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表情的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2023-03-17 03:25黄雪婷李涤非
传播与版权 2023年5期

黄雪婷 李涤非

[摘要]广西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西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精髓,是全区各民族坚强的思想后盾,对广西历史发展历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和探寻有效传播载体是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介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文章将网络表情这一网络社交载体作为切入点,在广西红色文化内涵中融入表情设计,并结合传播主體积极化、传播内容本土化、传播途径多元化三方面,探寻广西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优化策略。

[关键词]网络表情;广西红色文化;社交平台;传播现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1]。充分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传达红色精神,是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举措。广西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广西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而意义深远,是广西人民建设壮美广西的力量源泉。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表情探索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无疑是展现广西风采的有效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一)网络表情

网络表情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视觉性非语言符号,由字符、图像、文字组合而成,用以模拟人的面部表情、情绪状态、体态动作,表达网络背后的情感和态度[2]。自1982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诞生起,网络表情经历了“键盘符号—静态表情—动态表情—自定义表情”的发展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到智能,从单一到多元。在现今的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网络表情无处不在,它被运用到各种网络载体上,如邮件、论坛、聊天室等,这些载体成为承载网络表情的巨大容器及展现网络表情的广阔舞台[3]。网络表情具有传播性强、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成为一种追逐热点、表达自我的新型语系,在信息传递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表情成为新兴的话语样式,以其趣味性、互动性改变了人们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并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广西红色文化

广西作为红色革命策源地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含物质及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含革命遗迹、红色纪念地、革命标志性物件等,如中国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广西学生军抗日烈士纪念碑、桂北游击队的笔记本、韦拔群的手摇铃等。这些物质层面的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先辈艰难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开展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活素材。精神层面的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则主要包括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体现党的优良传统,记录了党的先进理论和革命实践,彰显着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的红色精神[4]。中共广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于1925年,领导广西各族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时的广西红色文化呈现的是奋勇当先、敢于牺牲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贫穷落后的区内大环境,广西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因此广西红色文化又表现出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深刻内涵。随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则进一步丰富了广西红色文化的内涵,保家卫国、驱逐侵略等红色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广西红色文化又融合了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等多种精神内涵。八桂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留下了众多红色印记,以历史的发展为主线,演绎生成了广西红色文化的清晰脉络。

二、网络表情助推广西红色文化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广西政府积极打造广西特色红色文化品牌。但现阶段,广西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传统的口号式、灌输式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传播方式不够接地气[5]。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变化,如何使广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是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网民规模庞大,社交平台用户众多,在网络聊天时使用网络表情已成为中国网民的习惯,网络表情直观生动的图像形式也更容易“抓人眼球”。青年学生是网络表情的主要传播者,亦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红色精神与年轻化、“萌系”用语的结合,能拉近红色文化与青年受众的距离。红色文化借助网络表情的形式推进传播,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由抽象化转向生活化、由窄众化转向大众化、由单向传播转向互动传播。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TVS新媒体工作坊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制作了微信表情“长征路上小红军”,此套表情以小红军的生动形象传递正能量,迅速走红于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2017年,中央纪委监察委员会推出的16款“八项规定”网络表情引发了热议,中央纪委监察委员会通过此种生动、接地气的方式,深化网友对八项规定的了解。红色文化网络表情是宏大叙事平民化的符号代表,有利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红色文化联合网络表情,既是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又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广西红色文化转化成人们易于接受的认知图式,以贴近群众的生活化形式进行表达,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与认同感。在互联网时代,广西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艺术展现”的发展格局,将红色文化与网络表情相融合,既可以拓展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又能拓宽广西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三、红色文化网络表情传播现状分析

(一)社交平台红色文化网络表情传播现状

微信是时下国内最热门的网络聊天通信软件,也是网络表情使用的主要平台。笔者在微信平台的表情搜索功能中输入“红色”“党史”“奋进”“初心”“爱国”“广西”等关键词,按照与红色文化相关性(中国共产党党旗、红色标语、红军军服等),选取内含红色文化的网络表情样本110套,记录关键数据包括赞赏数、版权归属主体,进行样本数据分析,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6月30日,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

由于部分账号未开通赞赏功能,并且微信平台仅限作者可查看表情下载量、发送量及发送次数等数据,上述统计分析结果具有局限性。仅从目前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政府与媒体企业是红色文化网络表情制作的重要主体,其中多为结合地方及企业的吉祥物、形象IP展开设计的网络表情。同时,红色文化网络表情的传播效果不甚明显。微信官方的表情开放平台的表情热度榜(该热度榜最近一次数据更新在2022年1月15日)中,未有任何一个选取样本上榜,而排名前100名的网络表情中也基本不含红色文化元素。但样本中获赞赏数最多的一套网络表情“我是八路军”,赞赏数达到27846人,收获了众多粉丝,该作品通过小小的表情展现了伟大的红色精神。除此套表情外,该创作者还创作了“我是八路军2”“我是八路军过年版”系列红色文化网络表情,这些网络表情既展现了八路军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精神面貌,又与日常生活中的表达习惯、话语体系相结合,受到粉丝的喜爱。

由于实时通信软件对话窗口的尺寸较小,网络表情画幅通常也较小,其承载的信息量也较为有限,因此基于纪念馆、纪念地、革命遗址类革命文化资源的网络表情设计较为少见。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政府推出的“瀍小河”网络表情组合系列中的“薪火相传,红色瀍河”,其背景设计以中共洛阳组纪念馆为原型,以简洁的色块图形象征性呈现纪念馆形态,以此表现瀍河区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以朝气蓬勃之势继续发扬开放创新、实干拼搏、厚德包容的瀍河精神。另外有一部分网络表情以红色人物为原型,如昆山市陆家镇以中共特别党员“陶一球”为原型制作的网络表情,以此形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样本中与红色精神相融合的网络表情设计占大多数,其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这些网络表情多通过IP形象传播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气息,更好地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二)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传播现状

在选取的样本中,由广西推出的网络表情有两套。其中一套是柳州十一冶建设集团推出的“党史学习教育表情”,这套网络表情主要展现铁军娃娃“和和”“越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情态,涵盖了“铁军精神”“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党建引领”等具有新时代红色精神的场景及内容。另一套是广西新桂传媒有限公司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推出的“广西萌宝送祝福动画”系列网络表情,采用壮族阿哥阿妹的形象展现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表情涵盖了能引起广西人民甚至全国人民情感共鸣的“团结”“一家亲”“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梦广西梦”等内容。另外,笔者再以“广西革命根据地”为搜索词进行探索,发现仅有少数几套与广西红色文化相关的网络表情,如中共梧州市委组织部推出的“广西梧州作风兴市”系列网络表情,崇左市龙州边境管理大队推出的“龙州边管小警”系列网络表情等。

总体来看,含有广西红色文化元素的网络表情总量较少,这些网络表情虽然结合了本土少数民族形象,但广西遗址遗迹、革命历史文物、英雄人物等典型红色符号在网络表情的传播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表达。

四、基于网络表情的广西红色文化传播优化策略

(一)传播主体积极化

广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较弱,需要传播主体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更新改善传播内容,利用多样形式提升传播力度,增加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吸引力,切实保障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的实效性。从制作主体来看,政府、媒体企业是红色文化网络表情的主要创作者及传播者。广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需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如举办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相关赛事,号召各行各业人员积极参与设计。参赛者运用广西红色文化进行创作,在搜集素材、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会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红色精神的种子会由此撒入参赛者心中,参赛者也将点燃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热情,从而自觉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广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还要针对赛事制定严格的审核制度,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作品的政治方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

广西地方政府要建立起以宣传部门为主导,广西各媒体企业、学校、个人联动,以全体民众为主体的广西红色文化传播共建机制,让受众真正参与传播过程,从而实现广西红色文化的最佳传播效果。个人创作者也要积极贡献传播力量,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将作品分享给亲属、同学、好友等,促使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二次传播和多次传播。当创作者成为传播者,以网络表情为载体的广西红色文化也会被传播得更广。

(二)传播内容本土化

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网络表情更容易满足用户的审美、情感与个性化需求[6]。广西共有84个县被列入革命老区范围,其中蕴含着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地域性元素,每一个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均是极佳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广西地方政府与学校可借助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联合地方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教育研究基地等机构,组织学生深入了解、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作业、毕业设计等学习环节,设计精品红色题材网络表情作品,不断提升广西红色文化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红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广西地方媒体企业在打造品牌形象、宣传企业文化时,可以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网络表情设计中,从而展现广西人民的精神面貌,使广西红色文化成为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精神基石。多方合力,可以将广西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借助网络表情辐射传播出去,依托广西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广西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广西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广西红色文化资料库,将广西遗址遗迹、革命历史文物、英雄人物等典型广西红色文化符号作为网络表情的表达元素,如将湘江战役纪念馆图形化处理,将其作为网络表情背景,以提升其辨识度;将广西典型英雄人物形象IP化,依靠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人格魅力,使其转化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强延展性、可持续性开发的网络表情形象。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推进广西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广西文化的个性元素,凸显地域性特色,体现桂风壮韵。

(三)传播途径多元化

要想扩大广西红色文化的覆盖面,有效的传播路径非常关键。网络信息时代为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机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资源,从产品开发、IP打造、社会营销等方面展开探究,跨界联名合作,多元开发,积极尝试,进行多方位、多领域推广。

首先,我們可以在有影响力的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发起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的相关赛事,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提高赛事宣传力度,通过在各种渠道设置点赞、投票评选人气奖等方式,将优质的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作品推广开来,并开发具有影响力的广西特色红色文化品牌。其次,我们可以联合社交平台进行数据梳理,依托相关部门构建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库,基于大数据智能算法技术,根据网络表情用户的搜索词,向其精准有效地推送红色文化网络表情,令社交媒体用户在互动中接受红色教育,促进红色精神的隐性传播。最后,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表情的娱乐性特征,在适宜的广西综艺节目画面中加入广西红色文化网络表情动态效果,尝试跨媒介互动,以此提升广西红色文化传播形式的趣味性,在帮助人们明晰广西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用符合现代人的话语方式带动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播。

五、结语

广西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广西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广西文化软实力,强化地域竞争力。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广西红色文化可结合网络表情的传播形式,将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大众的学习生活,令更多的人接受红色精神的熏陶。文化内涵与趣味携手并进,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美好图景。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文章调研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少,调查对象选定范围广度不够,观点论述有待后续研究的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07(08):149-150.

[2]张雪.从视觉文化看手机聊天软件中网络表情的使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5(04):101,116.

[3]李明文,李梦蓉.视觉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网络表情功能分析[J].新闻知识,2014(04):57-58.

[4]敬晓娟.广西高校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12):50-52.

[5]周献策.新媒体环境下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传播路径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7(06):96-100.

[6]郑义.本土化与网络表情“萌宠小吉”设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