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2023-03-21 17:17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实验小学吴文祥
天津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注意力教学资源微课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实验小学 吴文祥

为推进“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模式,既要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其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保障。

微课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其具体形式为教师将要讲述的知识内容划分为很小的单元,并通过视频等形式传播给学生。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具有诸多突出的优势和特点:一方面,微课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精力特点相匹配,短小精悍的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保障学生在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后能得到及时、正向的反馈;另一方面,微课教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

一、“双减”背景下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方面,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微课应用方面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小学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方面适应性不足,难以全面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得到提升,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高质量的小学教学目标,对教师的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短期内的教学培训难以促使全体教师都能得到全方面的转变,因而出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方面的应用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部分教师不重视通过有效措施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个人能力和教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难以结合微课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因而造成微课应用和教学模式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过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反而会造成小学生的思维混乱,适应性不强,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应用措施

(一)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消除学生学习障碍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的要求极为突出,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任意搜索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

例如:在测量毫米、厘米、分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多个有关长度测量的微课视频,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测量的操作,加深学生对距离或者长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促使他们能够明确毫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多种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课下学习的压力和难度。微课教学能够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资源,减少在教师操作演示方面的不足,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及时解答疑惑

微课教学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能应用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以及课余时间的答疑解惑方面。教师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时,可以将数学作业以及相应的微课教学视频发布到专门的线上学习平台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地从相应的课上教学视频中找寻答案,相当于变相地要求学生再次结合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课下作业完成的巩固率。

此外,在课余或者假期,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构建新型的师生合作学习模式。在假期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或者线上平台,为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提供相应的微课教学资源。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将自身难以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并在教学平台或者通过QQ等联系方式留言。教师在看到留言后能够及时地为学生答疑解惑,进而构建起新时代师生合作式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真正践行“双减”的教学改革目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能够指导人们的方向,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相应内容的学习兴趣。

要想达到此目的,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对课堂的引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既要保障微课资源选取得新颖有趣,也要能够流畅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微课引入时就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或者小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进行研究,通过在微课视频播放人们日常购物的场景,提出问题“帮助阿姨算算买菜总共需要花多少钱”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生计算结束后,教师再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到本堂课的主要知识学习中。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微课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维持时间有限,有关研究人员曾经对小学群体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小学群体的平均高度注意力只能维持在三至五分钟,课堂游离度极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引导,在学习重点知识内容的时候,保障全体学生都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在进行拓展练习时,可以适当地放松学生的注意力监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休息时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在位置坐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讲述基础的位置坐标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和同学的位置进行坐标描写,熟练基础知识的应用。在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游离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和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位置坐标在科研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应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强化他们对位置坐标的认识,而且能为他们的精神放松提供一定的时间,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实现数学分层教学,强化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发展、数学学习能力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分层教学,不断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保障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为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能。首先,教师要通过课堂检测、随机抽测、默写提问等方式,对全体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公式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其次,教师可以根据统计结果对学生进行划分,对于基础性知识掌握较为熟练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对于基础性知识掌握不甚牢固的学生进行微课指导和基础知识练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而且能够避免基础掌握牢靠的学生上课走神、基础不牢的学生跟不上进度等一系列问题,充分保障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实践能力和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在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交谈,促使学生能够明白数学学习对自身发展的根本意义,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多种类型综合题型的解答和练习,真正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最后,教师再通过微课等为学生提供更深层也更复杂的题型,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小学生完成从思维到能力的全面转化和提升。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践行“双减”政策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应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的整合利用、构建新型师生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分层教学等措施,不断地提升微课应用效果,减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压力。

猜你喜欢
注意力教学资源微课
让注意力“飞”回来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