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性真游戏的推进策略*

2023-03-05 22:36王亚楠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自主性幼儿园

王亚楠

(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幼儿园,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引言

在幼儿园开展户外自主性真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发展现状,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提高对户外自主性真游戏的理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幼儿综合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助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幼儿园实施户外自主性真游戏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开展的自主性真游戏活动,主要是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空间,投入相应的活动材料,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求组织不同类型的游戏。所有幼儿均可在户外环境中参与游戏活动,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交流探索和自主发现体会到自主性真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功能。因此,幼儿园开展系统的户外主体性真游戏活动不但可调动幼儿产生更为活跃的思维,锻炼其意志品质,同时也能培养幼儿逐步掌握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全面发挥创造才能,提高操作能力,拓展对世界的认知范围,辅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保障其健康发展,充分体现出自主性真游戏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在建立自主性真游戏活动时,需结合所有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自主性真游戏场地,全面提高自主性真游戏的精准性。户外自主性真游戏不但可明显激发幼儿产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还可培养其集体意识。该类游戏活动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和趣味性等特征,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可大幅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且通过相互合作形成更高水平的合作精神[1]。

二、当前幼儿户外游戏存在的问题

1.活动材料有限

虽然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能够全面推动幼儿实现健康成长,但实际开展的户外活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影响了活动的教育效果。若想优化提升户外活动实施质量,需保证投入必要的活动材料。而目前多数幼儿园在户外活动材料方面投放不足。一般户外活动材料主要包括高结构和低结构的各类玩具等。在具体开展游戏活动时,多数幼儿园并未对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给予必要的重视。通常会将户外活动与自由活动等同看待,明显减少户外游戏材料的费用投入,导致活动所需材料配置不全,这也限制了户外活动教育功能的发挥。此外,幼儿园还需保证材料更换的及时性,这也是提高活动开展丰富性的重要方法。但受到经费的限制,多数幼儿园无法做到及时更换材料。幼儿使用的材料相对陈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户外游戏的效果[2]。

2.活动游戏过于单一

目前多数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形式相对固定,难以全面迎合幼儿对活动的需求。尤其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多数幼儿的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因此对户外活动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因此对户外活动提出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但幼儿园受到经费的限制,通常会选择已有的材料组织开展户外活动,这也导致户外活动的形式过于陈旧和单一,难以全面迎合幼儿的需求,限制其全面和健康发展[3]。

3.活动角色定位不合理

若想充分体现出户外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教育功能,就需要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但多数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难以对角色进行合理设置。教师仍然以主导者和决策者的身份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无法体现出幼儿的核心地位,幼儿只能以被动的身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游戏,无法发挥自主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幼儿主体意识的体现。

三、幼儿园户外自主性真游戏的推进策略

1.树立科学的户外教育观,坚定专业的游戏教育观

由福禄贝尔创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其内涵为“儿童的花园”。他主张在幼儿园设置花坛、果园等,以此为幼儿提供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同时,福禄贝尔也侧重组织开展游戏活动。他强调,在幼儿时期开展的自主性真游戏活动可作为幼儿未来生活的萌芽。游戏活动包括最纯洁的素质和思想,幼儿可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展示上述思想。可见,福禄贝尔侧重为幼儿创设自然的户外环境,有效引导幼儿的健康发展。当前,上述观点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幼儿园和教师也需转变教育理念,打破统一的教学规范,将教学环境拓展到室外,高度迎合幼儿的发展特征,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

首先,教师需形成科学的户外教育观念。教师要全面了解户外自主性真游戏具有的独特优势:一是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幼儿可自主参与并完成游戏活动。二是具有亲近自然的特性,可为幼儿回归自然提供必要的渠道。三是具有挑战性。幼儿能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体验感和满足感,让幼儿自主完成户外游戏活动,全面迎合幼儿亲近自然的需求和开放性的素质,满足其探索未知的好奇心理。

其次,须以坚定的游戏教育观念组织户外游戏活动。第一,教师需明确掌握幼儿的特征和兴趣倾向,主动迎合幼儿开展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第二,教师也须理解游戏可作为幼儿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幼儿可通过参与游戏实现发展,因此教师也要积极支持幼儿以游戏的方式掌握知识与技能。第三,教师要充分给予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权,同时要保障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主能力,锻炼独立思维。

2.正确认知户外自主性真游戏,及时变换多种角色

教师若想提高户外自主性游戏开展的效果,首先需建立正确的认识。在组织户外自主性真游戏活动期间,教师须将幼儿作为游戏体验的核心,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保证幼儿在活动中发挥出更高的自主意识,提高游戏开展的效果。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时,需侧重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同时搜集网络资源,深度认识户外自主性真游戏的开展意义和内涵,掌握游戏的特征,熟练掌握户外自主性真游戏的有效组织方法,形成更为丰富的组织经验,为后续组织游戏活动提供必要的前提。

教师在组织大班幼儿开展“植物大战僵尸”游戏活动时,需在游戏中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衡量其是否能基于掌握的游戏经验在游戏中迁移,并总结出新的游戏方法。在幼儿难以自主探索新的游戏方法时,教师也需适当提供启发,以肯定的语言鼓励幼儿发挥思维能力自主总结方法。如教师可引导幼儿思考在与僵尸对抗期间,如果长时间逐个投子弹,是否会感觉到疲乏?如何相对快速且轻松的击退僵尸?幼儿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会主动发挥思维能力总结出将子弹集中一起投放,以产生更大的威力。至此,游戏在继续开展期间,幼儿便可利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实现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师在指导幼儿期间,也需使用科学的引导策略,给幼儿提供自主回答问题的机会,鼓励其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他人交流,总结出新的游戏方法,不断提高体验感,让幼儿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在指导户外自主性真游戏活动时,还需依据游戏的情况和幼儿的表现对角色进行转化,以此保障游戏活动顺利实施。如在组织大班幼儿开展沙坑区游戏时,一个幼儿在沙滩上雕出水杯,想要往杯中倒水,但不具备取水工具,于是向教师求助。教师发现幼儿的关注后,就立即了解幼儿遇到的问题。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解决方法,而是鼓励其观察周围寻找能够盛水的物品。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塑料袋具有盛水的功能,于是利用塑料袋取水并倒入水杯。此后,教师可向幼儿提问:为什么选择塑料袋盛水?幼儿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储备作出解释:塑料袋相对密封,能够盛水。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其继续完成游戏活动,以此提高幼儿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紧密结合幼儿的需求转变角色,成为游戏的参与者或支持者等,鼓励幼儿发挥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问题,同时积累相应的生活经验,充分体现出自主性真游戏的教育功能。

3.科学规划场地,合理投放材料

教师可充分发挥户外环境的自然性等特征,提高场地规划和投放材料的科学性,为幼儿提供更为理想的游戏环境,以此保证户外自主性真游戏开展的效果。

3.1 科学规划场地

在我国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投入到学前教育的资源也在持续增加,各类新建或改建的幼儿园大量涌现。在规划场地过程,需侧重提高对户外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已建成的幼儿园也可对户外环境做出适当的改善,结合具体条件设置活动区域。除了配置常用的操场外,还可设置大型的运动器械区,游戏小屋、建构区、角色游戏等区域,或者设置玩水区、种植区、小山坡等自然区,同时在不同区域投放相应。材料,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然材质的材料,以此保障户外环境的自然属性。

3.2 合理投放材料

第一,要保证投放的材料充足,类型多样。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能够促进其参与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此外,各种材料的数量也需保证充足,这样能够保障幼儿探索游戏活动的持续性,不会由于材料不足而难以进行,同时还可避免幼儿由于争夺材料发生不必要的争执。第二,需侧重为幼儿投放具有结构性和挑战性的材料。高结构性的材料用法相对固定,而低结构材料能够全面调动幼儿的想象能力,提供低结构材料更能够锻炼幼儿的创造和想象能力。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小石头、木块、树叶等自然材料作为低结构材料。树叶可在“娃娃家”游戏中当作饭菜,也可作为买卖物品的钞票,还可成为美工区的涂鸦工具。此外,教师也需保证提供的材料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油桶、梯子等规模较大的可移动材料。材料的挑战性特征能够促使幼儿主动发挥思考推理的能力,以合作的态度克服困难。第三,教师要允许幼儿实现区域共享,自主选择材料,丰富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可能性。教师可将邻近区域的材料综合投放,让幼儿自主选择需要使用的材料类型,拿到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玩法。如幼儿可将木板放在小山坡上作为滑草的工具,也可在建构区当中作为建筑材料,或者在综合活动区作为游戏关卡。

4.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性真游戏中,引领幼儿自主探索

教师在组织户外自主性真游戏活动时,需以自由、创造、实践等作为游戏开展的核心原则。因此在引导实施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要侧重鼓励幼儿发挥自主探索的能力与合作意识,保证所有幼儿均能够在游戏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共同参与实践,以此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丰富现代化教育形式,提高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灵活性。

5.提高游戏教学意识,掌握游戏教学技能

游戏教学综合游戏和教学的多种功能。在组织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需侧重提高自身的游戏教学意识和技能。

5.1 提高游戏教学意识

教师须准确把握户外游戏活动中具有教育功能的事件。首先要以《纲要》为指导,《纲要》等文件可作为我国对学前教育指导的重要文件内容,教师需熟练掌握并深化理解《纲要》的要求,融会贯通五大领域的教育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形成的思路。其次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着手,也就是说,教师在研读教学内容时,需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如果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则无法真正调动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学习内容难度太大,也会降低幼儿的探索自信。因此,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幼儿可能达到的水平,以此科学设置游戏的难度。

5.2 掌握游戏教学技能

教师还需侧重引导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后进行经验分享。第一,确定分享的时间。教师要保证分享的及时性。由于幼儿分享的内容主要为游戏经验,如果时间较长,则幼儿无法形成深刻的记忆,尤其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此外,需注意分享的时长。幼儿参与游戏后的分享属于集体活动,因此教师需注意控制时间。通常小班幼儿的分享时间为15分钟以内,中班25分钟以内,大班30分钟以内。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兴趣等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长。

第二,确定分享内容。分享内容可为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各方面经验。如幼儿在游戏中的创新、突破或者遇到的困难等。幼儿在参与户外游戏活动时与同伴的交往及遇到的问题也可作为分享内容。

第三,确定分享的形式。教师可结合观察引导幼儿总结游戏经验,此后提出问题,或让幼儿自主提出疑问,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炼。教师可选择性地鼓励幼儿将分享的经验应用于后续的游戏活动中。游戏分享并不意味着活动结束,而是为后续的游戏活动顺利实施提供前提。教师需侧重引导幼儿实现经验和知识的迁移,如分享内容可与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有关。因此在分享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自主总结解决方法,以便在后续的游戏活动中进行验证,让游戏与教学高度融合,相互促进提升。

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幼儿园自主性真游戏开展实际,探索了进行户外自主性真游戏的有效途径。作为幼儿教师,要加强对自主性真游戏的理解,全面的进行有效教学实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从而为幼儿园全面的开展自主性真游戏尽有效助力,希望通过具体分析,能推进自主性真游戏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更高质量有价值的户外自主游戏。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自主性幼儿园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爱“上”幼儿园
户外活动开始啦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