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彩斑斓里绣出新天地
——乌拉特刺绣一枝独秀

2023-03-06 17:07郑晓楠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工 2023年34期
关键词:乌拉特蒙古族刺绣

郑晓楠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非遗内蒙古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缓缓闭上双眼,悠扬的歌声入耳,徜徉于一片草原绿海,仿佛化身为一位牧羊姑娘,手拿鞭儿,哼着歌儿,在毡包旁驻足,在草原上奔跑。内蒙古非遗种类颇多——蒙古族呼麦一人演唱传万人之音;马头琴琴声粗犷却不失豪壮;那达慕上展文娱盛会,彰男子三艺;蒙古服袍带飘飘,饰制别样;蒙古族长调民歌显草原音乐游牧风情;蒙古族安代舞驱魔消灾;烤全羊技艺真讲究,江格尔、格萨尔真英雄;蒙古族刺绣针笔蝶绣,美轮美奂。种种非遗珍品,尽显内蒙古非遗风情。非遗沉淀着历史的记忆,镌刻着民族的图腾,凝聚着文明的结晶,涵养着文化的灵性,激荡着浓浓的乡愁。温柔的内蒙古,花草诉情,牛羊为伴,天地作歌。在深深眷恋的草原,非遗之花绽放内蒙古。

二、最美乌拉特

乌拉特是蒙古族部落名,蒙古语“乌拉特”一词可翻译为“能工巧匠”,是古老的部落之一。乌拉特部族位于蒙古族的中心地带,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碧空,清流,绿草,乡村,目睹乌拉特草原的一景一物,美得惊喜,美得侧目。乌拉特中旗人杰地灵,孕育出乌拉特草原特有的非遗资源——乌拉特婚礼、乌拉特服饰、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传统老人过寿仪式、传统小孩去胎发仪式、传统羊拐游戏、传统擀毡、乌拉特刺绣等。刺绣,蒙古语称“嗒塔戈玛拉”,是针与线纠缠,赋衣布以生命的传统艺术,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乌拉特刺绣历史悠久,绣法也别具一格。乌拉特刺绣采用纯手工捻线技法,打造出栩栩如生的绣制作品,祖祖辈辈传扬,世世代代流芳。

三、乌拉特刺绣,在五彩斑斓里绣出新天地

绣娘舞针抚心廊,纤纤玉指绣馨香。

花影绰绰绿意浓,细绵缕缕日月长。

穿针引线淌岁月,端坐幕屏绣时光。

绘剪拈绣指间艺,留取丝绒一世藏。

(一)乌拉特刺绣色彩及构成元素

蒙古族刺绣色彩艳丽,多用对比色,例如红花配绿叶,虽然颜色对比强烈,但是并不觉得刺眼, 就像草原上的蓝天、白云、绿草地和盛开的花朵一样和谐。蒙古族喜欢的颜色基本来源于生活, 如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 红色象征火和喜庆的气氛,绿色象征草原等。这些颜色搭配多应用在蒙古族刺绣中,突出了地域特色。乌拉特刺绣的图案设计更是一绝,将大自然中的花儿、小草、蝴蝶等元素置于圆形绣帕纸上,借花草弄蝶,借绣样弄情。美丽的巴达玛花是乌拉特刺绣上颇具特色的花儿。巴达玛花,学名蒙古扁桃,是蒙古高原的一抹珍贵花色,虽生长缓慢,但极耐严寒,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越是生长得蓬勃,绽放得灿烂,就像草原上的汉子、奔驰的蒙古马,精神抖擞,一往无前。乌拉特刺绣图案设计别出心裁,花草相互映衬,绣蝶儿翩翩起舞,成为绣制珍品,祖祖辈辈传扬,世世代代流芳。

(二)乌拉特刺绣针法及绣制过程

乌拉特刺绣采用纯手工捻线技法,梳子针法名不虚传,起针落针准确把握,行行针线紧密相连,活像梳齿一般,整齐排列,错落有致,看不得丝丝缝隙,瞧不出点点断层。然而,人们不会觉得死板,也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在排排坚韧有力的绣线下绣制的作品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富有诗意。乌拉特刺绣大致包括六个绣制步骤:(1)起针:从刺绣图案纸样底部找到中心点起针;(2)绣制:以一长针一短针的方式走直线交替绣制;(3)铺底:在纸样的底部,长针间会留有一针脚缝隙;(4)填顶:刺绣图案顶部用另一色填充绣制(短针接长针,长针接短针);(5)成型:填充绣制后呈现如梳子一样的齿状效果,刺绣图案纸样边缘用套针绣绣制完成;(6)绣缀花芯:在弧形部位的中间位置起针,线绕针两圈,拉紧线在起针旁入针,完成花芯绣制。在整个刺绣流程中,绣娘都需注入时间、耐心、专一、真情。

四、非遗传承人

(一)娜仁高娃简介

指间绽放一枝春,绣出草原一捻红。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但总有一些人热爱,总有一些人传承,他们就是非遗传承人,他们为内蒙古非遗外宣与产业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蒙古族姑娘娜仁高娃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人氏。出生牧民家庭的娜仁高娃自小就展示出非凡的刺绣天赋,钟情于五彩斑斓的丝线,沉醉于针情交织的柔艳,与乌拉特刺绣结下不解之缘。机缘巧合下,娜仁高娃拜知名民间刺绣传承人为师,潜心学习和研究乌拉特刺绣技艺,为发展和传播乌拉特刺绣做出种种努力。作为乌拉特刺绣市级非遗传承人,娜仁高娃创办“指间艺”合作社,在本地农大附小与内蒙古展览馆举办的传统手工艺大课堂“小小传承人”启动活动中讲授非遗知识,带领学生欣赏优秀刺绣作品。娜仁高娃还是巴彦淖尔市农牧区创业带头人,参加乌拉特中旗第四届“鸿雁杯”创业创新大赛、全国乡村手工艺刺绣大赛,斩获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活动(初创型团队组)优秀项目奖和传承奖、第二届“金针杯”中国传统工艺刺绣大赛最佳非遗“文创”奖等奖项。

(二)娜仁高娃作品欣赏

娜仁高娃的作品件件是珍品——乌拉特刺绣作品《蝶恋花》(见图1),一朵粉嫩的巴达玛花在绣帕中央绽放,花朵硕大,花心闪绿,花瓣竖型纹理清晰可见,饰以少许绿叶点缀,一只多彩的蝴蝶飞来似欲轻点花唇,这一幕定格,花也无声,蝶也无语,难舍难分。乌拉特刺绣作品《炫舞》(见图2),一只蓝颜彩蝶煽动双翅,深深浅浅蓝,根根分明线,蝶身优雅自如,振翅舞在天地间,舞响大自然的声音,好一妙蝶。乌拉特刺绣作品《心动》(见图3),构图有两颗爱心,寓意心心相印,用白色和红色勾起图边,填充满满的粉红色,心尖相对时即是爱你的形状。蝶恋花,花连心,人与自然在此时融为一体,共筑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图景。娜仁高娃拍摄家乡的花儿并配文:乌拉特草原上的绚丽风采——它能忍受极端的天气和环境,拼尽力气活下去,留住这人世间的美好,是幸福吉祥和美好感情的象征,也蕴含着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想必,这也是其刺绣作品想要吐露的真情。

图1 乌拉特刺绣作品《蝶恋花》

图2 乌拉特刺绣作品《炫舞》

图3 乌拉特刺绣作品《心动》

五、乌拉特刺绣与时俱进

蒙古族刺绣纹样虽历史悠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但是在开发创意产品方面存在劣势,即缺乏创意。乌拉特刺绣纹样都是由绣娘完成,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刺绣技艺,对于色彩的搭配、纹样图案的布局等这些专业的刺绣知识与专业的人士相比有着一定差距。因此,乌拉特刺绣更需要一些专业的设计师或高校的师生与技艺精湛的绣娘共同完成,将蒙古族刺绣文化完美融入创意产品中。娜仁高娃织旧刺新,将乌拉特刺绣与不同材料融合,制作出古色古香的现代艺术品。精美的绣制图案出现在耳环、戒指、手链等首饰上,淳朴的民族风情配合喜闻乐见的大众因素,乌拉特刺绣精品脱颖而出。“乌拉特刺绣材料包”里配有绣布、绣花图案纸样、绣花针、手工捻制真丝线、绣花绷、手部清洁巾、手工剪刀、成品配件。配备专业刺绣老师的教学视频,鼓励刺绣爱好者亲自动手,实现了乌拉特刺绣自由。所以,乌拉特刺绣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你我的指尖,在你我的心间。“乌拉特刺绣材料包”产品一经推出,我们就能触摸非遗,亲自穿针引线,妙手绣花,针与线、布与绣碰撞出火花。

六、乌拉特刺绣绽放经济之花

乌拉特刺绣在时代的洪流中淘洗、打磨,历久弥新,绽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娜仁高娃曾寄语故乡:“人生的路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种情结会永远铭记在心,那就是为家乡自豪,为家乡牵挂,家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港湾。愿我的家乡变得更美丽,家乡人民变得更富饶。”作为非遗传承人,娜仁高娃在指尖绣出经济之花,成功创办“指间艺”合作社,打造“指间艺”手工工艺品牌,走出一条经济致富道路。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乌拉特刺绣的发展,通过民族手工艺技能培训和发展民族产业,为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返乡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创造就业条件,提升本地区群众的收入,实现利益共享。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版权管理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非遗创意作品的版权保护力度。通过组织座谈、研讨会、知识讲座、网上培训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全社会对非遗版权保护工作的认识,营造了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版权服务工作站还主动提供版权上门服务,组织版权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深入非遗项目所在地、非遗传承人家中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上门服务,现场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深入基层进行科普宣传,走近著作权人,提供作品登记等版权服务,受到了许多非遗传承人的欢迎。在网络和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乌拉特刺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向前发展。

七、结束语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拾针做笔,借线谱色,一双巧手绣出锦绣繁华,在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史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乌拉特刺绣图案优美、设计精巧、做工细腻、针法齐整、色彩和谐,是难得的珍品。刺绣是一种装饰品,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一针一线体现心灵手巧,一针一线绣繁华,一针一线传承非遗,刺绣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气息,同时寄托着乌拉特人对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里,非物质文化作为软实力,对民族品格的塑造、精神家园的构建、心灵的滋养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乌拉特刺绣作为一种非遗,从远古走来,散发着先人的智慧之光,带着乌拉特人对生命和生活的挚爱,沐浴着新时代科技之光,必将像一颗明珠,在无垠草原上更加璀璨、更加诱人。

猜你喜欢
乌拉特蒙古族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乌拉特戈壁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内蒙古后套地区乌拉特民歌的研究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十六岁的乌拉特草原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