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主体性视域下珠玑巷社区参与的特征、问题与提升路径

2023-03-03 21:40张敏敏周鑫张斯雅田广增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社区参与合作模式社会网络

张敏敏 周鑫 张斯雅 田广增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参与因被视为激发旅游地价值创新的重要手段而得到学界普遍关注。珠玑巷是岭南人民姓氏起源的代表性景点,因后裔寻根问祖形成了宗族交往的社会纽带,并在近年的旅游开发中获得了发展。调查发现,珠玑巷的社会参与具有典型的宗族主体性特征,将本地常住居民视为“社区主体”,将外来寻根的个人、团体、组织和商业体等视为“社区合伙人”,珠玑巷的社区结构由“社区”和“超社区”两个层面共同构成。以社会网络合作模式为基础,详细探讨了珠玑巷社区参与的特征与掣肘,并提出提升其社区参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社区参与;宗族主体性;社会网络;合作模式;珠玑巷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2-0143-04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居民互动的基本场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有助于激发社区活力和促进旅游公平[1],同时其必然涉及东道主社会的“主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2]。珠玑巷作为历代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驿站,是岭南人民姓氏起源的重要景点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总共集合了迁徙至海内外的各宗族姓氏达180多个,后裔繁衍达7 000多万人。为寻根问祖,珠玑巷后裔纷纷自发捐款兴建姓氏宗祠。自2014年起,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姓氏文化旅游节”,纷繁林立的姓氏祠堂和特色的宗族文化节庆为该地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来,珠玑巷的平均年游客接待量为60万人次,①游客主要来自周边景区的互相引流。除有寻根意愿的古巷后裔以外,极少有游客会对珠玑巷进行重游。本文期望通过对珠玑巷社会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反窥其社区参与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珠玑巷社区的活力和促进其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珠玑巷的社会主体性及其社会结构

珠玑巷(又称敬宗巷),位于广东韶关南雄市东北10公里处的梅关古驿道旁,是一条1 500多米长的古街巷。在古代,这里是在中原人南下躲避战乱、从江西跨越大庾岭进入南粤疆土的唯一交通要道。岭南地区的居民大都从中原经此地迁徙到岭南各地,而后又有很多人又从岭南出发再迁徙到海外,珠玑巷由此被遍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视为祖居地,也成为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近年来,随着海外珠玑后裔回乡筹资修建姓氏宗祠和举办各种祭祖仪式,珠玑巷声名远播。珠玑巷北起凤凰桥南至驷马桥,共分为三街四巷,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好的古巷古道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183处宗祠和祖屋,它们是我国传统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宋朝时期岭南地区经济社会秩序的型构[3]。珠玑巷从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发展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因历史沉淀巷内还陈列了不同朝代的古楼、古塔、古榕树和古建筑物遗址等文物古迹。2012年,珠玑巷与“梅关古道”共同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族活动的复兴,珠玑巷在市场和资本的驱动以及地方政府的作用下,逐渐向宗族内部约束力与凝聚力构建、外部旅游经济效益提升的方向衍变。一方面,珠玑巷各宗族成员间相互抱团取暖、共享信息,通过资金拆借和商务合作的族间经济互助有效融入市场经济竞争[4];另一方面,珠玑巷保留完好的宗族文化和日益紧密的宗族关系,体现了珠玑后人对忠孝伦理和宗族制度的认同与追求,为该地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极具本土价值的现实路径。当前珠玑巷景区由南雄市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对传统宗族文化进行观光体验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卖点。珠玑巷社区现有居民20余姓、320多户、1 400多人[5]。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在景区内摆摊或走卖商品,或担任保安、保洁、售票、日常维护等职务的本地居民约有70余人,其中多数是年纪在5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且大部分人都是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参与到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景区周边沿乡道Y208分布有本地居民经营的饭店约50家,其中具备住宿功能的仅有20家。景区周边的4个行政村仍以种植黄烟、水稻和养殖家禽作为主要产业,本地居民从事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目的仅是为了增加家庭额外收入。因缺乏充分的旅游就业和发展机会,当地多数青壮年居民仍选择外出务工。当前珠玑巷的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在社会交往方面,宗族主体性是珠玑巷的典型社会特征,并由此形成宗族间相互交往的社会纽带。社区结构为认识传统聚落提供了方法论参考[6]。从空间上看,珠玑巷景区是由本地居民(即“社区主人”)和外来寻根的个人、团体、组织和商业体等(即“社区合伙人”)共同构成的完整聚落,“社区主人”和“社区合伙人”拥有共同的群体文化意识,这是其与外来非亲族关系散客之间的最大差别。因此,珠玑巷的社会结构主要由“社区”和“超社区”两个层面共同构成。“社区主人”和“社区合伙人”均是珠玑巷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并在传承和推广珠玑巷的宗族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珠玑巷社区参与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在宗族主体性的礼仪和秩序建构下,珠玑巷的宗族祠堂在进行祖先祭祀时必然连带“祖先之礼”[7]。这种礼节性仪式已深深融入本地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和外来寻根宗族群体的例行访亲探亲行为之中,并且具有极强的时令性特点,表现为重要年节时点上的宗族群体性活动。这种活动是宗族内部互帮互助的情感体现,它由一套完整的仪式系列构成,非宗族成员很难参与,也就较难形成商业化的旅游推广。国外学者Tosun以社区为分界,将参与障碍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內部障碍是指旅游地社区缺乏财政资源以及社区发展旅游缺乏商业性;外部障碍是指旅游地社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因对外部运营商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而导致自身主体性的缺失[8]。从珠玑巷的发展实践看,宗族主体性导致其旅游发展缺乏商业性,加之景区居民处于权力弱势,并且在内外部身份认同方面有排斥现象[5],因此该地的发展机会极为有限,这是珠玑巷社区参与内部障碍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基于宗族关系的社会网络是珠玑巷社会资本的重要方面。在社会资本积累过程中,外来寻根的“社区合伙人”通常具有更大贡献,其拥有的社会网络对提高人们的福利和减少贫困具有显著作用[9]。由于珠玑巷的“社区主人”与“社区合伙人”在社会资本对社区经济的贡献上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了社区结构在效率方面形成分化。基于“社区”层面,珠玑巷景区本地居民的社区参与具有惯常性、低效性和偏农性特征,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对游客的吸引力相对较低。基于“超社区”层面,外来寻根群体对珠玑巷景区的社区参与在时间上具有间隔性、在经济上具有高效性和商务性。上述特点反映为宗族群体或个体间的相互合作,并延伸为超社区空间的经济与商务往来,往往并不直接体现于珠玑巷景区的旅游发展之中,只是在某个特定时点以旅游节庆、仪式或传统等方式有瞬间性呈现,譬如珠玑巷每年举办的“姓氏文化旅游节”,其已获评“最具影响力广东县域民俗文化节庆”。

鉴于“社区”层面参与效率滞后于“超社区”层面参与效率的现实情况,珠玑巷社区的本地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个人能力不足、参与积极性有限、资源整合性不强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系列问题。同时,外来寻根群体对珠玑巷旅游业发展的贡献也显不足。这并非是因其能力所致,更多地是因目的、意愿、方式和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致。寻找一条能有效协同“社区”和“超社区”的旅游参与及合作路径,通过大力调动“社区主人”的参与性,积极并切实发挥“社区合伙人”在社会资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对珠玑巷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与创新开发,将对珠玑巷社区的宗族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提升珠玑巷社区参与的理论思路

有学者提出,旅游治理模式的转变既要强调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背景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将流动性纳入考虑范畴,关键在于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体系的协调,应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协调多元主体背后的资源与资本,推进旅游地实现善治[10]。目前,珠玑巷景区迫切需在“社区”和“超社区”之间构建一种适宜的旅游治理模式,以此促进珠玑巷宗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珠玑巷景区管理部门的开发权属和利益保护,还需进一步处理好基于“社区”和“超社区”的旅游治理与景区管理方——南雄市旅游公司之间的利益关联,从厘清资源权属、量化责利分配、优化市场细分和拓展盈利空间等方面在多方间形成正和博弈,共同实现做大做强珠玑巷景区的长远目标。以上行为要以“共性”的合作治理或共同治理机制为基础[11],要强调治理主体的“多中心+网络化”[12]。此举将有助于扭转珠玑巷面临的旅游开发不充分、市场影响力有限、“社区主体”发展能力有限、“社区合伙人”资源流入不足的局面。

因此,珠玑巷须以加强社会网络合作为前提,以空间换资源合作的方式广泛吸纳“超社区”层各类主体以市场化的形式参与珠玑巷社区的社会治理,从资源开发、科学管理、人才支撑、品牌运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为“社区”层的发展提供资金、市场、技术以及智慧支持。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应从参与式治理视角出发,将景区管理、社区参与和社会治理统一起来,共谋社会资本与珠玑巷地方性文化之间的资源开发和知识生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参与式社区治理指向社区参与的生成机制[13],围绕影响社区治理绩效的三个方面(即“社会资本”、“资源禀赋”和“治理结构”)。本文提出进一步优化珠玑巷社区参与能力,并推进其宗族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效益的现实路径。

四、优化珠玑巷社区参与的实践路径

首先,以加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推进社区参与。社会资本是个体或团体之间的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任,它是一种能改善人在社会结构位置的隐性资源,有助于增进社区治理绩效和促进社区参与。珠玑巷既有的社区结构已从建构上为其“社会资本”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合伙人”相较于“社区主人”而言拥有更加完善和宽广的社会网络,能从资金、信息、技术和市场等方面为珠玑巷的旅游开发提供扶持。这种扶持既要以较高程度的社区信任为前提,同时也要通过商业化的市场运作来实现。珠玑巷社区特有的宗族主体性为其内部各宗族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提供了制度和文化保障,也是促进各主体间进行商业交往的内在动力。当前,珠玑巷社区居民因自身素质不高、就业范围狭窄、旅游生计不稳、缺乏职业技能训练与就业帮扶而处于弱势,面对珠玑巷悠久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表现出的往往是“束手无策”。这种隐藏在旅游资源断裂之外的是“社区主人”与“社区合伙人”对资源和资本的再组织化嵌合,以及对相互间交互关系的进一步弥合,并且只能通过加强珠玑巷社区的“社会资本”建设才能得以实现。

其次,以加深社区资源禀赋挖掘推进社区参与。社区资源禀赋是社区治理资源的总体状况,它既可指社区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本,也包括社区组织者的制度能力、居民团体数量、居民的市民意识(包括心理和智识)、①社区精英和社区志愿者[14];它既是影响社区治理绩效的核心要素,也是推进社区参与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作为珠玑巷社区的组织者,应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公平和利益协调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从珠玑巷社区的发展情况看,该地尚未建立起由政府引导的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护机制,社区居民并未能较好融入地区旅游的发展和规划中。具体表现为,居民没有公共决策话语权、其个人意见和诉求被忽视和政务信息难以理解等[5],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缺失。同时,珠玑巷社区中参与景区旅游的居民数量有限,其市民意识还存在不足,因此其只能在景区中从事一些简单的初级性工作(如景区外围开饭店旅馆、景区内售卖香烛、鞭炮、族谱、腊鸭等商品和担任保安、保洁等),所提供的旅游服務在质量上难以有效契合游客的现实需要。管理体系的松散无序使珠玑巷的各方利益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社区居民、景区管理公司和游客)难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此情况下,亟需有能力的社区精英或志愿者参与进来,对相关利益关系加以引导、协调消解现有矛盾、规范旅游发展秩序、增进社区内生动能并找准制约旅游资源效益转变的瓶颈,以此推进珠玑巷社区参与的优化。

最后,以加快社区治理结构调整推进社区参与。社区治理结构是一种强调基于合作导向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它有助于增进社区的治理绩效,也有益于社区的民生发展[15]。对珠玑巷而言,以社区参与的方式融入景区的旅游治理是其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良好的旅游治理既需强化旅游发展政策和参与政策的透明度增进社区主体的话语权,同时还要通过“社区”和“超社区”的权力合作,充分拓宽资源开发与利益分配的渠道,在市场运作和权力激励的导向下,强化主体间的动态合作并进一步范治理主體、治理对象及其监管方式。珠玑巷社区应着力改变当前内向型的治理结构,将社区治理从完全自治转向协作与自治相结合。其中,地方政府应积极促进旅游治理政策的细化分类,通过制度设计对景区管理方进行约束,并赋予“社区合伙人”协同参与社区旅游治理的权力和行动方案,以期更好调动外部的参与积极性,并发挥其创造性,助推珠玑巷社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基于东道主社会的主体性和促进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对珠玑巷的社区参与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系统讨论,并以社会网络合作模式为基础,从实践层面探讨了提升珠玑巷社区参与的发展路径。本文是对革新旅游治理以带动社区发展的初浅探讨,通过搭建旅游开发与社区治理的行动边界,从空间上进一步拓展了旅游地社区参与的内容和范围。同时,本文也是以社会协作方式开发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益尝试,认为宗族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这是其有别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键特征,因此能在协调成员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文章始终坚持将“社区合伙人”视为非游客群体,实际上外来寻根群体中仅有一部分人有能力承担“社区合伙人”的责任,还有一部分仅作为游客而到地一游,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未来应着眼于对这类群体的特征细分,寻求更加精准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   柴寿升,龙春凤.旅游社区参与公平的现实困境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1-56.

[2]   林敏霞,徐梓淇,张钰.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肯尼亚经验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5):55-62,113.

[3]   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4]   李红,蔡武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族文化复兴的现实动因与价值走向[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5):35-45.

[5]   张若阳,付萧萧,章牧,杜雯雯.乡村旅游非正规就业居民的社会排斥感知研究——以珠玑古巷为例[J].旅游学刊,2019,(5):26-36.

[6]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7]   张小军.“文治复兴”与礼制变革——祠堂之制和祖先之礼的个案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7-30,158.

[8]   Tosun C.Expected Natur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J]. Tourism Management,2006,(3):493-504.

[9]   张爽,陆铭,章元.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2):539-560.

[10]   Jamal T,Camargo B A.Tourism Governance and Policy: Whither Justice?[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7,(25):205-208.

[11]   曾凡军,王宝成.西方政府治理图式差异较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48-51.

[12]   乔杰,洪亮平.从“关系”到“社会资本”:论我国乡村规划的理论困境与出路[J].城市规划学刊,2017,(4):81-89.

[13]   郑姗姗.参与式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与建构机制——基于互动仪式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9-129.

[14]   徐林,方亦儿,薛圣凡.社区资源禀赋、治理模式与治理绩效[J].浙江社会科学,2017,(3):27-36,156.

[15]   Qian C,Sasaki N,Jourdain D,et al.Local Livelihood under Different Governanc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Huangshan Mountain Area[J].Tourism Management,2017,(61):221-233.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Promotion Path of Zhujixia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n Subjectivity

ZHANG Min-min, ZHOU Xin, ZHANG Si-ya, TIAN Guang-ze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China)

Abstrac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stimulate the value innov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which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Zhujixiang is a representative scenic spot of the origin of Lingnan peoples surnames. The social bond of clan communication has been formed due to the descendants search for their ancestors, and has been developed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Zhujixiang has typical clan subj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Regarding the local residents as “community subjects” and the foreign individuals, groups, organizations and commercial entities which come to seek their ancestors as “community partners”,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Zhujixiang is composed of “community” and “super community”.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cooperation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aints of Zhujixia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 to enhance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lan subjectivity; social networks; cooperation mode; Zhuji Lane

[責任编辑   兴   华]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合作模式社会网络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社区参与下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