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戏剧表演中演员如何运用潜台词塑造人物

2023-03-22 03:03胡晨曦
戏剧之家 2023年5期
关键词:陈白露潜台词周朴园

胡晨曦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一、潜台词概述

(一)潜台词的概念

广义的潜台词就是指人们在说话时“话里有话”,指人物某一话语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而本文提到的潜台词具体是指戏剧表演中人物的潜台词,即演员不直接说但观众能理解的台词,潜台词通常使用双关、暗示和隐喻等手法来创造出语义双关的效果,是一种没有在剧本中明确写出的台词。简单地说,潜台词是台词的真正含义。演员的表演是对戏剧作品的再创造,要想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演员就要先确定自己对人物和人物生活环境的态度,缩短演员与剧中人物的距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在剧本中挖掘隐藏在字句里的潜台词。演员只有在研读剧本并分析剧本、人物之后,才能创造出和剧本中深藏的意图密切相关的动作,从而塑造活生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潜台词可以定义为在行动领域中贯穿行动的东西,这种内涵在语言领域中称为潜台词。欧阳予倩说:“潜台词就是台词所包含的深一层的意思,也就是那句词的本质,也就是台词所表达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因此,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应充分利用各种技巧,使交流对象和观众清晰地感受到台词的言外之意,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剧作》中所说的:“对话的艺术不仅取决于写出来的台词,而且还取决于那些未写出来的东西。”

(二)潜台词的特征

1.潜台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体现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在处理人物台词时,不仅要把潜台词挖掘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在舞台上把它体现出来,让观众听清楚人物台词的真实含义。潜台词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贯穿了整个戏剧表演。演员进行艺术创作时,通常会在分析剧本的基础上运用潜台词,从而使人物的语言表达更深刻且富有内涵,而台词中富含的潜台词也给了演员以创作空间。演员通过对潜台词的运用既能使剧中人物形象更鲜明,还能将潜台词简单明了地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懂剧情,这就是潜台词的特征之一,也是潜台词存在的意义,演员在舞台上的魅力也因潜台词而得到展现。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对台词处理方式的变化也会使其表达的含义不同。当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比较简单直接的时候,潜台词和台词的含义是相同的;当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含蓄、间接的时候,潜台词与台词的含义可能有差异,它能在演员的表演中发挥特殊的作用。而台词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演员改变语句中的重音、停顿、说话的节奏、呼吸的快慢等来表现,比如,一个简单的“你去吧”,也可以让观众体验到不同含义的潜台词,当演员以正常的速度说话时,随着结尾音调上升、声音的音高中等,那么,人物的台词与潜台词具有相同的含义。当演员将说话的速度较慢、气息下沉且声音放实,重音放在“去”上,会让交流对象以及观众感觉到,演员此时并不想让交流对象去做某件事,说这句话是在赌气,潜台词是“我不想让你去,你去了我就会生气”;当演员说话语速加快、气息上浮、声音提高、重音依然放在“去”上面并且延长尾音时,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可能就变成了催促交流对象去做某件事,心情焦急,潜台词是“你赶快去吧,再不去就来不及了”,这就是潜台词的特征之一,演员通过台词技巧的运用表达出潜台词的不同含义。

2.潜台词在人物性格中的体现

演员在舞台上既要塑造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又要有效地向观众传达潜台词的含义,这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演员充分理解剧中人物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还要找出饰演的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区别,找到其特有的性格特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话剧《雷雨》中周萍和周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家庭环境和生长环境都相同,但两人的性格却有着天壤之别。众所周知,周萍是一个矛盾的人,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他厌恶并反抗却又难以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而周萍的弟弟周冲,与周萍的忧郁、怯懦的性格截然不同,周冲是阳光的、率真的、年轻冲动的男孩,所以,两人在周朴园的威压下,虽都有害怕,但因为人物性格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例如,第一幕中周朴园问周冲,繁漪的脸色看起来怎么样时,周冲说:“母亲原本就没什么病。”潜台词是:“母亲本来就没病,是父亲你非要说母亲病了要她吃药的。”从中可以看出周朴园的专横,也能看出周冲的心直口快。反观周萍在面对繁漪时说话都是低着头,时不时抬头,吞吞吐吐的,极其矛盾。由此可见,在表演之前,演员一定要认真研究并揣摩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变化,合理运用潜台词,才能准确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潜台词在塑造人物中的重要性

(一)潜台词能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一个剧作家在进行剧本创作时会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要想在剧中塑造完整而独立的人物形象,就要对其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在戏剧表演中,要想完整表现剧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就应该加强对人物潜台词的研究。在表演之前,演员应该注重对剧本的分析,反复阅读剧本,深入挖掘剧本中人物的潜台词,并清楚该潜台词在塑造人物中的作用。演员在舞台上需要运用恰当的语调、速度、音调进行表演,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演员才能在舞台上表演得更自然、更符合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使观众与人物之间产生共鸣,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例如,在曹禺先生创作的《雷雨》中,作者就运用大量的潜台词使周朴园和鲁侍萍二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塑造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鲁侍萍在三十年后以下人的身份再次进入周朴园的家后,周朴园曾对鲁侍萍的身份进行了连续四次的追问,同样的语句出现了四次,深刻表现了周朴园四种完全不一样的心境。由此可见,演员对人物内心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的把控,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深入了解,能够使其挖掘出准确的潜台词,凸显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

(二)潜台词能揭示人物关系,突出人物矛盾

潜台词能够表达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运用潜台词突出人物关系,能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例如,《日出》中的小东西躲进陈白露的房间后,陈白露对寻找小东西的黑三等人说:“金八爷?你们也是八爷的朋友?”这句话的潜台词非常明显,运用“也”字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不仅认识八爷,我还是他的朋友,你们不过是下人罢了”。对于潘月亭,当她将小东西藏起来后,问潘月亭:“月亭,你管不管?”简单几个字却让剧情明了,也点明了两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陈白露是潘月亭养的金丝雀,可是潘月亭对陈白露也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这些台词都是演员在分析剧本的基础上对潜台词的深入挖掘和灵活处理。

三、演员如何运用潜台词塑造人物形象

(一)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潜台词丰富的含义,凸显人物性格

在戏剧表演中,人物语言能够直观地向观众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人物没有说的潜台词和实际所说的台词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并且和说出来的话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潜台词是演员在戏剧表演中的依据,而戏剧舞台由于有时间情节的限制,太冗杂的语言反而不能很准确地表达人物情感,观众也看得一头雾水,所以,演员需要准确挖掘潜台词,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形象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凸显人物性格。当演员和剧中人物融为一体时,就能通过简单的潜台词表达人物的个性,并且,演员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潜台词内容,不仅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强观众与剧中人物之间的共鸣。因此,作者在创作剧本之时,就应该有意识地使用精炼的台词语言,为演员提供较为直接的表达形式。还是以曹禺先生的《雷雨》为例,周繁漪作为剧中唯一一位敢与周朴园的封建思想进行直接对立的女性,其思想是开放的,可其命运却是苦的。忍耐而又倔强的性格在周繁漪的台词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精炼的台词也表达出了其潜台词丰富的含义。比如,当鲁四凤给繁漪送药,繁漪心中不满:“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这简单的一句话有几层含义,“苦药”二字的言外之意是她在封建周家所受的郁闷和痛苦,“大概是喝够了”是对周朴园不满颇久,她渴望自由的心被周朴园打压得所剩无几,“这些年”“喝够了”体现出繁漪的内心已经积怨已久,时间长了也不想再忍了。简单的一句话揭示了繁漪心中的苦闷,也凸显了她敢于斗争的性格,这也是通过潜台词给观众进行心理暗示,为后面的剧情做铺垫,也说明了准确地运用潜台词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个性更加突出,潜台词加上简洁的台词能够引人遐想、留以悬念,饱含深意的潜台词让剧情更加丰富。

(二)紧扣舞台行动发挥潜台词的作用

演员在舞台表演中的潜台词与表演时的舞台行动密切相关,潜台词是舞台行动的依据,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在舞台中体现。演员需要将潜台词和舞台行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潜台词的作用,更好地凸显人物的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潜台词的创作时,应注意让潜台词紧扣舞台行动。当周朴园让周冲逼迫繁漪喝药时,周冲有一个往回的反抗动作,伴随的是一个简单的字“爸!”,这个字的潜台词很明显:“妈妈没有生病,她也不喜欢喝药,您就不要逼她了!”接着,因为周朴园的威压,周冲的舞台行动是不得不将药碗端起来,可这时周冲拿着碗的手在颤抖,口中说道:“爸,您不要这样。”这句话一是让周朴园不要这样逼迫繁漪喝药了,二是希望一直以封建思想压迫这个家的周朴园能够对家人亲近一些,不要有那么多思想禁锢。反过来看周萍的动作是低头走到周冲面前,低声地让他听周朴园的话,这里的舞台行动也从侧面反映了周萍懦弱的性格。

(三)针对规定情境准确处理潜台词

如果说,潜台词是人物进行舞台行动的依据,那么,规定进行情境就是人物说出潜台词的依据。规定情境包括剧本所提供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角色人物关系与矛盾冲突等。潜台词是外化的语言,它能够进一步揭示规定情境。例如,笔者之前饰演的陈白露有一句台词是:“太阳,太阳出来了。”这句话在文中的第一幕和最后都出现过,其潜台词也极其富有深意,根据话剧《日出》的情节来看,第一幕中,陈白露身边的事照常进行,她说出这句话一是不想再与潘月亭交谈,二是她认为太阳不属于她,她要去休息了。而随着剧情变化,最后一幕的规定情境是潘月亭破产、小东西自杀、陈白露欠债,所以,当陈白露说出这句台词时,在这样的规定情境制约下,她的潜台词是:太阳升起来了,黑暗要消失了,我要用死亡挣脱黑暗。由此可见,同样的台词,在规定情境变化的情况下,潜台词的含义也会改变。

四、总结

剧作家创作了台词,演员创作了潜台词。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潜台词有着重要地位。充分理解潜台词也是演员在研读剧本时的必要功课。演员要爬梳剧本的主要内容,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饱满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演员在戏剧表演中要准确运用潜台词,通过运用潜台词为戏剧表演带来促进作用,最终呈现完美的演出。

猜你喜欢
陈白露潜台词周朴园
浅析话剧《日出》中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塑造
从女性解放角度分析《日出》陈白露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日出》文本细读:陈白露之死
《雷雨》(节选)
浅析《日出》中陈白露的自杀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
老公的潜台词你懂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