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2023-02-19 07:01张艳庭
牡丹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文学院叙述者故乡

张艳庭

(接上期)

金佳琳的《蒲公英飘飞之前》是一篇成长小说,以心理书写的细腻见长。小说以不长的篇幅书写了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怎样理解并处理和上一代的关系。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主角林琅并没有妥协于父亲,而是完成了自我的选择;同时又没有因为这种选择而与家人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达成了一种和解。在处理与母亲之间更微妙的关系时,主人公也勇敢地表达自我的感受和想法。小说虽然是第三人称叙事,但通过对林琅的内聚焦,细腻、真实、克制地写出了她的心理活动,对复杂关系和微妙心理处理得很好。外在环境的书写也成为对主人公心境的一种寄托。林琅最后在关系和自主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体现了一个单亲家庭女生的内在成长。

张榕泰的《垃圾站的小说家》,也是第一人称完成的叙事,但叙述者在小说中是见证者的角色。虽然叙述者与小说主人公是朋友,但在小说叙事中,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疏离的状态。叙述者这样的语气和距离,是适合主人公边缘人的形象的。与一般边缘人还有不同的是,小说主人公还是一种献祭者的形象。吴念在叶言的画室中做人体模特时,做出了圣塞巴斯蒂安的动作,即是一种献祭者的形象。最终他也在现实生活中也将生命献祭给了自己小说家的事业。但小说最后,他的这种献祭所换来的只是一种嘲笑。在这种嘲笑中,作者写出了一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黄福章的《又见梧桐》,短小隽永,情意深远。依然是写回乡,作者书写了故乡对两代人的不同意味和价值。对小说主角宁歌来说,故乡之所以值得留恋,是因为故乡承载了她童年时代的记忆。而这记忆中,梧桐花可以是紫色的。虽然不符常规,但记忆中的故乡本就是一种神话空间。虽然她从理性上将故乡判定为闭塞,但并不妨碍她在感性上对故乡的亲近与留恋。作为神话空间的故乡,正因为其闭塞,反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童年的生活场景,承载了童年的经验。而童年经验也是人产生恋地情结的重要原因。

张雯馨的《漯》是一篇具有实验色彩的小说,以游戏和寓言的形式书写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逃离。漯在小说中以一个男性形象现身,主人公M与漯存在于抽象的沙盘世界和具体的物的包围之中。作者在一种抽象又具本的空间中呈现了漯身上的矛盾:美味与桎梏,生机与诅咒。小说语言也有一种二次元化的色彩,但却书写出了一种深刻的矛盾。漯的真实面目,M 与“我”的同一性在最后揭晓,既完成了情节的裂变,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最后我与M的对话,反映了作者书写一种“元小说”的野心。作为一种颇具实验色彩的尝试,小说形式上的刻意求新,并没有妨碍主题的严肃性。

这一系列家乡故事中,洛师文学院作家实验班的学员们展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实力和潜力。也许可以说他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依然在小说中呈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对语言的敏感,出色的想象力,对角色的共情,同时还有对文学的一腔热情和理想主义。因为这样的热情和理想,他们不惮尝试,不惧批评,不懈练笔。洛师文学院有着悠久的文学教育传统,他们在优良的文学传统、系统的文学教育与前沿的创意写作培养体系中正不断成长。今年我们还先后邀请了马伯庸、墨白等优秀的作家到洛师文学院举办讲座,与作家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这些作家传授的创作经验,也促进了他们的成长。感谢《牡丹》杂志的大力扶持,让他们的处女作得以发表。文学是青年的事业,相信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仍会不断成长,并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文学院叙述者故乡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文学院学人新作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