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展望 为宁河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23-03-21 22:45撰文中共宁河区委组织部
求贤 2023年1期
关键词:宁河人才建设

撰文/中共宁河区委组织部

才以城聚,城以才兴。2023年,宁河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打造人才引领驱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以“三个更具”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河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一、实施更具目标性的人才系列工程,提高人才“来宁率”

实施产才融合发展工程。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推进,结合宁河区全员全域招商三年行动,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加快培育汽车零部件主题园区,推进国际农产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以大项目落地助力人才引进,实现“产业集聚人才、人才推动发展”的局面。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集聚工程。以返乡创业青年为主,深挖宁河区“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建立本土人才库,深入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选育工作,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治理的乡村人才队伍,成立青年创业创新联盟,提供更多的创业项目和技术指导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三师”倍增工程。大力培养引进优质教师、医师、律师资源,创新编制管理使用方式,探索建立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推动“名师”、“名医”、“名律”人才队伍壮大、素质提升、结构优化,积蓄专业人才力量。实施“引凤还巢”人才回归工程。发挥宁河籍在外人才优势,结合“宁河三问”思想大讨论,强化招商会、校友会等作用,定期邀请宁河籍专家学者、企业家、技能人才、创业者等人才召开“引凤还巢”宁河发展推介等活动,吸引在外人才回宁河区创新创业。选聘50 名具有影响力的宁河籍优秀在外人才授予“宁河招才大使”称号。

二、打造更具实效性的人才发展平台,提高人才“留宁率”

着力引进大院大校大企。聚焦“五个一”产业链和“八个一”项目集群,深化“人才+高校+企业”三方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城校企”合作,加强“产教才”融合,争取国内外大院大校和“国字号”名企整体搬迁或来宁河区建设分支机构,加强人才引进的核心支撑。强化市场化人才平台支撑。依托未来科技城建设,研究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实施租金减免、物业水电费补贴、落实税收优惠、政府优先购买服务等措施,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同时,探索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设立科创人才基金,提升高新技术孵化能力,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力资源产业园。打造“云端”人才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数字化人才服务平台,探索开发“宁河人才驿站”微信小程序,打造“人才超市”板块,大力引进镇村建设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专家人才,通过“单位点单、超市配单、人才结单、组织评单”的“四单制”运营模式,为各领域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优化更具服务性的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满意率”

加强人才金融支持。围绕宁河区高层次人才创业融资需求,探索出台“利率低、拨付快、流程简”的宁河区“人才贷”金融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力度,拓宽企业人才的融资渠道。创新人才安居形式。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同时,策划“人才安居购”活动,摸排各类人才住房需求,计划在芦台、桥北主城区建设“人才小区”,以定价定向的方式,优先配售给区内重点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荣誉制度。定期组织“优秀人才突出贡献奖”人才评选活动,奖励一批为全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团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实施中核于敏科技馆和新能源展示馆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氛围。推进人才工作述职考核。探索建立区、街镇两级人才工作述职制度,采取专项述职或会同基层党建述职“双述双评”,将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宁河人才建设
宁河区举办“‘宁’新聚力 合创未来”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人才云
于方舟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