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2023-03-11 09:10海南省澄迈县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李维林
新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指向深度英语教学

◎ 海南省澄迈县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 李维林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评不对等、教学考不一致的问题,使学生很难获得即时的成就感,甚至有学生认为听不听英语课都一样。部分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教学评一致性就是教什么考什么,因此把学过的阅读文本改编成了语法填空,其实质则是知识的平移,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依然是浅层学习。同时,形成性评价的缺位或浅表化、评价主体的不明确也使得教学评一体化很难落实,也就无法走向深度学习。本文将从探究深度学习和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关系入手,通过确立基于素养立意的、可测评的、进阶的学习目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可评测的学习活动,推进评价即学习,以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把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结合起来,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深度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关系

崔成林认为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并提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原则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三个载体之一。王蔷首先分析了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联系,认为深度学习的提出为解决英语教学碎片化、表层化和标签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转变教师理念与教学方式、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王蔷认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有效整合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学的成效,三者相互依存、影响和促进,共同发挥着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

可见,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和教学理念,而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它的路径,它们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都服务于立德树人;其次,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融合于英语教学活动观;再次,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高效教学。二者结合有助于学科育人和核心素养落实,即语言知识的结构化整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完善以及文化意识的批判与融合。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

下面笔者以新人教版选必修一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Reading for Writing(两课时)为例,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评价主体的落实三方面探究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

1.基于核心素养和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SMART原则确立学习目标。SMART原则中的S(Specific)代表具体,即教学目标设定不能笼统,要具体明确;M(Measurable)代表可测量,即教学目标要可检测;A(Attainable)指可以实现的目标,不要设立对学生来说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Relevant)代表相关的,即目标内部的相互关联和依次进阶;T(Time-bound)指有时限的,教学目标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达成。基于素养立意的、可测评、进阶的学习目标是实施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大量教师用“知道”“理解”“掌握”等词设定目标,这些词从学生为主体的指向来说并无不妥,但学生知道了与否、理解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并不可评测。鉴于此,笔者推荐利用英语学习活动观构建进阶的学习目标,利用SMART原则衡量目标准确性和可测评性,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在学习目标层面的统一(如表1)。

表 1 素养立意、可评测、进阶的学习目标

2.设计与学习目标一致的具有挑战性的可评测的学习活动。

(1)基于真实情境,设置与目标一致的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刘月霞指出“深度学习”是教师在“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导引下,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引领性的学习主题”,设计以真实情境作依托、以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为目的的“挑战性学习任务/活动”。基于真实情境的驱动性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学生从解答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深度学习的表征之一就是形成结构化知识,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本课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为当地一家主题公园写一份旅游手册,通过逆向设计,笔者提到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当地的海洋乐园游客锐减,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出征文活动,即写英语版旅游宣传册,获奖者可携带一家人去免费游览该主题公园(如表2)。

表2 基于真实情境的挑战性学习任务

(2)设计导学、助学、督学、评学为一体的学习设计,落实形成性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不可见导致过程性评价很难实施,或缺位,或浅层,或模糊,或低质,呈现形式为Good、Excellent、Well done等,往往说者无心,听者无意;部分过程性评价以个别提问的形式展开,往往以抽样代表全体;有的课堂虽然有学案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学案太过简单,无法观测到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崔成林在谈及落实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时指出:要做现代教学设计3.0版,即基于学习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学生搭建三大学习支架,即“问题(任务)、活动(学程)、评价”设计,回答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问题,从而让课堂能够真正发生深度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的目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集导学、助学、督学、评学为一体的学习设计(表3见下文),其目的是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为学生学习提供学习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所指向的学习目标和核心素养、学习活动、活动形式、活动支架、活动意图、活动评价、活动层次等,体现素养导向、学生立场、学为中心,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使学生学习过程的成果(包括语言、思维和文化意识)显性化,让形成性评价有据可依(表3见下文)。

表3 导学、助学、督学、评学为一体的学习设计

3.推进评价即学习的理念,落实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评价的功能有三: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促学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及评价即学习(Assessment As Learning)。评价即学习指评价本身也是学习,即学生自己对学习的元认知和监察,其形式为学生自评或生生互评,旨在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我反思、互相借鉴、自主建构,不断接近学习的本质,走向深度。自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提出后,可以看到在日常教学中利用评价促教促学的教学行为日益增多,但评价即学习理念的落实还处于探索阶段。评价即学习的理念突出了学生是评价主体的地位,同时也把评价的作用最大化,落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评和互评。首先自评和互评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一于同一学习主题、同一学习目标和同一学习任务。同时它们又各有侧重:自评(表4)应当关注在任务中对于所学语言知识和策略的运用,互评(如表5)应当关注所运用的知识和策略产生的整体效果。明确自评和互评的关联和区别、制定合理的评价量表是落实评价即学习的关键一环。

表4 学生自评评价量表

表5 学生互评评价量表

通过利用SMART原则确定可测评、进阶的学习目标,设计指向目标的、基于真实情境的、可测评的学习活动,推进评价即学习理念,突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构建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策略,解决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浅层学习、教学评失衡、形成性评价缺失、评价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应注意到深度学习的深度不是一味地追求难度和高度,它是基于学情和教学内容的深度整合的弹性概念,其理念内核、学习方式和基本要求不变,但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可以根据学情实际来调整,以确保教学评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真正发生、思维逐步发展、认知持续建构和人格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指向深度英语教学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