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O混合教学模式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和研究

2023-03-17 03:51何君君
时代汽车 2023年4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

何君君

摘 要:本文通过对OMO教学模式的阐述及问题分析,对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在教学准备、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机制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系列建议,希望对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OMO 混合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融合

Abstract: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OMO teaching mode and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ed teaching in four aspects: teaching preparation,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Taking the course of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hoping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teaching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Key words:OMO, mixed teaching mode,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ion

1 引言

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爆发和持续蔓延,全国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极大的冲击。并且由于当前国内外疫情持续反复,各高校的教学模式都要从传统的面授模式或单纯线上教学模式变为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OMO:Online Merge Offline)。OMO教学模式很大可能会长期存在,并成为高等教育一种重要的教学形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成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得到很好地普及。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让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借助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自由切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教学需要。

2 OMO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OMO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2017年11月22日,李开复在《经济学人》杂志的“The World in 2018”特辑发表专栏文章,他结合出行、零售、教育等领域首次提出OMO(Online Merge Offline)。OMO教学模式就是把传统面授学习与线上网络化学习相融合,线下支持线上、线上赋能线下,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是一种线上与线下深入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1]。

2.2 OMO混合教学模式的形式

一是线上教学,线下服务,这种形式适合疫情期间的教学;二是线下教学,线上服务,这种形式适合常态化时期的教学;三是线上线下皆兼具教学与服务,并将线上教学技能融入线下教学中,这种形式适合当下及今后的教学。

OMO教学模式的核心不在“教”而在“学”,以学生为中心,促使学生真正地去学习,让学生确实学到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2]。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规划和准备,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做到各种形式自由转换,从而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教学。

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疫情发生前,线上教学研究的开展和实施基本是只局限于某一任课老师的某一门课程,针对某一门课程制定相关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疫情期间,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所有课程都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并且要快速制定和调整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和评价机制。疫情控制后,各高校又恢复线下教学,如何从线上转到线下,做到线上线下自由切换,相互融合,目前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因此构建适合大规模开展OMO混合教学的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 OMO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在经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实践中,笔者认为OMO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即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机制。并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阐述OMO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

3.1 教学准备阶段

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阶段,线上、线下教学很可能随时需要切换,因此各类教学资料的储备尤为重要。教学资料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目前主流教学资料主要以视频和文档为主。视频是多维度的呈现,知识点相对较详尽,能满足基础不好、接受能力不足的学生反复仔细学习,但是视频文件较大,对存储空间要求较高,且上传下载的速度都较慢;文档则是单一呈现,相对简单明了,适合接受能力较快、可以进行快速学习。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盘点,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选择生成合适的教学资料。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识别汽车常用电子电气元件,具备对汽车电路的识读和分析的能力,从而能对汽车电路进行检测和维修,为后续的汽车类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直流电路、汽车交流电路、汽车中的电磁器件和电气控制、汽车模拟电路以及汽车数字电路。该门课程知识点覆盖较广,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建议教师将课程进行模块化的划分,将知识点做到颗粒化,这样便于形成视频和文档资源。特别是知识点颗粒化后,更容易通过短视频实现,相较于目前主流的微课,短视频更容易兼容各种网络平台,互动性更强,适合学生在各种场合用各种设备完成学习[4]。

3.2 教学内容设计

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积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灵活转换。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线上自学,小组讨论,教师解惑并总结。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互动问题的分析,针对特殊、共性、重要问题和核心内容等,进行重点解答,适当延伸,引导学生去发现、应用。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面对面、网上进行交流互动,及时答疑,及时考核,及时反馈,打破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边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精心编排,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3.2.1 教学内容颗粒化

将知识点进行分割处理和细化,就是所谓的颗粒化。但是,在内容颗粒化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热度的持久时间和内容推进度、难度之间的平衡,在保持知识点内容相对完整基础上,尽量去降低知识点的内容广度和知识点之间的粘度,平衡知识点的复杂度和难度,尽量避免某个知识点的难度太大[5]。由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点较多,结合汽车技术专业的实际需要,可以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模块,如表1所示。

3.2.2 优化学习活动

活动是学习的载体,好的学习活动,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积极完成任务,提升成就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而且要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同时,也要开展合适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活动的成果也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可以是验证实验,视频展示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收获。活动最终还要有适当的激励措施,比如可以加分或发奖品等。但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学习活动持续期不能太长,要在短时间内形成小闭环,以保证学习热情没有超出保鲜期。

3.3 课堂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自学、小组的讨论及教师的总结进行有机的结合。结合目前后疫情时代的特征,线上线下课程可能随时需要转换,可以将教学实施分成在校学习模式和网络学习模式,如图1、图2所示。

以项目四汽车模拟电路分析中的任务一二极管的应用为例,讲解教学实施过程。无论是线下教学模式还是网络教学模式,基本流程都是按照课前自学——教师讲解——独立思考及内化——课后提炼的四元模式进行,其中独立思考及内化过程尤其重要。

3.3.1 课前

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发布课程信息,将半导体二极管的原理拍摄成微课或短视频放入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教材或教学平台资源库以及手机终端自学预习。了解半导体的特性即单项导电性。如图3所示。

3.3.2 教师讲解

在精讲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的理论框架、知识点间的逻辑脉络和教学重难点等进行梳理性讲解,但是在讲解时要适当的留白,不要做太多的深入,就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教师引入其在电路中具有整流、检波、限幅等作用,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仿真和实验,如图4所示。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6]。

3.3.3 独立思考及小组讨论

经过老师对知识点的梳理和讲解,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及实验探索。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仿真或实验电路搭建,得到二极管整流电路的整流波形,如图5所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并进行宏观把控,同时对研究方向进行引导,以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围绕课标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回忆教师所讲内容的同时,联系身边的感性经验,在梳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和推理,将零碎知识系统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充分内化吸收,形成自己的体会心得,在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时,实现活学活用[7]。

3.3.4 教师提炼

在经过学生的自学及小组讨论后,了解在汽车交流发电机中,就是利用二极管组成的整流器将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基本的知识点及简单的内容应该都由学生自行解决了,而留下了难于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本课中的难点问题,这时就要求教师对这些难题加以讲解,并提炼本次课程中学生最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了适应汽车发电机的需要,专门制作了汽车的整流二极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即3个正极管的正极引出线分别与三相绕组的首端相连。在某一瞬间,只有与电位最高的一相绕组相连的正极管相通。同样,3个负极管的引出线也分别同三相绕组的首端相连。在某一瞬间,只有与电位最低的一相绕组相连的负极管导通。如图6所示。同时教师要对本次课程中学生的表现及小组之间的配合加以总结和点评,让学生有所成就感。

3.4 教学评价机制

在OMO混合教学中,教学评价即考核也更加注重过程化的考核,过程化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可以采用积分制,鼓励学生注重平时每一个环节和模块的学习,同时小组的讨论,学生的参与度,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加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有收获。对于每一个学习环节或章节,教师都可以设置相应的考核打分机制,如表2。

学生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就能获得相应阶段的学习评价分数,这样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但是除了过程考核以外,教师还是要布置一个综合性的作业,评价学生课程的整体掌握水平。总而言之,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状态及学习热情,学习参与度,以及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整体概括能力。

4 结语

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OMO混合教学模式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如何更好的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就需要学校和教师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和规范,从而切实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2020年度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社科教研項目“高职汽车类专业OMO教学改革关键要素研究”(课题编号:NJPI-2020-YB-28.);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SJYB0777)。

参考文献:

[1]史春艳.后疫情时代OMO教学模式助力高校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5(10):114-117.

[2]刘春兰.基于就业方向的大学生分类培养改革研究与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5):38-40.

[3]余桂兰,左敬龙,李启锐.防疫常态下的“线下融合线上”教学模式设计[J].计算机教育,2021.4(4):32-36.

[4]朱芸.短视频视角下教育OMO模式的探索与展望[J].公共世界,2021,(14):39-40.

[5]韦伟.OMO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管控[J].黄冈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20.12(22):48-50.

[6]李建铁.基于“对分课堂”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2015,4(08):93-95.

[7]陈志超,闵永新,陈瑞丰.对分课堂模式下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渐进生长-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170-173.

[8]金兰.实践合理性观照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东北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8(4):223-227.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模式
探讨校内SPOC教学平台的功能与实现
MOOC在地方高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析
翻转课堂在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