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如何一“飙”到底?

2023-03-11 20:44李浩瑄
廉政瞭望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启狂飙专项斗争

李浩瑄

2023年一开年,一部聚焦扫黑除恶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电视剧——《狂飙》爆了。它的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1分。根据云合数据,《狂飙》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达63.6%,相当于有一大半剧集观众,都在看《狂飙》。

《狂飙》有着非常清晰的三幕式结构,剧情分为2000年、2006年、2021年三部分。由张译和张颂文饰演的角色安欣与高启强,从“朋友”渐向“对手”转变,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巨大反差,一个从意气风发的警察,变成了饱经风霜、谨小慎微的宣传科干部;一个从常被欺负的“老实人”,變成了无视法律的“恶龙”。

《狂飙》之所以能一“飙”到底,缘于它对人性的揭示,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它展现了一场跨越20年扫黑除恶的斗争故事,描摹的是一个特定历史阶段里中国基层的社会生态,老百姓生存环境的生态,以及权力生态。

塑造主旋律作品中的立体反派

近年来,反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影视作品不在少数,小荧幕和大银幕都有呈现。在此之前,《扫黑风暴》通过改编真实案例收获过较高的关注度。与前作不同,失去改编真实案例机会的《狂飙》创作者们跳出了扫黑剧依靠案件惨烈度吸引观众的“舒适区”,转变思路,刻画反派被黑恶势力腐蚀的过程,这期间关于人性的博弈激起观众的讨论欲。

无疑,反一号高启强是《狂飙》的戏点,甚至有观众说,这部剧更像是黑老大的发家史。这并非编剧存有私心,交代黑恶势力的形成与发展,才能更清晰地揭示黑恶势力背后藏身于政法系统高层的“保护伞”。这些不同的人在威胁与诱惑面前,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人性的复杂。

正如本在菜市场里老实本分做着小鱼贩的高启强,被小混混欺压而逐渐被大环境改变。因为“打架”,高启强在大年三十进了派出所,结识了安欣。安欣释放出的善意既让高启强感到温暖,也让他体会到了有“靠山”和“背景”带来的好处。2000年,他和弟弟高启盛想要开小灵通专卖店,需要两万块钱,为了这笔钱,高启强进一步卷入了黑老大徐江和白江波的恩怨里。

高启强的出身,让观众同情,当他走上歧途,也曾挣扎过,但是最终没有战胜欲望。观众“恨不起来”的,并不是作恶的高启强,而是曾经辛苦奋斗、关爱家人的普通人高启强。

《狂飙》还借一众骨血丰满的人物,揭示了人性的善恶抉择——老默面对女儿心存愧疚;行事狠辣的恶霸徐江也有软肋……他们的善恶不是天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选择。

在安欣的战友李响和师父曹闯身上,都有关于他们的追求和命运的讨论。曹闯以为自己可以按部就班升副局,但恰巧碰到了体制内用人标准改革,学历成了门槛,眼看升不上去的他选择了歧途。

临死前,曹闯让李响拿自己去搏一个前程,李响犹豫了,短暂地抛弃了警察的身份去纵容自己滑向妥协,这成了京海埋在海平面下的一颗雷。在黑白之间辗转挣扎的李响最终在自我谴责中选择孤注一掷,在与黑恶势力的斗争中奉献了生命,成为观众“意难平”的丰满角色。

以“恶”拷问人性,引发对“善”的反思,给坏人的故事留出足够的创作空间,并非《狂飙》独创。2004年以前,国产剧曾经有过涉案剧的黄金期,2001年的《黑冰》就是以涉黑组织老大为男主角的代表作。在《黑冰》中,王志文饰演的男主角郭小鹏是个大毒枭,儿童经历的创伤让他走向人格变态,但多数时候,他又显得儒雅、博学、自信、风度翩翩;陈道明饰演的《黑洞》男主角聂明宇,表面上是副市长之子、大集团董事长,一表人才、斯文有礼,实际上却是当地最大的地下黑社会头目。《狂飙》的“文艺复兴”给主旋律影视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反派角色脱离“工具人”身份的桎梏,从扁平的“坏种”变得立体圆润、有血有肉,有效避免了主旋律影视剧浓厚的说教味。

如导演徐纪周所说,《狂飙》是“一场惨胜”,剧中所有人物都没有收获圆满的结局。正是因为反派的“强大”,从正面人物警察安欣的视角来观看这部剧,更能体会到扫黑除恶之艰难不易。

在无数次的失败磨砺下依旧坚守正义的安欣,将自己变成了“孤臣孽子”,不计后果、不计前途,赌上了青春,赌上了爱情,甚至赌上了自己的全部人生,与黑恶势力对抗20年。这样的人物更像是理想与正义的意象化表达,在被黑恶势力笼罩的京海市,依然有如安欣这样的小人物为了老百姓的安心奔走拼命。以蚍蜉之力撬动庞然大物,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残酷现实中带有壮烈色彩的浪漫英雄故事。

较为遗憾的是,安欣和众多受害者失去的生活没有被呈现,也正是因为受害者缺失,让正面人物显得较为扁平。

时代群像的全景式呈现

导演徐纪周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如果《狂飙》换个名字的话,可能会叫作《70后》。剧中以2000年、2006年、2021年三个时间节点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讲述的20年,恰恰是“70后”完整经历过的年代。

2006年2月,中央政法委部署全国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在中央成立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协调小组,并设立全国打黑办。之后,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会议。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20年,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

虽然“扫”和“打”只有一字之差,区别却很大。“打黑”更多是从社会治安角度出发,强调点对点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而“扫黑”不仅要打击涉黑的社会人员,更要扫除利用手中权力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的国家公职人员。

《狂飙》的时代特性,也体现在其中。早年以徐江为首的黑社会还处于以暴制暴的阶段,这也是大部分观众传统印象中的黑社会形象。还有像莽村这样极具封建色彩的,依靠血缘和地缘关系结成的团伙组织,在夺取社会资源时蛮横霸道,正如村名。而到高启强上位后,深谙《孙子兵法》的他已经学会用企业的方式为自己塑金身。他在暴力事件上不出面、不沾手,警察拿不到证据就对他无可奈何。后期,他甚至通过捐建幼儿园和养老院的方式来“收买”基层公务员和离退休干部,贿赂、威胁手段隐蔽且有效,为自己建立起更牢固的关系网。

除此之外,《狂飙》在场景布置、服装造型设计等细节方面进行了把控:宏观处,有着大量能勾起不同时期过往回忆的场景,比如剧中常常提到的有黑道背景的下湾采砂场和白金瀚KTV;细微处,能看到装着饺子的铝制饭盒、翻毛领的皮夹克、等离子彩电、小灵通……在一个个“润物细无声”的细节基础之上,观众在时代坐标中找到相应的定位。

高启强跨越20年的不同造型,也帮助演员准确地塑造人物。2000年,作为鱼贩子的高启强穿着皮衣,看起来脏兮兮的,他捞完鱼随手在衣服上擦水,是菜市场里鱼贩的真实状态;2006年,在“大嫂”陈书婷的“包装”下,高启强身着撞色西服,戴着墨镜,梳起背头,一副时下黑老大的形象;2021年,随着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高启强的违法手段越来越隐蔽,逐步“洗白上岸”的他穿衣风格也向“保护伞”靠拢,变得低调朴素……

从个体的命运起伏看到社会发展的进程,这样的创作思路,近年来在《大江大河》《人世间》等现实主义题材的年代剧中较为多见,在涉案剧中,《狂飙》算是做出了优秀的示范。

但是和过往作品不同,《狂飙》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它并非一部鼓吹“正能量不可战胜”的传统意义主旋律电视剧,它残忍地揭示了正义的力量想要成功并不容易,经历失败、面对曲折是必然的。就像20年间,关于京海市的举报信像雪花一样寄出,却始终无法放在应该看到的人的桌上。也正是如此,观众才更深刻地意识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非易事,主旋律影视作品才得以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高启狂飙专项斗争
剑气凛冽起狂飙
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攻坚战
我相信
狂飙突进的青春之歌
高启与北郭诗社成员交游考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波士顿狂飙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
我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