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送检的管理办法

2023-03-18 01:53张仲相
医疗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压力表有效期安全阀

张仲相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0370)

压力容器是指一类可以承受压力的密闭性容器,其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不但关系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重要的是可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安全(包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安全附件是防止压力容器因超温、超压、超负荷等引发生产事故而安装在设备上的一种附属装置[1-2]。大量事故的发生表明,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未校验是造成压力容器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3]。《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明确规定: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爆破片按实际使用情况定期更换;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对液面计实行定期检修制度;需要控制壁温的压力容器上必须装设测温仪表或温度计,并应定期校验。医院常见的压力容器有液氧罐、储气罐、灭菌炉等,其安全附件为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医院需要定期将这些安全附件送至相关检测单位进行检验校准,送检的时间需要严格把控,若过早检测,则增加了检测的频次,同时也增加了检测的费用成本;若太迟检测,可能会造成检测时间紧迫,甚至旧的安全附件处于失效期使用状态,其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作为医院压力容器管理者,常见做法是提前1 个月送检。目前,医院普遍的做法是依靠人的记忆定期送检,容易出现遗忘情况;有些医院依靠电脑表格设置提醒[5],需要批量输入安全附件的有效期,数量大,操作麻烦。此外,因个别附件可能出现故障或新增,不能做到批量同期检测,从而加大了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送检管理的复杂性。上述原因都不利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埋下了安全隐患。本研究通过分析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送检的常见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措施,以确保安全附件在有效期内使用,有效规避危险因素,提升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性。

1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送检的常见问题分析及措施

1.1 问题一: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漏检或送检时间仓促

1.1.1 原因分析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检定周期间隔时间较长,压力表的检定周期为半年,安全阀检定周期为1 年,防爆膜片更换周期一般是两年[6],送检人员及日常机房巡检人员容易遗漏当前使用安全附件的有效期。另外,因安全附件安装位置在日常工作中不易被察觉[7],并且安全附件的检定标识、铭牌面积小,造成了其有效期不易查看,特别是灭菌炉的压力表,检定标识贴在压力表的边沿处,但压力表安装是嵌入式,故检定标识在灭菌炉外表面无法被看到。此外,部分送检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漏检或送检时间晚,使检验时间不足,特别是安全附件数量多的单位会在短期内增加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使检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8]。作为管理者来说,因安全附件的台账数量多并且需要及时更换,工作烦琐,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及时掌握安全附件有效期的情况。

1.1.2 解决措施

1.1.2.1 制作公示栏

设计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有效期送检提醒公示栏,见表1。公示栏上划分为6 列,分别标注安全附件的类别、范围、有效期、图示(安全附件的编号)、备用的是否已送检、已检的有效期,其中,安全附件的类别可根据其送检的周期分为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安全附件的有效期可根据安全附件的类别列出;“图示”为安全附件具体位置。

表1 安全附件有效期送检提醒公示栏

公示栏采用带磁性的展示板制作[9],其中不同类别及范围数字以不同颜色磁性贴加以区别,可直接贴在带磁性的展示板上;图示栏则贴上实际图片以对照使用。公示栏挂置在压力容器的显眼位置,方便查看。使用管理人员每次更换已检定的安全附件后,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公示栏内容。

1.1.2.2 加强管理

管理部门应对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其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和解决问题。检查主要分为日常例行检查与季度性检查[10]。日常例行检查主要由使用人员或专项负责人执行,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封印、检定标识、外壳、表盘玻璃等的完好性,表盘刻度是否模糊,弹簧表是否出现泄漏等情况,并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跟踪后续处理情况,做好各项工作的记录。季度性检查是由管理部门对压力容器及其附件运营、对使用人员的日常例行检查进行质控,从而进一步加强监管。在这两级的检查过程中,可根据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有效期与公示栏进行对照,对即将失效的安全附件,提前做好送检计划安排,为检测单位预留足够时间进行检测,同时要预防检测不合格需重新购买安全附件及再检测的情况出现,特别是要为老旧安全附件预留足够时间;对已送检的安全附件要及时跟进,直至完成、取回。全过程应有监督与提醒,形成闭环管理。

1.2 问题二:送检流程复杂、新购的安全附件不合格

医院自行送检的流程复杂,费用结算环节多,导致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检测周期过长,并且不可控。另外,若安全附件检测不合格,则需要另外购买再送检,而在购买过程中,可能会购买到次品,导致再次检测不合格[11],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金,同时也导致安全附件未能及时更换,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存在隐患。

1.2.1 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医院与检测单位签订合同后会规定费用据实结算,但随着检测单位检测费用结算制度的改革,无法再通过签订合同进行结算,导致医院支付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检测费用的流程繁杂,使送检周期过长[12],并且过程不可控。另外,相关管理规范也在日益完善,因医院管理人员欠缺对相关计量法规的理解,故购买的安全附件参数(量程、表盘、设计压力、精度、适用范围等)达不到使用检测要求;同时,也有可能因为产品的质量问题造成再次检测不合格。

1.2.2 解决措施

医院压力容器相关管理人员应做好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有效期监测,同时应尽可能掌握压力容器的管理办法,加强与检测单位的沟通,并及时跟踪相关法规要求的更新[13]。但为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医院可以委托专业第三方公司负责安全附件送检业务。首先,选择熟悉压力容器及压力附件送检业务及流程的公司;其次,明确对于新购买的安全附件,院方只付1 次附件及检测的费用,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反复检测不合格和资金浪费的风险;此外,第三方公司在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检测费用付款流程上相对于医院来说简便快捷,可以相对缩短送检的周期;而医院通过将设备邮寄给第三方的方式送检,可节省人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

2 整改效果

压力容器使用人员应在日常检查中对安全附件的有效期进行检验,并通过公示栏提醒下次检测时间,从而更清晰地把控送检周期,实际可操作性更强。选取未整改前(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表有效期送检数据,对比整改后(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送检数据,结果见表2。

表2 整改前后安全附件送检情况

通过整改,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送检均顺利完成,保证了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另外,消毒供应室灭菌炉及检验科灭菌炉均有压力表、安全阀送检。未整改前,科室对送检周期及进度未能及时掌握,存在反复追问检测进度的情况;通过上述措施整改后,科室能及时了解检测的周期,减少了不必要的追问,且避免了各类安全阀、压力表失效后继续使用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压力容器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保证了设备的安全使用。

3 小结

医用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受到高度重视。本研究针对医院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送检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并设计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送检公示栏,标识各安全附件类别,记录压力容器各安全附件的有效期及送检周期,进一步细化监管;同时,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送检,缩短了检测周期。此外,本研究发现,若安全附件的有效期标识采用二维码,可通过扫码读取相关信息,进一步减少人员工作量。综上所述,对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须具备全面性和标准化,并对相关安全附件进行定期检验,切实保障定期检验工作落实的可靠性,从而规避各类因安全附件引发的安全隐患。

猜你喜欢
压力表有效期安全阀
药品效期管理:有效期≠失效期
企业基于风险的安全阀分级管理体系构建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该从何时起算
安全阀以及安全阀选用设计
压力表半自动化检定系统的组建及应用
结婚证设“有效期”是拿婚姻当儿戏
安全阀距弯管布置距离的探讨
自来水电子压力表的设计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