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仙门山

2023-02-19 07:01冯清利
牡丹 2023年15期
关键词:仰韶渑池

冯清利

仙门山,是三门峡市渑池县境内的一个4A 级景区。一个“仙”字,让人便有了无限向往。那座山里有仙人吗?应该不会,但总会有飘飘的仙气、缈缈的仙境。

从高速上拐到省道,车速一下子降了下来。一个人在山谷中开车,长时间碰不到一车一人,心里便有些小紧张。看到路边堆积着的山上掉落的碎石,更添了不安。

仙门山的欢迎仪式够别致!

转过一个弯,没走多远,又是一个弯。跟着高德地图,就这样绕过一个长长的“几”字,又有一个长长的“几”字,还需要你来绕。这就是“绕圈子”说法的来历吧。

山路弯弯,很正常,但这里的“弯”让人渐渐有了疑虑。这样一直往山谷深处绕下去,绕的终点若不是仙门山,怎么办,掉头拐回来?又一想,还是应该相信导航。看来,“仙门”不会轻易就为你打开的。

隐隐的,闻到一缕香气,断定是酒的味道。渑池产仰韶酒,平时没少喝,就是这个味儿。有酒的地方就会有人烟。果不其然,看到了一处造型新颖、高耸山前的建筑,还有“仰韶酒庄”和“仙门山旅游景区”几个大字。

终于到了!参加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和河南省散文学会年会的人,陆陆续续在报到。寂静的大山,人气猛增。

根据安排,下午要去山中游览。渑池籍的大学同学司雁泽热情地提出要陪我一起好好转转。哪知道,午休后,消停了半天的雨水又卷土重来,噼里啪啦,雨速比高速还速度。撑一把雨伞站雨中,雨很快便冲湿了裤腿。

在这场雨面前,雨伞显得软弱无力,同学的盛情也只能化作无奈。

这样的天气,能见度极低,山上不时会有落石,冒大雨去游览是有危险的。雨水如帘,不如说雨水如门,硬是隔开了我们和仙门。

山外的小麦已金黄待收,这场雨颇受人们诟病。我们也厌烦它打乱了原来的计划。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另做安排,借机去拜访一下这次也参加会议的多年不见的文友。

来之前已知道,当年比我低一届的一个大学学妹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她已发短信,问我是否有时间,见面说说话,她说在一楼大厅报到处等我。

大厅内站在报到处、身着旗袍的女子,莫不是学妹?几束兰花开在天青色的布料上,清清雅雅。

当年,我们都是文学的追梦人。几十年过去了,初心不忘,又相聚在这次文学盛会上。

她说,她现在在一所中学任教,还担任班主任,长期在学校教书,课余写了一些作品,很想走出来,和文友交流,呼吸一下文学气息。这次好不容易来到这里参加会议,期待能提升自己。

她又说,听说学兄今年获得了两个文学奖项,我得努力了。

都是小奖。我告诉她,我在行政部门工作多年,也是近几年才重拾文学。进了文学这扇门,再也退不回去了。进了一扇门,新的门又在等待着你去开启。前路漫漫,须笃行不怠啊。

还是行政上惯用的词儿,她笑道。

我说,你还是像在学校一样,引人注目,仙女一般啊!

哪里?不过,在写作上能引人注目就好了。

我把自己的两本书送给她。她说,过两年送你我写的书……

回到房间,仍感慨不已。自从有了文学,文学这杯酒,醉了多少人?有不少与会者奔波几百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还有抱病前来的。进入山区后,沿途多处为落石高发区,但他们仍勇毅前行,为的什么,仅为参加一次年会?仙门山的魅力在哪里?

还是省散文学会会长王剑冰说得到位:我们是来聚热的、聚团的,我们冲着仰韶文化而来、冲着渑池的沃土而来、冲着三门峡这个奇异之地而来。

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翻到一本介绍渑池的精致画册,正好来了解一下。

里面有一张渑池县地图,看着看着,看出一只展翅东飞的鸟儿。

问从鹤壁来的室友,渑池的形状像不像一只鸟儿,回答说,确实像。

这只鸟儿,从秦时的月明之夜飞来,飞越汉时关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而这块土地的历史,远远超出了这只鸟儿飞翔的历史。要知道,这里遗存的仰韶文化已积淀了7000多年。

1921 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学者袁复礼一起,对渑池县仰韶村进行了首次发掘,在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物中发现常有带彩色花纹的陶器。这个发现不得了!

仰韶文化一经问世,便惊艳世界,传播开来。

仰韶文化实质上即彩陶文化。这种彩陶,让仰韶扬了名,也让渑池扬了名。

知道了仰韶,也就知道了渑池,知道了三门峡,乃至河南。

更值得标榜的是,中国考古学也因之诞生,仰韶文化被视为是解决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关键。

2021年,恰逢仰韶村遗址发掘一百周年,中国考古学界一次大规模、开放式、国际性的学术大会——第三届中国考古大会在三门峡市召开。会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仰韶、渑池、三门峡,再次走向中国和世界舞台的中央。

我们承袭仰韶文明而来,也不断创造着现代文明。在古今文明之光焰的照耀下,赓续传承,走向未来……

以弘扬仰韶文化为主的仙门山,就座落在这块有着厚重文化的沃土的北部;往西看,有黄河丹峡景区、神仙峡景区;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古秦赵会盟台居中;往南看,有仰韶黄杏基地;东部也有好去处:五凤山景区。

东西南北中,渑池处处皆风景啊!

我曾到过三门峡市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在三个展厅内,分别看到了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二百余件代表性文物。

在那些发黄的黑白照片面前,在那些纹饰精美的彩陶器物面前,我久久地凝视、凝视……

活动会议主办方把地点选在仙门山,是用了心的。几个月前,渑池的作协主席吴天敏和我的同学司雁泽等,就到三门峡市“酒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典范、仰韶集团倾力打造的仙门山做了悉心考察。

吴主席说,全省的作家朋友来到渑池,我们想为大家打开一扇了解仰韶、了解渑池之门。安排在仙门山这样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一定会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多为渑池写文章,让仰韶文化传播更远,让文明之光照亮更多的人。

是啊,仙门山以仙为名,以酒扬名。山上有醉仙洞,山下有醉仙湖,山中有醉仙居,山中有醉云亭。作家们不醉于洞即醉于湖、不醉于居即醉于亭。这个连仙人也能陶醉的地方,作家们一定会沉醉其中,忘了归途。

奈何天公不作美,在宾馆里怎能体会仙门山之魅?

仙门山,若真有神仙居住,就为我们驱散乌云,敞开山门吧……

来到仙门山,还真有仙人相助。你不信这种神奇都不行。

次日清晨,从窗帘的缝隙中,感到光线异常明亮。打开窗帘,不见了乌云,天真的晴了!

仙门山“吱呀”一声,为我们打开了大门。不再犹豫,看山去。看看仙门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

雨后的仙门山,天空澄净高远,蓝如美玉。漫山的树,清新翠绿。轻纱般的白云,在山间游弋。路边的朵朵小花,个个犹如少年。山泉自上而下,流成一个个飞瀑,大的小的,都流出了应有的气势。视野里,那火红的石头,宛如一座赤壁。

忍不住拿出手机拍啊拍,东面的,西面的,上面的,下面的,任何一处,都能入镜。就这样,照了一张又一张。

感叹在这种地方生活,那才叫神仙日子。

小广场往上,一左一右,分出两条山路。左边的是“地利路”,多吉利的名字,中国人喜欢这种名称。还有“地利桥”,想必右边的是“天时路”了,可能也有“天时桥”。

以仰韶酒的品牌来命名,很是自然妥帖。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路”“人和桥”,有了天时,有了地利,有了人和,成功的三要素就具备了。

在两条路分叉的中间地带,是一座小山包,上书“陶香洞天”,清晨还没开门。听说山内已被开挖成十里长的藏酒洞,储酒能力达数万吨。听数字,就可想像其场面之蔚为大观。

“天时路”沿途,已有不少作家在行走,打过招呼,便各自观山观水。

路的左侧是一沟壑,滔滔的水流顺着落差轰鸣而下,急促又急切。平缓处,黄色的水流翻起众多白浪,打几个旋涡,一转身,又奔涌向下。

好一首雄壮的乐曲,好一曲大自然激情的歌唱!

只顾醉山醉水,在步道上行走了一段,才发现,每隔一段,都摆放着一个放大了的仰韶酒瓶,我又看到了那鲜明的红底黑彩以及人面、鱼、鹿,还有抽象的三角形、圆形。那可是先民的智慧结晶啊!

又发现,脚下踩着一个“酒”字。前行十余步,看到的是另一个不同写法的“酒”字;继续往上走,“酒”字又有变化。有趣!待走到步道尽头,感觉足有四五十个不同写法的“酒”。

一个字有这么多写法,而每种写法又蕴含着多少造字故事?

仙门山的开发者,是在打造一条“酒”字文化的步道啊,让人们在行走山水中,同时亲近丰富的汉字,也亲近中华灿烂的文化。

在“地利路”的步道上,依然有所安排,十余步便有一个形态各异的酒器的符号。

从这些不同造型的酒器中,我好像闻到了四面八方的酒香。以山西杏花村为代表的清香,以四川泸州老窖酒为代表的浓香,源于茅台酒工艺的酱香……

而以仰韶为代表,由“九粮酿造,陶池发酵,陶锅蒸馏,陶坛存储,陶瓶盛装”而闻名的陶香,更多的是文化之香,难怪其能独树一帜,风行天下了!

香型的确立,需要专家对酒内香味成分进行剖析,对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进行研究,而每一种香型的定型,又有多少人在努力、在付出,经历了怎样漫长曲折的过程?

再次看到一个大大的彩陶和盛酒器皿的符号时,遂想到了“陶醉”一词,陶醉,陶醉,是从渑池这个地方产生的词语吧。

早餐时间到了,上午要参加会议,下午因事要赶回,没有时间看“人和路”了,我在想,“人和路”上,会让你品味出怎样的酒文化?

在如此如此的氛围中,你如何如何不陶醉?

那奔腾的水流,正是从仙门山山顶倾倒下来的仰韶美酒,醉了山谷,醉了游人,滚滚流出山门,流向远方……

猜你喜欢
仰韶渑池
冲刺百亿!仰韶做对了什么
河南渑池:技术培训促花椒产业提质增效
仰韶、仰韶,那一场美丽的邂逅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仰韶、仰韶,那一场美丽的邂逅
发掘乡土课程资源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仰韶时期生产工具
我眼中的仰韶:豫酒里的“三好学生”
中电工程西北院设计的华能渑池热电联产工程1号机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河南渑池:利用全媒体手段宣传推动远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