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版好、宣传好、推广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谈起

2023-03-18 16:45李凯声
莫愁·小作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全国妇联总书记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出版物的策划与出版成为主题出版贯穿始终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并逐渐呈现出系列化、系统化趋势,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作为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全国妇联首要出版项目,《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于2022年年底出版。

2023年开年伊始,全国妇联召开《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出版座谈会,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深刻感悟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激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她指出,该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生动写照,要把学好用好这本书作为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抓手、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妇联工作的重要推动,更好地服务“国之大者”,凝聚妇女人心、汇聚家庭力量,跟党奋进新征程。随后,全国妇联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宣传《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宣传推介。中国妇女出版社是全国妇联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出版机构,秉承“政治家办社”宗旨,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出版好、宣传好、推广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一书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政治三力”的“试金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策划缘起和出版背景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出版战线必须担负起的首要政治责任。

中宣部多次强调,“出版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局中推进,扎实履行使命任务”。要始终把总书记思想出版宣传作为出版战线首要政治任务,以高质量的出版精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做总书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是全国妇联宣传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回应新时代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家庭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围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近年来陆续出版了一批体现总书记思想的图书,尤其是2021年3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让更广大的家庭学习、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然而对标对表中宣部主题出版工作要求,我们感到还缺少一本反映总书记与广大家庭的通俗读物,从策划上要把人民领袖就在人民身边,始终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的故事讲给千家万户听。

全国妇联具有编写这一选题图书的优势和基础。

首先,做好家庭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全国妇联具有做家庭工作的政治责任和组织优势。其次,2017年起中国妇女报推出“喜讯捎给总书记——回访习近平看望慰问过的家庭”系列报道,初步具备了成书的内容基础。

2021年8月下旬,《习近平走进百姓家》项目作为妇联首要出版项目正式立项,全国妇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沈跃跃同志作出指示,黄晓薇同志统筹指挥、指导推动。吴海鹰同志带领宣传部、中国妇女报和中国妇女出版社组成工作专班。从动议到组织编辑出版此书,每一步进展都是在全国妇联党组的指导推动下取得的。

按照全国妇联党组部署,在中宣部出版局的指导下,项目组采取了召开座谈会、赴兄弟单位调研学习、个别访谈等形式,多方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决定从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考察调研时走访慰问过的70余个家庭中,按照每个省都有的原则,选取26个家庭、6个社区(村镇)。从家庭视角入手,以记者实地回访的形式,再现总书记深入普通家庭问生计、讲政策、话前程的生动场景,真实记录这些家庭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党和政府关心帮助下,靠勤劳摆脱贫困,为更加美好的生活奋斗的动人故事。把总书记坐在老百姓家里与他们面对面说的最暖心、最实在的话真实呈现出来,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的感受把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巧妙地讲出来。

2021年11月—12月,中国妇女报社社长、总编辑孙钱斌带队近50位编辑记者,对全国32个有代表性的家庭进行回访。每个家庭至少进行两轮采访,最多的一个家庭记者踏访了5次,确保家家立得住,户户有故事。许多打动人心的“家访”细节和发自肺腑的质朴“原声”,都是在记者和采访对象拉家常中挖掘出来的。经过精心打磨,于2022年年初形成较完善的书稿,进入编辑出版环节。

出版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作为“双重大”选题,从2021年8月立项到2022年12月16日得到付印的批复,整整一年半时间。中国妇女出版社班子带队成立专题项目组,抽调社内资深编辑、编务、设计、审校、质检、印制和宣传推广骨干人员,确保各环节高质、高效、高标准。以《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出版发行为契机,在“引领 服务 联系”工作中,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广大妇女和家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奋斗提供优秀精神读物。

严把政治关。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扶贫故事》等重要文献,切实增强政治理论储备,坚决杜绝政治性差错。对书稿中的政治用语、政策表述、领导人称谓逐一查对订正,每字每句核原文查出处,确保准确无误。

严把文字关。

对书稿中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事实、数据、引文等认真核查,坚决杜绝知识性差错。据统计,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223人,均需要一一认真核对。统一体例,结合语境要求规范语言文字使用,既保留基层群众的淳朴表达风格,又保证表述的严谨准确。加强审校,杜绝编校差错。

严把图片关。

全书收入图片78幅,其中领袖图片24幅,反映群众生活、新旧对比的图片54幅。编辑过程中,先后筛选图片约200幅,确保图文比例整体协调、文图一致、图注准确,并对图片中的陪同人员身份进行认真核对、报审。图书封面设计方案数易其稿,最终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张义波教授所绘布面油画《初春》作为封面主图。该作品在2021年中国美术馆庆祝建党百年的特展中展出,生动描绘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群众在一起的场景,与《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主题十分契合。

严把重大选题报备关。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屬于“双重大”选题,出版社在全国妇联党组和工作专班的领导下,加强向中宣部出版局请示沟通,严格按照中办、中宣部的送审程序和要求,认真准备重大选题报备材料。及时研究出版局反馈和专家审读意见,反复打磨书稿、修改配图、认真审读。

严把印制关。

为保证印制品质,出版社责成纸张、印刷有关合作单位,按照最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推进印制工作。针对时间与质量的双向要求,为提高工作效率,出版社与纸张供应单位、印制单位、仓储物流单位建立了专项沟通对接机制,力保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小组先后三次安排社领导带队下厂盯印,确保《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在内容上是高水平,在图书呈现质量上一样是高水平。

图书出版后,中宣部领导评价“是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情怀、品格风范和非凡业绩的优秀读物,是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鲜活素材,是新闻出版战线高质量做好主题出版宣传工作的典范之作”。出版社从各个渠道得到的读者反馈,都反映图书无论是内容,还是装帧设计、印制工艺,品质甚佳,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精神洗礼。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特点

宏大叙事有气魄,微观个体叙事有温度,《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图文并茂、相得益彰,通俗易懂、易于传播,这是本书成功的独特之处。

以独特的家庭视角,诠释了总书记的深邃思想,展现了总书记的领袖风范,讲好了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惠民的故事。

讲好总书记的故事,就是讲好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就是讲好了新时代的故事。书中32篇文章的采访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之家,代表了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家庭。他们对温暖往事的回忆,对幸福变迁的述说,对美好愿景的展望,深刻揭示了“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的道理,也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家国情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深刻体现,是大国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生动诠释,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实际行动,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真实映照。

从鲜明的新旧对比,真实呈现了一个个家庭、社区、村镇的巨大变化,为读者深切感受新时代十年取得的非凡成就,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最鲜活、最生动的注解。

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百姓过往困难生活与如今幸福生活形成的鲜明对比,生动描绘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惠泽人民的场景。书中一个个新旧对比的故事,展现一幕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绿水青山、实现民族团结等生动画面,从贫困到脱贫、从温饱到小康、从贫困村到富美乡,生活蝶变体现出鲜明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内涵,沧桑巨变、幸福生活就是新时代十年非凡成就的最佳注解。一句句捎给总书记的喜讯表达虽不尽相同,但都饱含着人民对当前生活状况的满足、对总书记不尽的感激、对党的由衷感恩。

以新颖的编排设计,实现情理交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巧妙结合,有效达到了思想深度、理论厚度、情感温度的统一,使“有意义”的书读起来“有意思”。

书中每一篇的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采访实录、采访家庭“捎给”总书记的话和“记者手记”。采访实录部分记录了百姓回忆总书记来访的情形,“喜讯捎给总书记”记录了百姓最想对总书记说的话。这些沾着泥土味的百姓话语,接地气的群众生活场景生动再现,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的人民领袖形象就在眼前。“记者手记”部分是对个体叙事的拓宽延展,起到画龙点睛之效。采访故事多感性抒发与情感表达,充满亲情温暖;记者手记多理性思考与升华,简洁讲解道理,自然地实现了情理交融。专家评论,“宏大叙事有气魄,微观叙事有温度”。

宣传推广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上市一月,发行征订数量突破20万册,并以广播剧、电子书等形式扩大服务群体覆盖面,不断提升总书记思想图书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影响力。学好、用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同时,出版社将进一步强化效果导向,创新渠道方式,持续开展多渠道、多形式营销推广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

要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摆在今年中央宣传工作大局中去定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作为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被中宣部列为今年宣传工作重点。

要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摆在全国妇联年度工作重点去定位

《通知》明确要求将认真组织实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学习教育工作作为妇联2023年工作重点之一。春节前,吴海鹰同志专门召开了线上的宣传部部长会议进行了动员和布置。1月29日(大年初八)一上班,黄晓薇同志就到出版社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出要求,宣传要有想法、有路径、有载体。融入学习教育、嵌入层层宣讲、切入主题宣传。抓住重要节点、聚焦重点人群(兼职副主席、执委、人大、政协的女代表女委员、各类妇女先进典型、家庭先进典型等)。要让妇联干部带着《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走进百姓家,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要把学好用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作为加强新时代“三家”建设的重要工作抓好

《通知》要求加强《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宣传推介, 与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相结合。

《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出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家国情怀的立体展现,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家”建设的生动实践。黄晓薇同志强调指出,“三家”工作不仅是妇联的工作,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妇联要走出去,发挥“联”字优势,主动争取支持。要让这本书走进百姓家,对广大家庭做好思政引领。

要多渠道、多形式营销推广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

图书上市之后,如何做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宣传推广工作是出版社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一,《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出版恰逢2023年春节前夕,透过座谈会、宣讲、陈列等方式,让《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出版的喜讯形成声势。在北京市的主要书店以及高铁、机场书店做好图书展示,联合有关图书阅读机构做好图书宣传,形成第一轮宣传推广热潮。

其二,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听多媒体平台,制作有声产品,依托云听平台和各省级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电台、车联网平台和高速有声节目频道,在春节前后的重点时段、重点节目上,循环播放,覆盖上亿的听众朋友,扩大社会影响规模。

其三,联合主要对外图书宣传推广机构做好《习近平走进百姓家》的版权推广和对外宣传工作,向世界讲好总书记和百姓家的故事,讲好新时代党领导家庭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营销推广,充分发挥好重点出版物的引领示范作用,与举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爱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认同,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无比自豪,对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前景的热切向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李凯声:中国妇女出版社社长,执行董事。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猜你喜欢
全国妇联总书记家庭
全国妇联发出倡议:制止餐饮浪费 崇尚勤俭节约
香港妇联访京团到访全国妇联
家庭“煮”夫
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机构产生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恋练有词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