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2023-03-05 06:53李伟晓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者经营财务

李伟晓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财务分析不仅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也反映了该企业的行业动态,是市场和经济的侧影。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了解,还要掌握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行业动态、外部环境等。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站在财务的角度考虑问题,更要站在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参与决策。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财务分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但在财务分析实践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需要加强对财务分析的有效运用,从中发现影响业务发展的因素,找出原因、提出方案,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内容和方法

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财务报表的解读,更是对财务数据进行横、纵向层面的挖掘,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到数字背后的动因。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以及企业层面的战略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增长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等。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线性回归法、比率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

财务分析需要依托于各类财务比率指标,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战略中的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的负债与股东权益两者之间占比变化的关系。而偿债能力分析又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常见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金等。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常见指标有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有形资产净额对长期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营运能力是企业在投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不同形式资产,用这些资产创造出对应的效益。衡量营运能力的常见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盈利能力是从企业的经营战略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比率反映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的利润水平。衡量盈利能力的常见指标包括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等;发展能力考虑了企业的成长性。衡量增长能力的常见指标有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财务分析需要借助各类财务指标,结合特定的综合分析方法,对企业的整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价,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管理支持,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经营者更好地进行决策

财务分析可以帮助经营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现状,如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明确公司某一时点的资产配置、负债结构及所有者权益情况等;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发现企业某一时期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现金流量等。将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结合进而分析出企业当前的运营现状、经营情况,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及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现状及特点,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对后续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战略规划做出合理的预判,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及时发现并防范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缺陷。

(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开展业务提供依据,将业务与财务相结合分析企业的盈利点和亏损点,分析企业每条业务线的特点,分析高收益、高市场占有率的明星类业务线,及其未来前景及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分析低收益、低市场占有率的问题类业务线,以及问题业务是否可以改进,提高收益及市场占有率。各类业务线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通过分析进而对企业的各条业务线进行优化,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业务线,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

财务分析可以使企业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通过与行业标准对标,找出自身与行业标准、行业最优的差距,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展市场份额提供根据,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了解行业的发展特点,通过对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外部因素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企业达到行业标准做出规划,为企业达到行业最优奠定基础。

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分析指标与方法运用不合理

首先,对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的运用不合理。由于财务分析的指标众多,如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固定资产比率等,如果这些指标运用不合理,就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其次,对三张表的分析过于表面化,没有深入剖析各个报表及各个指标间的相互联系。由于三大表之间相互勾稽,各个指标之间也相互联系,仅通过其中个别指标很难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情况,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预收款项(合同负债)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量与利润表中收入、利润这些指标之间相互联系,如果不能将这些指标进行深入剖析,就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最后,财务分析方法运用不恰当。每一种财务分析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当财务分析中只用某一种分析方法时,财务分析的结果就会片面化,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全部经营情况。

(二)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关注度不够

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认识较片面,认为财务分析就是财务数据的分析,只注重一些主要的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劳动生产率等,使财务分析片面化。单纯进行财务数据的罗列、计算及对比,忽略了企业财务分析中对风险的警示与防范,不能有效地体现全方位的价值。

(三)非财务部门参与度较低

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分析中使用的语言及指标太过于专业化,面对非财务专业的人员来说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对于财务分析的使用对象而言,财务指标太过于专业化,如合同资产、合同负债、总资产周转率、带息负债比率、经济增加值、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本增值保值率等,对于非财务人员理解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较为困难,不能通过财务分析的数据指标有效地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非财务部门参与度较低,会阻碍财务分析的执行效果。

(四)财务分析脱离了业务,未能实现业财融合

财务分析未与业务相结合,与业务脱节较为严重。这样的财务分析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建议。财务分析未与管理会计相结合,不能为企业提供最优决策,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没有站在管理层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会相对片面,无法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预测和决策。

四、企业财务分析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能力,有效运用财务分析指标与方法

财务分析人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及思维,多角度、高效、全方位地进行财务分析。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各项工作能力,准确地选用合适的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使财务分析变得简洁明了,有助于财务分析的受众群体更快速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1.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要加强对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准确地运用各项财务指标。若要判断一个企业是否盈利,可以将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现金比这两个指标拿来参照,这不仅需要计算指标,更要理解指标的内涵。因此,指标的准确应用离不开扎实的财务知识。

2.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学习,加速向管理会计转型,拓展思维,掌握更多的分析方法,如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波士顿矩阵等,结合企业实际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预测趋势及最优决策。

3.加强对业务的了解,进而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能力。财务分析人员要向业务靠拢,只有熟悉业务才能做出有效的财务分析。做一个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复合型财务人员,业务与财务相融合,使财务分析更贴近实际。

4.加强对外部环境的了解,对外不仅要掌握企业的行业特点、还要了解当下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将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对企业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及时识别风险,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

5.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有效的财务分析不仅要简明扼要地说明企业的情况,更要符合财务分析使用对象的需求,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既要简洁明了地说明财务分析的内容,又要及时与财务分析使用对象进行沟通,使财务分析更好地为使用对象服务。

6.加强对智能软件的学习。在财务分析中运用商业智能技术(BI),如PowerBI、FineBI等,根据企业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智能软件。财务分析与智能软件相结合,不仅能提升结果呈现的有效性,使财务分析的使用对象更高效地获取信息,还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财务分析人员不用再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信息系统中业务与财务数据的逻辑关系,只需要在共享信息源中进行筛选与提取,就可以自动生成图表及分析结果,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数据分析的错误风险。

(二)提升财务分析全员参与度

在企业中无论推进何种工作,都需要得到经营管理者的支持。在财务分析工作中,经营管理者的支持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想得到经营管理者的支持,就要向经营管理者展示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使经营管理者认识到财务分析并不是单纯的数据罗列,而是全面、多维度的分析体系,可以给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第一,向财务分析使用对象展示财务分析的全面性。让财务分析使用对象认识到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更是将企业的财务与业务相结合对企业整体的分析成果。它不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还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使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财务现状、经营现状及企业面临的挑战,帮助企业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二,将财务分析与企业的预算相结合,实时地反映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包括预算是否达标以及影响预算完成的具体因素。通过对预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财务分析中,通过对影响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分析,全方位、多维度地对企业业务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制定预算提供依据。有效的财务分析,会对当前及未来有很好的反映和预判,帮助企业进行较为科学的预算编制,可以使企业的预算体系更加合理、准确、接近实际,使企业预算顺利实施。

第三,将财务分析与企业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对绩效考核因素进行分析,选用适合的绩效考核指标,帮助企业制定更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有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第四,加强财务分析中动因的分析,及时识别企业的风险和隐患,使经营管理者可以及时地做出反应,降低或者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强化业财融合,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

虽然财务分析的主要使用对象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是财务分析不仅仅要服务于管理层,还要服务于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不同的使用对象,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财务分析人员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对财务分析进行针对性调整,以便于财务分析使用对象高效地提取所需信息。首先,财务分析人员要积极参与业务的全过程,工作模式从被动转换成主动。对非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常识培训,提升非财务人员的财务常识。充分利用财务共享,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使财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及业务管理中。加强业财融合,及时与使用对象沟通,明确使用对象的需求,以便财务分析更有针对性地展现到各个不同使用对象的面前。其次,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财务分析人员要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深刻地认识到财务分析为企业服务的重要性,及时、准确地将财务分析展现给财务分析使用对象,使财务分析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最后,当财务分析使用对象对财务分析过程和结果提出疑问时,要及时予以解答,并根据财务分析使用对象的需求对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的服务作用。因此,为使企业财务分析价值更大化,提升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分析要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既离不开经营管理者的支持,也离不开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分析人员。只有经营管理者足够重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工作才能有效地推行;只有财务分析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出全方位的财务分析,对内可以使经营管理者通过财务分析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及时识别、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规避风险,将企业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对外通过研究行业动态等外部环境及时了解业务发展趋势,为企业预测、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标行业标准,找出企业与行业标准、最优标准的差距,做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这样才能使财务分析更全面、更贴合实际,使财务分析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助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者经营财务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试论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探究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任机制的完善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