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因此,在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构建特色教学组织模式,以实践性教学指导支持学生的课堂高效学习,确保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实践探究中获得良好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实践的支持下参与探究学习,以深度学习带动学生深度思考,确保“条形统计图”的课堂教学指导与学生的生活调查分析、生活数据汇总相融合,形成生活化的“条形统计图”知识点解析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彻.在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根据生活化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可以尝试为学生发布如下探究任务:“统计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我们在很多時候已经开始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请选择生活中的现象,并在生活中开展统计调研活动,整合调研数据结果,设计条形统计图,并对统计图进行说明,分享你对统计知识的看法.”在生活化实践探究任务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完成统计任务,能逐渐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比如,有的学生对家庭中每个人的一周消费情况进行统计,有的学生针对家庭中每个月购买不同水果的数量进行统计.学生在统计的基础上能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对课程知识的探索更加全面和系统.这样可形成特色数学生活化教学指导模式,为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和实践提供良好的支持,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模拟生活化实验,促进学生数学验证学习

数学生活化教学关系到学生创新意识的激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根据生活现象设计实验操作类生活探究活动,可使学生在生活实践操作和知识点解析中对数学内容和数学现象进行验证.同时,数学教师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部分理论分析方面的内容借助模拟生活实验的方式还原出来,从而带动学生对小学阶段生活化课程知识的逐步挖掘,引发学生在知识挖掘和论证中对数学课程内容和数学应用题的思考,进行生成特色数学探究环境.

例如,在讲解“圆锥的体积”时,数学教师可从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的视角引入生活化实验,通过设计特色的生活化实验项目,支持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使学生在深度探究和实验验证过程中对相关数学知识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圆锥和圆柱的磨具,以及沙子、水等,然后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模拟实验,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初步验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家庭生活中,适当地结合课堂实验探究情况,完成课后实验内容的模拟和训练活动,从而在自主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实践验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系统化的提升.在学生参与生活化实验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筛选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并形成特色的实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选择生活材料对数学知识中涉及的实验内容进行创新和改进,形成个性化的实验探究模式.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对生活化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深化学生对数学实验操作的认识,这不仅能凸显数学教学活动的生活化特色,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对圆锥体积推导公式形成个性化理解,系统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深度探究能力.教师发挥生活化实验的探究作用,能有效构建特色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更加系统,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热情.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特色生活元素的挖掘和生活情境的创设为基础,鼓励学生对数学生活化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充分彰显生活要素的实践应用效果,激发学生对生活化数学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探索分析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指导模式.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点针对生活化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打造特色的生活化数学探究空间,并以特色生活化教学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挖掘和对数学问题的系统思考,从而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丽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2(31):213-216.

[2]刘贤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J].江西教育,2017(36):75.

[3]袁春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29):177-180.

[4]巩志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2(11):227-228.

[5]郑孝彬.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路径[J].新课程,2021(48):202.

[6]余秋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教学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31):71-72.

[7]田亚平.高效、创新教学的实现路径与方法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09.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小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