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2023-03-01 08:01谢海砾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晶圆厂账款半导体

谢海砾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1 引言

半导体专业设备投资一般占半导体制造领域资本性支出的70%~80%[1]。随着工艺制程的提升,专业设备投资占比也将相应提高。当集成电路制程达到16 及14 纳米时,半导体专业设备投资金额占比达到85%。根据WSTS 的统计数据,2010年至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品市场规模从美元2 983亿元增长至美元4 404 亿元,预计至2030年全球范围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万亿美元的规模。如图1 所示,根据SEMI 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专业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 025 亿美元,较2020年710.60 亿美元规模增长44.24%。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专业设备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 175.2亿美元,2023年整体规模预计达到1 208 亿美元,2020年至2022年3年复合增长率为18.26%。

图1 2020-2023年全球半导体专业设备市场规模

根据Gartner 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专业设备支出为104.34 亿美元,2021年为122.44 亿美元,增幅为17.35%。预计2022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专业设备支出将增长至128.42 亿美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半导体专业设备支出规模与半导体产品市场规模同趋势发展,其市场景气度与半导体产品市场的景气度高度相关。

2 SWOT分析法下优势要素分析

2.1 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已经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储备

研发实力是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能够持续改进现有产品并开发新产品的基石。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自我创新,研发资金投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截至2022年10月末,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数据

根据2022年12月修订后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中的相关要求指标:①最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 000 万元以上;②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 项以上。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上述指标数据显著高于《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中的要求,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硬科技属性。

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通过承担和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积累了多项研发及产业化的核心技术。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构建具有设备种类和工艺型号外延开发能力的研发平台,用于整合多项核心技术研发新产品。

2.2 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

晶圆厂客户对各类半导体专业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可靠性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对于半导体专业设备供应商的选择非常慎重。半导体专业设备经过验证并进入晶圆厂客户的生产线代表着该专业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品控和研发能力得到了专业合格的验证,在产品生产效率和良率提升等方面达到了客户要求的指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头部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已成功进入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以及英特尔在内的行业知名晶圆厂客户的生产线。

此外,由于晶圆厂客户对供应商验证周期较长,纳入生产线后再替换会产生很高的替代成本,因此在通过验证后的较长时期内晶圆厂客户将维持对合格供应商相对稳定的采购需求。

3 SWOT分析法下劣势要素分析

3.1 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半导体专业设备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根据2021年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口径,前20 位排名全部由国际头部企业占据(见表2)。与中国大陆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相比,国际头部企业在资金实力、技术储备以及制造能力方面拥有先发优势和深厚积累。在销售渠道和市场知名度方面,国际头部企业拥有更广泛的客户与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优势使得国际头部企业较为丰富的产品系列可以覆盖更为广泛的地域,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

表2 2021年全球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排名

近年来,随着中国半导体终端应用市场的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发展迅速,但在市场占有率、经营规模、产品线多样性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仍与国际头部企业存在一定差距[2]。

3.2 客户相对集中

由于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因此行业内企业呈现单家规模大但是数量少的特征。面对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现状,单家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在营销和商业谈判中可能会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的经营业绩与晶圆厂客户的资本性支出密切相关。在行业景气度上升过程中,晶圆厂加大资本性支出,对半导体专业设备的需求快速提升。但在行业景气度下降过程中,晶圆厂削减资本支出,对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后续不能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客户或者对少数大型客户形成长期重大依赖,将对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 SWOT分析法下机会要素分析

4.1 全球半导体产能正形成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的趋势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越来越多的国际半导体企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产能[3]。持续的产能转移不仅带动了中国大陆半导体整体产业规模的扩增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过往全球半导体行业产业转移趋势来看,半导体产业的转移趋势由封装测试行业开端,逐步向芯片制造与芯片设计行业延伸,最终扩展至半导体材料与设备而实现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大陆企业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分工以芯片制造与芯片设计行业占比较高,半导体专业设备行业将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

4.2 国产替代成为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全球半导体消费需求增长以及国产化进程有力推动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大量依赖进口的情况仍在持续。半导体专业设备进口依赖既影响了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产业自身发展,同时也面临着相关出口国家在极端情况下“掐脖子”截断供应链的潜在风险。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下,最近几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不断完善,尤其是国内半导体专业设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优秀的半导体专业设备制造企业不断涌现,国产替代趋势正越来越明显。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引导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发展。

5 SWOT分析法下挑战要素分析

由于半导体专业设备行业投资周期长、研发投入大以及晶圆厂客户较高的替代成本,国际头部企业在经营规模和市场认可度上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从全球范围来看,ASML 和应用材料等国际头部企业占有半导体专业设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国际头部企业在经营规模、品牌认知度、生产运营周期、客户资源积累等方面都具有先发优势,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在与他们的竞争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6 相关财务管理关注点和财务管理策略

由于半导体行业中市场竞争激烈、客户相对集中等要素的综合影响,包括IPO 审核机构在内的财务报表使用者非常关注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在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发出商品存货管理、应收账款回款和预期信用损失计提等方面。

6.1 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包括A 公司在内的5 家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在IPO 审核问询中基本都涉及关于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的问题,如营业收入确认时点的准确性、是否存在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的风险。由于半导体专业设备行业和产品的高度专业化,包括投资者在内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较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和了解实际业务操作,因此IPO 审核机构对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的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保持着较高程度的关注。

6.1.1 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判断

在半导体行业内,包括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和华虹集团在内的国内知名晶圆厂和集成电路制造商对半导体专业设备的验收已经形成了明确的流程(见表3)。

表3 半导体专业设备验证流程、该环节实质性内容和实现目标以及验证周期

DEMO 设备主要用于新工艺或新机型的首次应用和验证产品,因此需要在客户生产场所进行反复测试和长时间观察,以验证设备硬件和工艺稳定性、与整体产线的适配性以及该工艺条件下最终产品性能的稳定性。DEMO 设备一般在第七阶段完成后,客户才会确认验收并签署设备验收单。

销售设备是相同工艺通过验证后的二次采购产品。半导体专业设备的可靠性已经经过生产线验证,因此销售设备的验收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第五阶段完成后客户确认验收并签署设备验收单。

根据《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并结合IPO申报企业的问询回复,设备销售基本以验收的实质性内容作为判断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的标准:第一,如果终验只是程序性和例行性验收程序,相关工艺指标、稳定性以及产品良率等实质性内容的检验应当已在初验环节完成,那么初验完成后货物或服务控制权已转移至客户,则初验作为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第二,如果终验涉及工艺指标、稳定性以及产品良率等实质性内容的检验,则终验作为收入确认标志性时点。

时点法下收入确认需要符合确认时点的唯一性原则[4],即初验是实质性验收或者终验是实质性验收二者选其一。由于客户生产芯片的特点、技术节点以及工艺制程不同,因此半导体专业设备需满足客户相应的定制化要求。此外,半导体专业设备终验环节之前的进场工艺测试环节、工艺参数调试环节、产品片小批验证环节都是对设备性能符合客户要求的逐级确认,验收程序和复杂程度逐次增加。从设备的定制化和终验的复杂程度两个方面综合判断,半导体专业设备终验环节是实质性验收。

6.1.2 在不能掌握验收主动权条件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通过在“工艺马拉松测试”等常规终验合格环节前的关键验证环节设置里程碑付款节点,保障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在完成该环节实质性内容和实现目标后可以取得部分对价回款维持企业经营现金流流动性。

在国产替代的发展趋势下,伴随着技术和产品良率的不断提升,国内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将会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话语权。在与晶圆厂和集成电路制造商客户沟通确定合同关键条款时,可以考虑在完成关键实质性内容和实现目标后,若由于客户原因导致合同撤销,客户需要支付合同总金额的固定比例作为撤销补偿费用,金额可以根据截至该时点累计发生的成本以及一定利润空间进行确定。

6.2 关注发出商品管理,避免可能的存货跌价风险

6.2.1 发出商品若无法实现销售将产生存货跌价风险

半导体专业DEMO 设备从装机至完成正常跑片的持续观察需完成七个阶段的验证测试,时间周期一般在一年半左右。而已经过终验的二次采购设备需完成五个阶段的验证测试,时间周期一般在六个月左右。而在此期间,企业的原材料及发出商品随着产品种类增加、在手订单规模增长等因素增加。由于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的经营业绩与晶圆厂客户的资本性支出密切相关,如果遇到集成电路产业景气度大幅下滑,晶圆厂客户需求大幅减弱、订单取消等不利情况,将可能导致DEMO 设备最终无法实现销售,继而导致原材料存货积压,定制化产成品无法进行替代销售等不利结果。相伴的存货跌价准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而因为存货积压导致的资金沉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储备。

截至2022年10月末,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发出商品库龄列示如表4 所示。

由表4 可以看出,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库龄在1年以上的发出商品占比较高。随着相关技术的升级和成熟,库龄在1年以上的发出商品占比逐步下降。

表4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发出商品库龄分布占比

6.2.2 对业务前端和发出商品验收进行主动管理

目前行业格局下晶圆厂等客户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对于销售合同关键条款的安排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重大,财务关键人员参与业务谈判确定合同关键条款,可以从财务管理策略角度把控业务进程和质量。此外,也有利于财务人员在深度理解行业背景和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有效准确地处理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

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发出商品的主动管理。装机完成后,派驻现场的技术支持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增加收集数据的频次、记录客户端验证数据,协助销售部门收集信息推动商务谈判工作或验收流程。当设备通过客户终验环节后,驻场技术支持人员需及时将客户签署的验收单传回企业并进行后续财务工作流程。

6.3 关注应收账款回款以及坏账准备计提充分性

截至2022年10月末,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最近3年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数据如表5 所示。可以看出,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余额呈现上升趋势。由于销售回款进度受到客户预算和内部付款流程的影响,部分半导体专业设备销售合同的回款时间会比合同约定的时间存在一定期间的滞后,其中账龄在6 个月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平均值由76.05%增长至79.39%,期间最高达到83.61%(见表6)。

表5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最近3年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数据

表6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最近3年应收账款账龄分布占比

根据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公开披露信息整理,主要客户包括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和中芯国际等属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知名企业,拥有较高的商业信誉。虽然受到客户付款流程审批等原因的影响,部分合同存在相关合同义务履行完毕后应收账款暂时无法按时回款,但从以上统计数据反映大部分应收账款会在逾期后的6 个月内回款完毕。

从表7 可以看出,行业内企业关于应收账款按账龄坏账计提比例无重大差异。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对于应收账款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坏账计提比率审慎估计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

表7 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应收账款按账龄坏账计提比例单位:%

7 结语

在国产替代需求驱动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下,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行业正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行业内晶圆厂客户拥有话语权的现实格局以及国际头部企业的先发优势,我国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的发展也是一条“长坡厚雪”的道路。通过对SWOT 分析法下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要素进行分析,梳理对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的财务影响,为半导体专业设备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晶圆厂账款半导体
Intel欧盟半导体工厂计划即将公布
英特尔开始建设亚利桑那州的新晶圆厂,并将其命名为Fab52和Fab62
博世德累斯顿晶圆厂即将正式投入运营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今年全球将新增9座12英寸晶圆厂5座来自中国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一体化半导体激光器的ANSYS热仿真及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