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难点与策略

2023-03-15 00:57叶阳红石金凤
广西教育·D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时期初中生作文

叶阳红,石金凤,王 升

(赤峰学院 文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 万字,45 分钟能写完不少于500 字的习作”[1], 且初中作文分数占语文总分40%左右。在此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逐渐摆脱阅读教学的附庸角色。与此同时,新时期也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

一、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要找出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首先要立足实践中真实的情况,才能找出解决初中作文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利用实践调查方法及调查学校实践教学经验, 发现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并通过对现状的剖析,窥探藏在新时期背景后的作文教学的难点。以四川省某初中部分师生为调查对象,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深入了解,以期提出解决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难点的策略。

(一)新时期初中生作文的心理素养情况

1.作文兴趣不浓厚

学生写作兴趣是引领学生如何顺畅走作文之路的隐形又必要的老师。从调查的实际情况中发现,283 名初中生中有25.09%的学生对作文无感,有44.52%的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般,有13.07%的学生对写作文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对写作十分喜欢的学生仅有5.65%, 甚至还有11.66%的学生讨厌写作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从内心不喜欢写作文,对作文恐惧、不感兴趣的问题仍未解决,可见提趣之路不能停止。

2.作文主动意识薄弱

初中生的主动性是一种内化了的自觉自律习惯,能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的许多问题。调查的学生中, 有6.36%的学生出于自己的喜欢写作文,主动性强; 有22.61%的学生出于提高写作能力进行作文,对自我要求严格;有10.6%的学生出于功利性,想要取得好分数而进行写作练习。这些学生虽然写作动机不一,但都有一定的主动性。调查显示还有高达60.42%的学生写作原因是老师要求的,主动意识薄弱同学占大多数。

3.作文畏惧心理普遍

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是阻碍其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在教学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这些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4.20%的学生对写作文有点害怕,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可以克服; 有18.73%的学生非常害怕写作文,提到作文就面露难色,仅有7.07%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害怕写作文。从这一组调查可知,初中生的作文畏惧心理普遍存在。

(二)新时期初中生作文的知识素养情况

1.写作方法运用能力欠缺

作文方法就好比一把刺破作文难题的利器,掌握写作方法,会用写作方法,善于总结方法,才能让我们行文更加轻松。然而在此次关于学生作文方法使用的调查中发现有30.04%的学生注重写作方法,并且在写作中去运用;有42.40%的学生知道作文方法,但不会运用;还有27.56%的学生没关注过写作方法。总之,注重写作方法且能够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的学生比较少。

2.作文问题多样

问题是反应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作文问题最能体现学生们在写作能力与写作知识上的功底。此项作文问题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写作文面临的问题多样,除了写作内容不知如何取舍的问题占38.52%较少之外,其他问题的比例数据都高,证明了初中生在写作文中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深层的构思立意,也有基础层次的选材取材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三)新时期教师的作文教学现状

1.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时期对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教师进行访谈中,多数教师会偶尔进行专门的写作课, 少数教师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写作课教学,而经常进行专门的写作课练习的教师很少。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有作文教学意识,并且明白其重要性,但是受各种外在因素以及自身情况限制,导致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不经意间被忽略了。

2.作文练习方法单一

作文练习方式的多样性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此次调查中,将学生们的日常作文练习形式与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做了对比调查,发现练习的方式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学生日常练习以常规的练习为主,显得单一。另外学生最喜欢互联网与多媒体下的练习方式少。如此可知,教师教学对学生作文状况关注不够, 一贯使用传统练习方式,难免会消减学生作文积极性。

作文教学不应只注重课堂的精彩,课后的指导也很关键。对学生个人进行问卷和访谈时,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评讲和个人指导不够,有7.07%的学生表示经常会,83.7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 还有9.19%的学生表示不会, 教师从未对其进行过单独的作文指导。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分批次,找机会,争取将作文指导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既是挑战,也是一种教师职业能力的体现。

4.评改方式垄断化,未发挥学生能动性

学生个体有着丰富的知识经验,作文评改要适当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标提到“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互评互改”[3]。据此,对教师的评改方式进行了调查,有68.9%的学生作文都是由教师批改,学生自批或多方式结合的批改方式占少数,还有2.47%的学生表示教师没有及时批改作文。调查显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然占强势地位。

二、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难点

新时期背景下,师生在作文教学中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将近年初中作文教学经验及作文现状调查结果结合分析, 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时期新环境带来的冲击

1.“换” 上风险——线上教学带来的作文教学空间变换

随着科技的发展, 教学方式有了巨大的进步,教育教学呈现立体化,时间与空间都更自由。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部分, 也受到种种影响。新冠疫情给作文教学带来巨大冲击,也为作文教学揭开新的方向——线上教学。以笔者调查学校真实线上作文教学为例。D 老师因地区疫情严重,开展了多次线上作文教学,以其中一堂主题为“化记叙为描写,让语言生动具体起来”为例。D 老师提前了1 小时提醒通知学生, 并且半小时再次提醒,仍有10%的学生未准时参加。教学过程中,D 老师以初三下册小说单元《孔乙己》为例子,让学生模仿其中精彩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同桌间相互模仿练习。由于学生们线上只能看见彼此摄像头,这就导致规定练习时间超时,只有少部分同学完成模仿。

真实的案例中可以明确看出线上教学带来作文教学空间变换的冲击,这种变换暗藏风险。学生所受教育教学空间由教室转换到家里, 舒适性强了,警惕性、自律性弱了。迟到、早退、旷课、不交作业等陋习,相比在校学习大大增加。

2.“网”前受阻——“互联网+”使作文教学失灵

新时期给我们最明显的标志应是“互联网+”。它给作文教学带来福利的同时,也让教师也犯上了“网瘾”。在受访的35 名教师中,几乎每个老师都表示,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对网络的依赖性强。一批有经验的老教师表示,刚入职的几年,还能自己进行作文教学设计,并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情况做许多吸引学生眼球的作文“花样”。如组织学生户外实践观察,在真实的感受中写作;带领学生进学校及地区图书阅览室,在沉浸式中书写篇章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网络教学资源“投喂”下,一些老师也渐渐失去了最开始的作文教学热情。与之相反,有的教师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拓宽自己的作文教学深度。如,浙江文晖初中语文教师赵群筠老师的主题作文课“微点小博”。利用微博这一媒介,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明白写作在身边,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对互联网真实教学感受下,让我们看到互联网的黑白两面,利弊共存。而过于依赖则让新时期作文教学在前进的道路上,“网”前受阻,使得作文教学灵活性降低、灵动性不足、灵巧性缺失。教师一味依赖网络资源,作文教学敏感性降低,别人的思维桎梏自身,课堂灵活性随之降低,导致学生写作积极性降低。因此,作文课的灵动性的湮灭,首当其冲受到侵害的就是接受教育的学生。

(二)新时期新学情带来的挑战

1.初中生身心发展露新现象

新时期除了给初中生带来外在的环境变换,也给初中生心理发展带来新的变化。“人类在众多因素综合作用下,身心发展有其稳定性,但在外界环境突变下也会减缓或加速。”[4]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初中生身心出现特殊现象。

首先,初中生智力早熟。新时期的学生相比过去,学习途径多,接触的知识面宽,所学技能更加全面。这就给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授课难度增加,普通或单一的练习形式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其次,学生心理疾病严重。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心理疾病也是作文教学不可不迈的坎。前面提到学生对作文有普遍的畏惧心理,通过采访师生,发现其原因诸多:父母离异,双亲爱的缺失,无法用文字写真情;心灵受创自闭,作文要么宣泄情绪,要么进行虚假辞藻堆砌;意外原因或受惊吓过度,导致长期想自杀,作文写否全凭心情。类似以上的学生心理畸变,都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挑战。

2.初中生作文知识经验的僵化与行文的随意性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我们只需要在其基础上进行唤醒与累积。但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们作文知识经验具有一定的僵化性与随意性。这体现在学生们对作文方法使用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42.40%的学生知文法而不知何用,作文知识僵化,缺少反复练习后的语言敏锐力。行文随意性问题也很突出,有的学生作文质量好坏,影响因素不在本身积累,在于当天周围环境对自己心情的影响;有的学生精通各类文体知识, 但执着于自己偏爱的文体,以至于不会考虑写作体裁是否适合偏爱的文体。这种种僵化与随意现象,都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三)新时期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新课标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是作文教学的方向标。作文不单单是基础层面的语言运用,更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桥梁, 也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助推器,更是进行审美创造的语言实践活动。初中作文教学要在保证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同时,串联起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高的愿景。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也十分重视作文教学,其中新增的6 个学习任务群中,有两个有关写作的任务群即“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从具体学习内容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初中阶段学生作文练习体裁更加丰富, 诸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除此之外,加强了思辨性表达,学写科学探究类文本、学做文艺点评、学习经典文本参与社会热点的点评。如此高屋建瓴的作文教学要求和丰富的作文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如何妥当安排,造福学生,又是一大难题。

“双减”政策的出台,也给初中作文教学提出质量要求,作文练习虽不可少,但要注意质与量的界限。练习量尽量不超出课标要求量,在量达标的基础上提质, 甚至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减量提质,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日常作业与作文的关系了,并且合理安排批改与评讲时间。

(四)新时期新教法与理念的考验

新时期带来的新作文教法与新作文理念,给师生带来了巨大的能力考验。近年来语文教学领域热点教学方式主要为:情境教学、主题教学、听说读写综合教法等。这些教学方式依然适用于作文教学。新课标有关写作的任务群的教学提示明确指出“根据学段要求, 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在主题情境中, 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注意整合听说读写, 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5]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与所学内容相连的学习场景,进而拉近教学内容与学习者距离的教学方式,在激趣的同时促教促学。“以真实性为划分依据,情境也分为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6]因此,作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创设怎样的情境;教师如何避免情境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被形式化,导致与学生具体作文情况脱轨等问题都给初中作文教学提出新考验。

三、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建议

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如何突破重围,需要整合分析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难处,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下面将新时期初中作文面临的四大难点进行分析,将初中作文教学难点的形成更加透视化(如表1 所示),在此基础上给出以下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策略建议,当做抛砖引玉。

表1 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难点分析

(一)牢守作文教学底线

1.牢守责任底线,警惕网络风险

责任是从事任何行业的底线。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时刻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带动学生作文潜力。新时期给我们送来了网络福利,在劝诫学生健康使用网络的同时,也提醒教师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警惕网络风险。教师要博观约取,警惕网络削弱自身对作文教学责任感。新时期教师要有网络自我调控能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使自己的作文教学自成一派。教师没有自己的作文教学思想与责任意识,怎能激起学生内心对作文渴望?因此,提倡教师用自趣带动学生他趣,再利用网络资源充实作文课堂生动性、趣味性。例如想象作文的情境创设、散文中优美景色、记人叙事作文的动人细节等,可以通过网络形象补充。只有教师自己达到了对作文教学的不敷衍,有兴趣,有责任,学生才能认真对待,兴趣才能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新时期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要正确利用“互联网+”带来的资源共享,也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我想教给学生什么? 如何教? 教后如何针对指导? 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作文教学风格,对自己严格,对学生负责,突破“网”前阻碍,让作文教学回归灵动,谨防被一“网”打尽。

2.牢守变通底线,做好万能准备

线上教学是风险也是契机,它使作文教学空间发生变换,带来了教学管理压力,也能促进线下的教学,促进新时期作文教学现状的改善。我们要辩证地、变通地看待线上教学,做好万能的准备。首先,是如何增强对学生的监督。在线上教学系统更完善之前,采用家校合作,监督学生完成每一天的学习量。其次,教师要改进线上教学质量,扬弃传统教法,采用有趣切实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线上作文教学的兴趣。例如,教师讲课尽量还原课堂,教学空间尽量模拟或直接在教室, 教师着工作装,语言动作还原真实课堂, 给学生线上课堂的真实感,增加其课堂的积极性。这样,既能让学生有课堂仪式感又能锁住他们因教学场所变换带来的新鲜感。当线上教学将教师监督与趣味课堂结合起来,这样的作文教学就能消除或减轻他们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最终达到师生共解作文问题,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3.牢守热爱底线,践行三爱

新时期初中生作文现状不乐观,学生作文心理素质与知识素养都存在问题,教师对应的教学也不够扎实。近年又出现很多“佛系师生”,不争不抢,无欲无求。这其实是一种应对压力的方法,但过之则罔。面对庞杂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纷杂的作文问题教师要牢守热爱底线,践行三爱。

第一,教师要爱观察。优秀的教师就是一名顶尖的侦察兵。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通过学生的细节动作发现学生的问题。作文教学中,学生作品作为第一评价依据,能最直接看到学生的作文问题,但仅仅这样不够,还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心理去观察指导。

第二,教师要爱归类。对于学生作文问题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分类然后一一解决。调查显示学生作文问题有基础语言结构问题,也有深层立意构思问题, 教师对此要建立学生作文问题档案,根据问题设计作文课堂,并根据问题进行整体与个体的分批次解决。

第三,教师要爱激励。前面提到新时期,学生有新学情,教师要在观察与总结的基础上,对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激励。学生作文语言的温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周围人的温度,作文最初的目的也是传达内心情感。因此,教师的激励要体现在各个方面,作文评语里、作文课堂里、日常训练里等等,只有给足了学生作文信心, 学生的作文动机才强烈,兴趣便生,作文便成。

(二)严把作文教、学、评统一线

1.重视作文学情,丰富评价形式

忽略学情是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的突出问题。当今初中生较之以往,除了课堂知识问题,增加了心理问题,以及身心早熟早智。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能只教授知识, 也要注意学生课后的心理指导。作文教学设计应从本班大多数学生知识经验与心理出发,选择不同内容。主动意识不强,害怕写作文的班级,内容要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讲授方法要更灵活,目标要求相对低一点;反之,则文章章法知识更深一点,练习要求更严格一点。这样学生所接触到的作文知识与心理承受水平相符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评价方式要及时、多样、动态。及时,即作文写作与评改间隔时间不要太长,让学生作文记忆持久;多样,即告别单面的文字或者分数评价,根据学生作文具体问题,进行整体与单独处理;动态,即建立学生问题档案,记录学期段甚至学段作文问题,观察他们增减或解决情况,形成一个健康、动态的个人作文评价档案。如此,将具体作文教学与学生学情相结合起来,并辅之以相匹配的评价方式,才是健康的作文教学生态,而非教、学、评割裂。

2.发挥学生作文教、学、评的能动性

教师经常做“吃力不讨好”的事,究其原因是没有利用好学生的能动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新时期初中生更喜欢自主命题的作文训练方式,且在练习的形式中对网络媒介创作、 具体活动中写作、微写作等方式更感兴趣。但由于教师忽略了这一具体学情,导致学生写作兴趣缺乏,增加学生写作的随意性。因此,教师要适当“放权”。首先,进行作文教学前, 提前调查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情况和兴趣点, 并将这些信息作为自己作文教学设计的依据,让学生参与自己的课堂设计。其次,作文评改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生生互改,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大胆评改,教师一旁组织监督即可。最后,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本班级作文周报,作文网站等,通过班级评选上报、上网站公示栏的机会。

(三)紧跟作文教学时代线

1.抓好课标要求,提升学生作文综合素质

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这是教育教学多次改革的根本原因。现在也提出了“以写为本,以素质求发展”的“大写作”教学观念[7],新课标、“双减”政策等都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要求。首先,教师要精研课标,使自己的作文教学不偏离课标要求。作文练习,也要考虑选题的文化因素,是否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等,而不是简单地布置作文题目,再机械地修改。其次,学校也要定期举行教师作文设计交流会,给教师更多时间反思自己日常作文教学的不足,是否偏离教育文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教学下,作文能力是否提高。

2.用好作文教学新方法,改进作文教学能力

学生由于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方法意识欠缺,存在写作方法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作文教学方法,导致在教学时,作文练习的方法单一,指导方法传统等。因此,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要更注重方法的使用。初中语文教师要多多尝试新的作文教学方法,多多吸取国内外好的作文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如教师运用听、说、读、写综合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学生写一篇写景记叙文,可以找到学生熟悉的任何景物的实物。

总之,调动多种学习行为,结合五官感觉,学生能完整地体会作文的全程。同时也要注意与实际教学相符合,不能生搬硬套。另外,师生在不断尝试新方法的过程中,有新的突破与创新,正是新时期初中作文教学难点给予我们最好的考核结果。

猜你喜欢
时期初中生作文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