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的策展实践:青年深双

2023-03-21 16:56李森刘思刘珩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设计创新策展跨学科

李森 刘思 刘珩

摘要:2022年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中的「青年深双」板块,八个跨学科的年轻团队组合,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的特定议题,提出应对策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次面向未来的跨界策展实践,鼓励青年建筑师走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建立对话、发现问题,并且以多媒介的方式去表达对议题的理解,以思想者的身份来呈现自己的研究。在建筑学面对日益复杂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的背景下,此次策展不仅是研究和设计提案的呈现,还是一次设计方法的创新实验。

关键词:跨学科;策展;设计创新

Abstract: The 'Young UABB' section of the 9th Shenzhen-Hong Kong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in 2022, in which eight young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combine to propose response strategies around specific topics of the c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This future-oriented cross-border curatorial practice encourages young architects to step out of their familiar fields, establish dialogues, identify problems, and expres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in a multi-media way, presenting their research as thinkers. In the context of architecture fac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issues and greater challenges, this curatorial practice is not only a presentation of research and design proposals, but also an innovative experiment in design methodology.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curatorial; design innovation

1.背景

今年三月落下帷幕的2022年第九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特别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以“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为主题,「PRD3.0:平衡即是多」是本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后简称UABB)的「青年深双」板块,受到主策展人鲁安东、王子耕的邀请,由刘珩担任此板块的分策展人,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实验室(后简称“大湾区实验室”)的团队担任此板块的执行团队。「青年深双」板块采用公开征集的方式(图1),邀请关注大湾区的青年建筑师与不同学科背景和文化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联合申请参展。最终通过评选,呈现了八组跨学科参展人的装置作品。

2.从PRD2.0到PRD3.0 1

PRD2.0到3.0 2,跨度近十年,是刘珩作为策展人的两次基于珠三角地理区域的建筑策展实践。策展人在全球范围内邀请建筑师、规划师和相关领域学者,集中探讨珠三角地区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问题。

「PRD2.0」处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年快速城市化的时间点,全面的全球化使得珠三角城市具备了西方城市的高效率至上的特征。对高速增长和高效城市化的追求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方面是巨额财富和光鲜的城市、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碎片化的城市空间、贫富两级分化的社区、低劣的生活条件、快速的土地退化、空气和河流污染以及对进口资源的过度依赖。(刘珩,2015UABB策展宣言)展览邀请了二十位参展人/组合,主要集中在建筑及规划领域范畴探讨解决方案。

而「PRD3.0」所处的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在展览准备期间和青年深双发布招募的时间段,策展人与参展人只能以线上的方式举办工作坊讨论方案(图3)。城市越来越频繁地受到各种紧急事件和气候灾害的考验,严峻的环境污染、不断增长的人口密度、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以及极端气候等,一系列更复杂的问题层出不穷。

在「PRD3.0」展览进行参展人招募时,策展人提出:“城市发展中迫在眉睫的种种问题以及未来空间发展的复杂挑战,已经无法仅靠某个单一专业领域来解决,更深层次的跨学科融合呼之欲出。“平衡”是一种深植于中国文化的理念,同时与当代城市化相关。“平衡即是多”是一种新的策略,能够包容差异,允许实践创新。不同于单一方向的成长模式,它考虑了不同学科间彼此关联的多种因素。”(刘珩,2022青年深双策展宣言)

「PRD3.0」的另一个特点是限定参展人的年龄3,鼓励青年群体参与,给青年设计师搭建平台,这也是刘珩作为大湾区实验室学术主持致力于推动的。实验室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三角四方」青年建筑师马拉松论坛。此次策展也希望青年群体,他们相对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在互联网时代能接触到更多学科的知识,在面对复杂命题的时候,能发挥所长,提出独特见解。

3. 跨学科的工作方法

为什么要用跨学科的工作方法?如何设置有效的规则?跨学科能激发什么样的成果?这是青年深双试图通过这次策展实践探讨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应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而产生的传统建筑功能类型和空间受到巨大挑战。[1]建筑师的工作内容和角色发生了深刻转变,单一维度的思考和工作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时代语境。我们能否像上世纪的前辈一般,跳出传统桎梏,另辟蹊径,直面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导向,环境就是当下最严肃的问题,建筑师需要从传统意义下被动的技术绘图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扎哈·哈迪德认为建筑设计就像科学实验一样,你必须抛弃现有的语言,从另外一个状态去考虑一个问题,实验,再实验,如果要在现有的语言上去发展会有局限性。[2]

不同时代的建筑师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从设计命题出发,发现问题,最终回到空间解决方案。整个过程需要建筑师整合,架构整个系统的能力。建筑师的跨界和其它领域具有本质的区别,其目的最终还是更好地服务空间,让空间更好地回应当下的复杂性。

法国学者马克·第亚尼(Marco Diani)在《非物质社会》一书中提道:“在这样一些新的条件下,设计已经变成一个更复杂和多学科的活动。”[3]非物质社会的出现意味着我们正从一个讲究良好形式和功能的文化转向一个非物质和多元再现的文化。后工业时代划分过细的专业、过窄的知识分类阻碍了建筑设计进一步发展,社会急需一种反叛——跨界设计。跨界设计的中心内容就是打破现有的界限,让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碰撞、融合,让原本不可见活不存在的东西被激发、凸显出来。[4]跨文化、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跨材料。跨界设计并不是无逻辑的跨越、叠加,而是通过分析两个领域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有逻辑地交叉融合,从而探索出新的领域。[5]

在设置这次青双招募的规则时,策展团队首次提出申请团队必须是“建筑师+非建筑师”的组合的方式。要求参展者以“跨界、整合和创新”的设计研究回应“双碳”目标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空间应对策略;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的水域、能源和农业等相关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能够提出具备创新性、实验性和前瞻性的设计方案;通过低碳环保且独具创意的展览呈现方式向观众清晰传达理念和观点。

4. 方案的呈现

在最终评选出的方案中4,参展人来自全球各高校与研究机构,专业背景涉及建筑学、环境科学、海洋生态学、地理学、交通工程、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不同学科;作品所关注的议题包括海洋微塑料垃圾捕捉收集、后人类的可持续栖居、科技与低碳出行机制、新时代海域生态文明、高密度城市空间与社会秩序、城市种植与饮食空间、轻型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反思等。参展人员基于各自的研究和实践,碰撞出跨界、整合、创新的参展作品,描绘更加平衡、更加绿色生态、更具有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未来城市图景、探索大湾区未来应采取的平衡发展模式。

沧海一塑(建筑+景观+清洁科技+环境科学)

聚焦海洋塑料污染危机。相比于较大的生活和工业塑料垃圾,直径小于5mm的微塑料颗粒由于其分布更广和人们的普遍忽视,危害更大。如何在海洋中捕捉、收集是解决问题的现实基础,而提高公众的认知则是实现长远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沧海一粟》以建筑为媒介,集中微塑料,并利用UV灯光下荧光微塑料的显形的特性,使原本难以控制和感知的微塑料转变为可控、可感知的对象,进而刺激观众的感官体验,引发人们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关注和思考。

成为渔亭(建筑+民族志+地理学)

建筑英雄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破坏了环境的多元平衡,如何消弭它们,回归多元主体达到一种平衡变的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半水生和半陆生独特的文化意识,为作品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解题思路。《成为渔亭》刻意地去淡化社会-环境-政治的界限,将水、植物、人类和建筑看作一个共同创造环境的跨物种社会-生态-政治系统的框架和行为发生场所。通过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鼓励观众拓宽认知,发散意识,体悟“多元共生即平衡”的的不同栖居态度。

竞价必达(建筑学+交通工程学+经济学)

衣食住行,行占据了日常生活的1/4,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日常生活中低碳出行?选择低碳出行是否必然牺牲效率?怎样让大家自发的选择低碳出行?为回应这一问题,参展人结合建筑学、交通工程学和经济学,具现不同出行方式的碳排放影响,使公众出行选择更加直观。《竞价必达》项利用线上小程序和线下体验装置,模拟“出行积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种积分设计希望激励理性的出行決策,同时促进城市尺度上的低碳出行,探讨如何在保持出行效率的前提下,引导公众主动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海洋·馆(设计学+海洋生态学+生物学+合成生物材料+地质学+生命科学+病理学)

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解决而非掩盖环境问题成为一个关键挑战。为此,参展人希望公众对自然环境及其所面临危机有更深刻的认识,鼓励大家一起探索共同解决。《海洋·馆 Ocean·US》向大家展示了一场设定在2100年的展览,聚焦2000年至2100年一百年间死于海洋污染的20张白海豚CT影像,这些影像成为海洋危机的具像化切片。“生境危机”“生存记忆”“生理共情”“生命增强”四个递进式场景及七种不同视角的讨论,引导观众从“理解”到“共情”的转化,开展从“修复”到“增强”的探索。

城市重写本(建筑学+社会学+艺术设计)

在大都市时代,城市的无序扩张导致了城市社会属性的逐渐削弱,进而影响社会关系的稳定。《城市重现本》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一项城市空间与社会秩序的实验性研究,选取珠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场景,关注CBD、工业区、现代住宅、城中村及基础设施等日常城市环境,分析建筑环境作为社会物质载体的角色及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并探索潜在的解决方案。此项研究旨在揭示建筑与城市规划在塑造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干预改善城市社会属性。

阳厨计划(建筑学+生态学+艺术)

大都市的快节奏生活导致了个体间的社会隔阂,人们逐渐丧失了生产食物的知识及深层次的情感联结。传统大院“走廊+厨房”和现代的“阳台+厨房”空间布局模式中,空间的不便反而催化了居民对空间的自主利用以及重建情感联系的探索。种植蔬菜(阳台)和烹饪(厨房)成为激发感官体验和促进社交互动的关键。阳厨计划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种植、收获和分享食物的过程,试图以食物和关于它们的知识交换为媒介催化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如何玩转花园 — 寻找每个人心中的拉拉杰(城市建筑学+文学+哲学+艺术+社会学)

以效率优先城市建造模式,致使人们在高度机械化的环境中逐渐丧失所谓的“人性”。为改变这一现状,参展人希望能在城市中拥抱“拉拉杰”,即一切事物永无止境的成长力量。“拉拉杰”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只要我们需要它,它就可以像一颗种子一般,随风起飞,落到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如何玩转花园》项目便是此理念的实际应用,旨在通过多重属性的社交空间的引入恢复城市居民的“人性”,并将之转化为精神寄托。去中心化的特征使未来的花园充满不确定性,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

消碳主义(建筑学+经济学+艺术)

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受阻等诸多问题均与碳排放直接相关,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当下最紧迫的议题之一。“碳”作为一个指标,直接反映了我们处理危机的能力。《消碳》构建了一个日常消费以“碳”作为结算单位的平行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购物小票不再仅是交易的凭证,而成为记录个人日常“碳消费”的直观工具。消费观、空间性和时间性在由于消费增加而被不断挤压的空间中一览无遗,碳在生产、消费、交换、分配中不断流转。

虽说八组参展团队的组合、工作方式、切入点都不尽相同。但呈现的作品都很好的验证了跨学科的工作方法的创新性,实验性和前瞻性。以回应具体的命题问题开始,八组团队最终将问题转化为可感知的、具有物质性的、可落地及有想象力的空间装置。

5.总结:设计“解决问题的跨学科方法”

回顾此次策展实践,有两组成果非常具有代表性。《沧海一塑》这件作品产生,源于刘伊典和白纳川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毕设的时候提出的选题,他们从建筑师的角度关注到环境中塑料的污染问题。展览中与他们合作的是环境科学家陈熹博士,从实验设计、表达的准确定和数据方面位他们的设计提供了支撑。最后成功地将实验转化为了空间装置,以建筑为媒介,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海洋塑料垃圾的问题。两位跨界合作者在一次访谈中回顾这次的工作过程时5说到:“合作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不同思考逻辑和工作方式带来的对撞。” “这次跨界合作让我第一次接触这么多建筑学界的朋友,两位合作者的美学观念、设计思维,尤其是对设施/物品实用性、艺术性的考虑,令我非常受启发。”

「海洋馆」也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作品融入了建筑学、艺术以及生态设计等多元设计背景和视角。建筑师景斯阳与海洋生态科学家和环境保护者杨松颖合作,通过艺术装置和录像,将白海豚切片化,展示这一物种面临的海洋危机和人类活动的威胁。唤起观众的反思,我们每日生产的垃圾被使用后被废弃,将进入河流和海洋,如何影响到其它生物物种。作品将生态学家的危机感和呼吁,通过艺术的方式传达给更广泛的公众。

未来,建筑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日益复杂是必然的趋势。建筑师应跳出学科范畴内的分工,必须打破专业的壁垒,通过搭建更跨界的团队、设计创新的工作“路径“,来获得更全面的视角。这次面向未来的策展实践,不仅作品本身是解决方案或愿景的展示,跨学科的设计工作方法也得到实验。大湾区实验室团队在未来也会持续在此方向上做出更多设计创新的探索。

注释:

1 PRD即PEARL RIVER DELTA珠三角

2 「PRD2.0-平衡即是多」-2015年UABB主展展览板块(策展人:刘珩);「PRD3.0-平衡即是多」-2022年UABB青年深双板块(策展人:刘珩)

3 招募时限定申请人不超过40周岁。

4 本次公开征集的五位评委来自第九届UABB策展团队及学术委员会,包括鲁安东、王子耕、张宇星、朱荣远和刘珩。

5 《个体的声音:当代青年的观察》全球知识雷锋访谈

参考文献:

[1]伍江.建筑教育与时代精神[J].中国建筑教育,2017(Z1):16-19.

[2]建筑师语录[J].城市环境设计,2010(10):240.

[3]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 [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4] (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Julie Thompson Klein)原著 姜智芹译 . 跨越边界 [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施惠雯,郑业明,史云杰.建筑设计理念的跨界演绎——以扎哈“非建筑”作品为例[J].城市建筑,2023,20(15):155-157.DOI:10.19892/j.cnki.csjz.2023.15.37.

猜你喜欢
设计创新策展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关于策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江西民间竹器物审美形态研究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机械工业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设计创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