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途径研究

2023-03-21 17:17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心学校王保平
天津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情境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心学校 王保平

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征,强调学生应该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并得到思维、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其以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目标,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一、素材累积与练习强化在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

传统写作教学存在着枯燥、乏味的特征,单一的素材累积形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写作学习的热情,写作教学开展的质量不理想,通过写作学习学生难以得到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而素材累积与写作实践的高效开展实现了写作教学形式的丰富,学生写作素材获取途径被有效拓展,现实生活与写作学习的渠道也被打通,学生得以在趣味、多样的写作情境中丰富知识储备,发展写作能力。同时,学生的写作学习热情与动能也受到激发,他们能够在高度能动性的引导下推进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开展。素材积累与写作实践的组织对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总而言之,素材积累与写作练习实践的高效开展突出了写作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切实提升了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家长与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均缺乏足够的关注,学生在语文习作教学中仅仅能够机械应用累积的素材开展写作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受阻,制约了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

而写作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练习的强化,推动了语文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立足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跃、贪玩好动与兴趣广泛的特征进行习作教学计划的设计,推动学生语文习作素材的累积与习作实践的开展,使学生在素材累积与写作实践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情感体验,培育审美情趣。写作素材累计与写作实践的开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写作表达观念与情感,保障写作教学的实际效益,切实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途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开展多样写作练习

语文教材是语文写作开展的基础,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同样也离不开语文教学的支撑,因此,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时要注重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深入剖析教材资源中蕴含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技巧,让学生围绕语文教材开展写作练习,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为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教师在围绕教材资源开展写作练习的过程中,要确保写作练习目标与教材内容的高度契合,让学生在仿写、扩写、改写以及续写过程中得到写作技巧与情感体验的丰富,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围绕《爬天都峰》一课开展写作练习时,可以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参照《爬天都峰》一文的写作风格与写作顺序进行仿写,分享自己的爬山经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当教师围绕《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开展写作练习时,可以进行改写训练,让学生给圆明园创造多样化的结局,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写作练习与课文内容的高度契合能够确保写作练习效果发挥最大化,对优化写作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二)组织课外阅读实践,丰富学生写作内容

课外读物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资源,是学生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想提升素材积累的实际效益,就要将课外读物引入写作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读物的整体感悟与细节记忆受到启发,切实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实现写作思路的拓展。教师在组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确保课外读物的丰富性与适宜性,保障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围绕《我的心爱之物》这一写作主题组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阅读、记录课外读物里主人公的心爱之物,明白一件事物能够承载的记忆与情感,切实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写作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珍视的事物进行故事写作,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进行情感抒发与故事记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从生活中累积素材,实现写作练习生活化

写作与生活息息相关,写作来源于生活,又赋予了生活新的含义。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资源,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中获取生活化的写作素材,强化写作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夯实学生语文写作的基石。写作练习的生活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实践回忆生活、反思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道理,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思想与情感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发展。在推进写作练习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推进生活化写作练习题目布置的常态化,鼓励学生主动关注生活中的写作素材,丰富自身写作积累。

例如:教师在围绕《这儿真美》这一主题开展写作实践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学生深入生活,明确生活中值得记录的事物,将其归纳到自身的写作素材累积中,切实强化学生习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写作活动的开展能够有事实支撑,组织学生围绕家乡进行景色介绍与情感抒发,优化习作质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构建趣味写作情境,优化素材应用效果

构建写作情境在优化学生写作实际效益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趣味写作情境的构建,学生能够置身于写作主题的情境中,获取沉浸式的体验。情境构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写作主题内涵的理解,提升写作素材应用的准确性与深刻性,保障写作教学的实际效益。与此同时,写作情境的构建也契合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学生能够以高度热情参与到写作练习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围绕《家乡的风俗》这一主题组织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设备进行生活化情境的构建,利用声音、画面与视频营造家乡节日的氛围,让学生在沉浸式写作情境中完成作品,丰富习作中蕴含的情感,强化写作素材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开展写作综合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综合评价的开展为学生回顾、反思写作学习过程提供了契机,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时要注重开展综合评价。一方面,教师要从自身角度出发用综合评价科学、客观、合理地对学生写作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写作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审视自己,完善对自身写作能力的认识;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利用鼓励性评价与指导性评价,激活学生的写作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围绕《介绍一种事物》这一写作主题组织写作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首先通过自批与互批,初步认识到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交流与讨论去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获取他人的写作素材,在自我反思评价中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进行集中点评与分析,阐述学生整体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优点,并通过鼓励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教师要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通过写作教学的优化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具备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过程中,要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与身心发展特征出发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积极丰富写作素材积累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从课本内容、课外阅读以及生活实践中发现可以利用的写作资源,切实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并通过趣味化、生活化、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写作情境的构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切实保障写作教学的实际效益。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