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城市”理念在城乡规划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

2023-03-07 09:10倪丽丽刘晔
公关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包容性城乡规划伦理

文/倪丽丽 刘晔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我国部分城市面临着贫富分化、社会隔离、人口矛盾等问题。无论是从发展目标和宏观愿景来说,还是从政策设计和治理方式来看,城乡规划都应把让人民群众获得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放在核心位置。因此,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构建平等包容的城市氛围是当下城乡规划建设的关键性方向。

城乡规划作为以城镇与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要求人才知识培养“广而全”,同时又能够做到对理性与感性知识的复合应用与社会化思考,[1]这就离不开多元知识体系的支撑,以及以人文主义与社会关怀为核心的专业价值观及规划伦理意识塑造。因此,规划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制器”——对多元知识的传授,关键还是在于“育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在教学中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注重城市发展过程中居民的公平公正,将“包容性”规划伦理意识教育融入到规划专业教学中。

一、包容性城市的概念

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如低收入人群、流浪者、残障人士、老年、儿童、女性等,他们虽然有“健全的身体”,但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为了获得“光鲜”的城市面貌、“飞速”的城市建设、“高效”的城市管理,他们成了被牺牲的无辜者。碎片化生存的弱势群体无法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获得归属感以及公平的权利和机遇,他们与城市的割裂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避免因忽视弱势群体而出现的城市鸿沟,2000年,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城市报告中》提出“包容性城市”一词。从广义上讲,包容性是指包含一个整体具备特定元素或不排除任何元素。[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强调,包容性城市建设面临着一个格局重建的问题,是多元化、自下而上、个体的社会文化的重构。

二、我国城市包容性在规划领域的现存问题

1.城市规划缺乏包容性引导

现今我国城市规划对社会公正与包容愈加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涉及经济、住房、教育、交通和生态等相关内容,但大多仅通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开发强度等方式,缺乏落实社会包容与社会公平的可操作性的具体引导性内容。例如,在对流浪汉救助方面,我国城市规划往往与政策结合,在城市中布置长期救助站,提供食物、住所等帮助。但实际救助效果远远不如预期,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帮助:长期救助站管制约束较多,不受尊重;救助站往往倾向于将流浪者送回家乡,对他们的排斥仍然存在;在救助站中没有收入,在经济方面缺乏平等。由此可见,仅通过简单的空间布局、并未出台细化的政策指导,这样的做法在城市包容性提升方面效果并不突出。

2.弱势人群真实需求被忽视

我国规划过程中对人群需求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研、访谈、大数据分析等途径。这些调查方法往往会出现调查人群不全面、公众参与热情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弱势群体的声音在调查过程中很难被规划者捕捉到。这为弱势群体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带来大量的麻烦。以女性群体为例,传统男性思维下主导的城市规划往往忽视了女性对于出行的特殊需求。追求样式新颖的人行道碎石铺装,让女性无法轻松顺畅地推着婴儿车或轮椅前行;城市布局导致的远距离通勤,让女性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公共交通的不完善让女性出行的压力更大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女性出行意愿降低,削弱了流动性,城市包容性的不足直接减少了女性在城市中的机会。

3.包容性服务设施运行管理不足

虽然我国大多省市均出台过无障碍设施管理相关规定,但其中的条款规定多是倡议和鼓励性的,缺少切实有效的惩处措施,导致在实施管理阶段大打折扣。盲道被占用、轮椅升降台无法使用、无障碍坡道被锁等无障碍设施设置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给残障人士带来出行的困扰和不安,使他们在公共生活中几乎隐身。城市无障碍设施的覆盖度,体现了城市硬件的包容;而对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代表城市的软件包容,是在多数城市被忽略的。

三、“包容性”伦理意识在规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所谓规划伦理意识是基于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属性,突出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利益、强调公平公正与效率、重视人文与生态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保障弱势群体、坚守职业道德底线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3]其关键在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在规划知识与技能培养基础上对公共利益、以人为本、责任伦理的贯彻与体现,健康正确的伦理意识不仅会贯穿整个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全周期,同时也将伴随每一位规划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可见在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育中,对于正确规划伦理的认知与伦理意识的培养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石和向导,也是规划本科教学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实践,实现知行合一的核心目标导向。规划伦理认知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同向同行,而当下所强调的高效课堂思政建设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导向的重要契机与途径。

城乡规划的本质就是在空间与资源方面,对于不同利益诉求的平衡,曾经为追求快速高效发展,“功利主义”的城乡规划受到推崇,[3]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但遵循这样的理念形成的发展模式使城市出现上述包容性不足的问题,这样的现状反映了规划者的伦理意识对于规划实践乃至城市发展的影响。

包容性理念是实现公众利益平衡的基础,是社会公平伦理的体现。虽然包容性理念的价值取向极为清晰且可接受性强,但在实践中却容易忽视且难以抉择。同时,规划师自身伦理意识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公共资源的分配、社会各方利益与矛盾的均衡与化解。因此,在城乡规划人才培养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包容性城市”的伦理意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决策。规划者拥有正确的规划伦理意识及价值观是进行正确规划分析决策的关键,规划伦理教育水平的提升则可促进规划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及城市建设的人性化导向。

四、“包容性”规划伦理意识在规划教学中的现状

1.规划伦理教育意识尚为薄弱

当前国内各大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并未针对规划伦理意识开设专门课程,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基础课程,以及文明发展与国际视野类、生态环境与幸福生活类、人文修养与艺术审美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业针对性较弱。但针对规划伦理意识的培养已引起了重视,各大院校也在设计课程、理论课程中开展了诸多尝试,如在城乡规划导论中强化规划专业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等核心价值观、通过规划师业务实践加强职业道德的亲身体验、通过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系统学习规划管理法律知识、公平公正原则、规划管理效率、职业道德操守等,抑或通过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与学业指导课程或聘请专家以讲座或专题形式开展有关规划伦理意识的教育。

同时,谭建妹等人针对国内外伦理意识研究现状、培养要求等也展开了理论研究(图1)。而美国对于规划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求知识、技能外,对于价值观的教育有着明确的目标及要求,并将工程伦理教育整合到人文类课程中。相比之下,我国有关规划伦理意识的培养仍缺乏系统性,专业课程对伦理认知与伦理意识的培养内容与要求也不明确,仍然以教师在设计课程中的言传身教及社会实践中的参与体验为主要途径。这种形式使相关知识传授过于零散、无法深入,难以进行系统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引导不足。

图1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伦理意识培养课程体系

2.规划伦理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中,涉及规划伦理内容的科目有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专业课程教师往往通过规划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入手,进行思想教育,但在哲学、伦理方面的研究并不透彻深入,容易出现“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枯燥等问题。以包容性为例,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无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弱势群体对于城市包容的需求,难以引导启发学生形成新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缺乏规划伦理教学成果评价方法

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评估标准中,往往针对具体的专业课程计划、传授方式、知识点覆盖等进行评价,但针对“德育标准”指标: “理解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及社会交往能力”,目前并未提出具体的评价方法。所以对于当下的规划伦理教育成果不能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评定,也直接导致了教学水平难以发展提升。

五“包容性”规划伦理意识在规划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1.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

构建规划伦理课程体系,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关模块,形成学科贯通、深度融合的体系特点。如在核心课程导论及城市规划原理中进行规划伦理综述,明确总体价值取向;在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中重点进行包容性、人本性等法律法规、政策导则等的导向解读及多元参与的意义与方法;在规划设计课程中试验公平共享、城市友好等理念;在规划业务实践课程中应用所学伦理理论,以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实现教学提升,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验、实践“知行合一”的贯通融合。在教学团队构建方面,除专业相关教师外,可引入哲学伦理学专业教师、设计研究院从业者等,构建校内外多学科的组织体系。

2.创新结合的教学模式

当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优质课程资源等建设得到大力推进,授课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线下的传统授课模式,应发掘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规划伦理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可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使学生在备课过程中,自主学习相关案例,提升对伦理问题的分析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加深对于规划伦理的理解。

也可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给定主题,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设计剧本。学生们将情感代入,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去展现不同的观点,更能体会不同群体的心理变化及需求,认识到城乡规划实现公平包容的重要性。体验式的课程在活跃气氛、加深理解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与社会组织、相关机构、社区群众等进行交流,在校外形成“第二课堂”,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深入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真实诉求,探索如何应用包容性理念解决实际规划的伦理问题。

3.以评促教的提升方法

提升教学中的实践占比,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法融入伦理意识教育。采用三段式教学过程——首先,在低年级规划设计教学阶段,选定较小的社区进行更新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调研、走访等工作,了解社区居民、从商者等人群需求。使学生将基础伦理知识应用到处理此类小规模、较为简单的利益平衡问题上,并使其感受到城乡规划工作的积极影响,为伦理教育奠定基础。而后,在高年级的规划设计教学中,逐步增加规划研究范围,丰富利益主体,可覆盖不同类型及用地规模的法定规划设计类型,从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审批与执行人、使用者等不同人群的交互中,感受伦理认知与包容性需求的不同。最终,结合设计研究院、设计公司等校外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大型实践项目机会,以更加真实、综合的环境,完成伦理教学的应用。在每段实践结束后,项目涉及的利益主体、校外实践导师、校内教师、共同进行伦理教学成果评价打分,量化学习应用成果,推进学生伦理的养成与提升。

结语

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应以规划伦理意识教育为前提,唯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伦理意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做出正确判断,促进城市和谐发展。本文从包容性城市入手,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适合我国城乡规划专业的伦理教育融合应用方法,以期为规划伦理意识教育改善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包容性城乡规划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与教学改革探讨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