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棵松

2023-02-22 21:32苏春生
中华魂 2023年1期
关键词:男儿瑞金青松

文/苏春生

在江西瑞金市叶坪镇黄沙村华屋的后山上,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松树连成一片,其中17棵松树上还钉着写有名字的小木牌,每棵松树底下立着一块铭刻一个姓名的方形石碑。这是17位烈士的名字!

1934年10月,瑞金华屋村17名华家儿郎,他们同时接到了部队下达的最新命令,突围转移。军令如山,马上就要跟随部队出发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父母妻儿。

这一天,他们17个儿郎集体来到华屋的后山,年长的华钦仑招呼着大家说:“兄弟们,今天,我们就要告别父老乡亲,告别这生我养我的华屋村,我提议,不如我们每人在后山种一棵松树吧,给家人留一份念想,见松如见人。”

华钦仑的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对,松树长大了,革命胜利了,我们就回来了。万一有人回不来,那些活着回来的兄弟们就替他侍奉亲老,照看家小,好好活下去。”

其实,在华屋人的风俗里,松树是种在墓旁的,17位战士种下松树的那一刻,内心就已经做好了一去不回的准备。17棵树就是17份坚定的信念,见证了他们与家人的离别。

一棵松树的小木牌上,殷红地写着“华钦材”三个字。出发的那天下着小雨,华钦材特意回家一趟,和亲人告别,再连夜赶往部队。妻子已经怀了九个月的身孕,她拖着浮肿的双脚和沉重的身体,硬是要送送丈夫。蜿蜒的山路,一程又一程,一送就是十几里,她紧紧地拉着丈夫的手,不肯松开。她怎么舍得丈夫就这样离开呢!归期漫漫,这一去或许就是生死离别呀!黑夜里的火把照亮了丈夫远去的身影,也照亮了年轻妈妈的眼睛。泪水和着雨水一起在她脸上流淌,分也分不开:“钦材,你一定要珍重,一定要回来。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当面喊你一声父亲,你可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两棵相邻的松树上,写着“华钦仑”、“华钦恩”两兄弟的名字。部队要开拔了,兄弟俩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的老母亲。母亲身体不好,万一母亲临终的时候,儿子们还没回来呢……沉默了很久,兄弟俩决定,提前帮母亲准备百年之后才需要的棺材。临别的夜晚,兄弟俩把棺材合力抬到了堂屋,双双跪到母亲跟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娘!儿子们把寿材给您备好了,我们就要随部队转移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孩儿不孝,请原谅我们不能给您、不能给您送终啦!”

那一刻,母亲的感受心如刀割。母亲和孩子心里都清楚,这一次离别意味着什么。卧病在床的母亲,已经没有力气起身送儿子们,她坐在床头,望着两个孩子,眼角老泪纵横。她颤颤巍巍的手,点亮了床头的马灯:“孩子啊,不管你们走到哪儿,娘每天都会点亮一盏马灯,不管你们何时回来,马灯都会照亮你们回家的路,娘等着你们,等着你们回来呀……”

这一送别就是漫漫一生,是整整一辈子等待。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华屋17位男儿,北上无音讯。

瑞金,10800位男儿长征,壮烈牺牲。

赣南,56569位男儿长征,壮烈牺牲。

他们是何时何地牺牲的?是倒在两万五千里的那一处?是激战的湘江边,是高寒缺氧的大雪山,还是茫茫无际大草地?如今,华屋这17棵青松被乡亲们称为“信念树”,每一位离开家乡去部队当兵的年轻小伙子,都会在这里新栽下一棵青松。17棵青松旁,已是一片郁郁葱葱松树林,信念在这里不朽,精神在这里永生。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当年24万人口的瑞金,一共有11万人参军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名,涌现出“八子参军”、“十七棵松”、“一生守望”等伟大壮举。为支持苏区建设和支援红军北上抗日战略转移,从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一共认购战争公债78万元,为红军征粮25万担,其中41.5万元公债和捐集的粮食全部无私奉献给了苏维埃政府……

致敬中央根据地,致敬中华苏维埃!致敬17棵青松,信念在这里不朽,精神在这里永生!

猜你喜欢
男儿瑞金青松
亲亲瑞金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丰收歌
顽皮的云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瑞金
林青松
军中铁男儿
男儿勇担当
最后一棵“青松”忠魂永驻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