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2023-03-15 21:57卜金超郭世璋马继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卜金超 郭世璋 马继红

(1邯郸市委党校,河北 邯郸 056004;2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进行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长远目标,将筑牢实现中国梦共同思想基础作为现实目标。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强调实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的世界观教育、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灵魂的人生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价值观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帜的政治观教育、以“四史”为典型内容的历史观教育、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方略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以“法治”“德治”为保障的法治观和道德观教育。

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推动灌输教育与启发感知的有机统一、自我修养与榜样示范的紧密结合、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的深度交融、传统方式与新型载体的共同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高度协同。他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恪守,倡导坚持“两个巩固”、全面渗透、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守正创新。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就要以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前提,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基础,以坚定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为根本,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关键,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核心,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重点。

一、恪守一个基本原则,牢记两项根本任务

(一)恪守一个基本原则: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相关、休戚与共,是中国共产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促进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做到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立场坚定,自觉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各级党委要坚决履行党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扛起政治责任,增强大局意识,拥有责任意识,树立阵地意识,统筹协调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协同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壮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合力,高度关注社会思想动态的趋势和社会舆情动态的影响,探索和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将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配置到管思想、把方向的重要位置上,坚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始终掌控在对党忠诚、政治坚定、能力适配的人手中。

(二)牢记两项根本任务: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巩固”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大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持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举旗帜、凝聚民心、培育新人、振兴文化、展现形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群众思想共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不断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汇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重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坚持立德树人、立破并举、齐抓共管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识别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能力,制定设置和完善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评估标准,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抵御能力。

二、区分“三个问题”,应对“三个地带”,创新“四项体系”

(一)区分“三个问题”,正确应对思想舆论领域的“三个地带”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严格区分“三个问题”即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观点问题,切忌将三者相互混淆、简单处之。在政治原则上要做到毫不犹豫、坚决斗争;在思想认识问题上要教育引导、以理服人。在学术观点上,针对由此而引发的激烈争鸣,要将丰硕优秀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通过学术话语体系解决纷争。

要加强党的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增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意识形态、新闻宣传和网络安全的主阵地建设,严格主阵地管理,铸魂育人、固本培元、敢于亮剑,站稳守好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严守“红色地带”,狠打“黑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坚决守住红色地带,精心打造红色主阵地,倾力彰显红色主色调,保持正能量的绝对优势地位;要勇敢亮剑、坚决管控黑色地带,大力压缩黑色空间,努力推动黑色地带向灰色地带的转化;要大张旗鼓争取灰色地带,促进引领灰色地带向红色地带的转变,高度警惕、严格防止灰色地带向黑色地带的蜕变。

要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问题,在大是大非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大风大浪面前站稳脚跟意志顽强,在灯红酒绿面前头脑清醒不为所惑。要思路清晰,不在政治上当“糊涂虫”;强固支柱,不在信仰上作“墙头草”;自信自强,不在媒体上成“跟屁虫”。

要善于抓住关键思考问题,围绕事关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社会主义科学性、党的领导合法性等根本性、决定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究,做出表述,使人信服。要善于主动发声、敏锐应对,增强意识形态自信和自主意识,坚决反对西方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增强理论自信和精神支撑,大力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强化意识形态表达力。

(二)创新“四项体系”

要创新话语体系。克服“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多重话语困境,将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相融、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相融、理性话语与感性话语相融,推动传播内容生活化,叙事模式日常化,语言风格轻悦化,传播形式极简化。

要创新工作体系。科学设置议题增强引领力,回应现实问题增强公信力,回击错误思潮增强凝聚力,让好舆论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避免不好的舆论变成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

要创新战略体系。实施“精品力作”,打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极品杰作,以更好地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要创新内容体系。坚持“内容为王”,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先进性、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内容供给,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供给,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供给,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供给,破历史虚无主义,立历史唯物主义;破西方舆论诋毁,立中国国家形象;破崇洋媚外现象,立深厚爱国情怀;破精致利己主义,立使命担当精神 。

三、采取五种对策,强化“五种力量”

(一)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真理性,突出指导性,注重通俗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最具权威性的深刻解释,对新时代推进强国战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难进行实事求是的理论回答,对社会不同层面人们思想上的不解和困惑进行有的放矢、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

(二)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扩大正能量,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突出包容性,充分吸收人类先进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将各种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中有益的内容和合理的成分吸纳融合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和根本的政治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时刻关注、正确评价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文化建设引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说服力、渗透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三)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能力、调整战略,突出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强信息传播的管理能力,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加强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和相关法治建设,根据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改进舆论宣传、监控、引导和管理工作,确保舆论主导权。要调整舆论宣传战略,树立先声夺人的宣传理念,及时回应境外各种误解、曲解乃至丑化中国的言论,积极找寻诠释自身理念的恰当方式,善于向对方表达自身理念,增强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及时性、客观性,提高中国媒体的国际声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斗争策略,注重斗争艺术,敢于善于斗争。面对原则问题做到寸步不让,充分运用斗争策略,准确把握时机、节奏、力度、分寸,善用事实说话,注重斗争实效,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发出好声音,释放正能量,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切实把握斗争火候,掌握斗争主导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实现共赢。要学会讲故事,坚决讲好故事,突出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利用历史的细节感动人鼓舞人,把历史事件科学、透彻地写出所以然,把历史人物准确、鲜活地写出历史感,通过更多视角更多层面的微观研究和历史细节,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攻击。

(四)着力彰显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作用,直面现实、勇于发声、敢于亮剑。突出表率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力。要清醒认识和正视应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挑战,有效预防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和文化霸权所实施的渗透,大力破解现实难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控制力、影响力。要坚持党性原则,树立阵地意识,党员、干部面对大是大非做到积极发声,大张旗鼓讲、理直气壮讲、坚持不懈地讲。要大力倡导、团结爱护正面声音,坚决支持保护敢于碰硬、敢于批评、行得端、做的正的教育主体,壮大正能量队伍,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要坚定斗争意志,强化政治担当,争作勇敢无畏的战士和斗士,不做沉默的羔羊和爱惜羽毛的“绅士”,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面对国内外错误思潮和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敢于挺身而出,在事关四项基本原则的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坚决回击、敢抓敢管、善战能胜。针对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各种错误倾向和不良现象以及人们的模糊认识,必须持续保持政治清醒和高度警惕,坚决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拥有较强的政治判断力,对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果断坚决予以抵制。面对困难大、矛盾多、情况复杂的严峻形势,要进行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善于在激烈的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锤炼烈火真金,夯实思想根基,增强斗争底气、壮大斗争力量,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巩固立场上的坚定。

(五)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功能,突出创新性,引导有力、积极有效,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就要坚持把好政治关、政策关,把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强势宣传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决策部署,正确分析、妥善引导热点敏感问题的宣传和突发事件、重大事故、重大案件的报道,做到冷热适度、进退有序。端正舆论监督的目的,摆正舆论监督的位置,把握时机、注重效果,提高公信力,有效遏制和及时整治有偿新闻、低俗新闻、虚假新闻,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新闻会商会、重大主题宣传协调会、新闻阅评、广播电视监听监看、图书审读等制度,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加强重大主题策划和重大活动宣传,实现宣传报道的规模化、系列化、深度化。充分利用、有效管理新兴媒体,牢牢掌握新兴媒体运用管理的主导权。统筹推进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新闻网站与商业媒体的功能互补、网上宣传与网下传播的有机结合,以网上正面引导打造网络舆论的强势。做好网上舆情的分析研判、监督处理和快速反应,优化网上监控、网上阅评、网上评论工作机制,敏锐洞察网上舆论的态势,做到重大舆情动向早发现、早引导,公共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强化网络管理,重点关注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信、网络视听、手机媒体等新业务的发展,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扩大新兴舆论阵地,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说服力、吸引力、凝聚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赢得人心、温暖人心、稳定人心为基本原则,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失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大学生、农民工、贫困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和重点人群,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做好说服教育,满足群众诉求,提升群众素质。围绕全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形式多样的现代农民和市民教育工程,搞好“市民日”、邻里节、社区文化节、校园文化节、乡镇文化节等丰富的社会活动,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修德铸魂的软实力。注重社会舆情的跟踪调查、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及时发现重大社会问题,及时解决社会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宣传教育群众和倾力服务群众统一起来,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扩大思政教育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感召力。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高超、本领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提升政治思想理论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和视野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坚定政治立场、锤炼政治定力、把稳政治航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勇于自我革命,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夯实业务根基、拓展工作思维、应对时代挑战、提高工作能力、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勤于思考、精于思考,把准时代脉搏,强化思想犀利度和吸引力,善于感染人、影响人;要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精于判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时代需要、契合现实国情、满足受众需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有机统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