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创新型双分支主动脉术中支架植入

2023-02-23 03:40顾佳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主动脉弓分支夹层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利用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双分支型)顺利地为一名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完成手术,这是该型支架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成功完成主动脉夹层患者植入。

该患者71岁,发病时突感胸背部剧烈疼痛,家人随即将其送至附近医院就治,经主动脉CTA检查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为了能够迅速应对这一突发、致命的疾病并保证得到妥善的治疗,患者被转诊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中山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诊后,对病人进行了详细检查和病情分析,认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需要实施紧急外科手术。由于该患者是高龄老人,既往因冠心病进行过冠脉支架植入手术,还患有高血压病3级、II型糖尿病、心房颤动、甲状腺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等复杂合并症,因而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巨大。但患者病情危急,刻不容缓,随时有夹层破裂风险危及生命。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王春生教授与副主任赖颢主任医师带领的大血管亚专科团队火速成立了手术小组,为患者制定了全主动脉弓切除、人工血管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的紧急手术方案。

▲双分支术中支架手术示意图

由于该患者在近期还接受过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冠脉支架植入等手术,并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体质虚弱合并中度贫血。为减少手术出血、简化手术并保证同等的手术效果,王春生教授决定为该患者启用新型双分支支架植入。麻醉科副主任郭克芳主任医师、心脏超声诊断科董丽莉副主任医师和体外循环主任李欣主任医师对该手术进行全程监护和支持。手术切口打开后,手术团队发现该患者的心包严重粘连并形成缩窄,从主动脉窦至降主动脉、主动脉弓上头臂血管均受夹层累及,此外,其主动脉弓降部小弯侧有一巨大破口,主动脉内膜有弥漫性粥样斑块,这些情况都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手术团队迅速切除病变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并使用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双分支型)固定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分支支架依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顺利完成拉线释放分支和主体支架,有效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0分钟即恢复了全脑灌注,减少核心体温过度下降可能造成的全身不良反应。

王春生教授介绍,本次手术中使用的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双分支型)可在4-12mm间距范围内调节,能够更好地匹配不同患者的分支血管间距、简化手术过程并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该器械已获准伦理批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组长单位领衔、王春生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国内14家心脏中心参与的一项名为“评价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的非劣效临床试验”已于日前在中山医院正式启动。

▲术后支架撑开主动脉真腔,假腔内血栓形成,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内可见支架形态规则

▲术前主动脉CTA提示主动脉全程弥漫粥样斑块,主动脉弓小弯侧原发破口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心包增厚

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两周后康复出院。

猜你喜欢
主动脉弓分支夹层
一类离散时间反馈控制系统Hopf分支研究
一类四次扰动Liénard系统的极限环分支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一体单分支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复杂病变
巧分支与枝
40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动脉弓解剖分析
应用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
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畸形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