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与多维价值

2023-03-22 08:23刘嗣方
改革 2023年1期
关键词:总书记改革

刘嗣方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1]4。“没有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1]10。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局性系统性深层次伟大社会变革,触及的利益深、涉及的任务重、推进的力度大、产生的影响广,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改革观和科学方法论,将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到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深刻洞察时代变迁,准确把握发展规律,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政治担当、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深化改革,主动出击、贴身紧逼、精准发力,打响改革攻坚战,开启了系统布局整体设计纵深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实现了改革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9。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和战略环境[3],需要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面临系统性变革重塑,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内外联动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需要我们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更多领域系统性重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革,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需要我们在新的起点上部署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行动。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以及日益增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和诸多超预期冲击,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必须以科学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劲动力。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多维价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用历史观、发展观、大局观透析国内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指向,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什么样的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方法论有机统一起来,回答时代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辨识度标识性的原创性改革方法,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解决“桥或船”的问题,以指导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理论逻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哲学根源。一是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科学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哲学基本问题,指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去研究分析具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谋划改革内容,把控好步骤与节奏,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方案。二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世界“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世界“怎么样”,提供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总观点和总方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4]7,“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4]8。三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为人类认识和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必须从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切入口着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51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提供了坚实的哲理基础。

(二)历史逻辑: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时俱进不懈探索的经验积淀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时俱进的不懈探索,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思想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农村调查运动,领导人民从实际出发推进土地改革,按照“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方法分配土地,使农民翻身得解放,成为自己的主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队和人民开展生产运动,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保障了群众生活和抗战进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地区土地法实施、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等进行创新性探索,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毛泽东曾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7]275,要在全社会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按照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目标与任务,“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7]275。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6]。邓小平认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8]143。邓小平坚持改革群众观,强调改革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群众,要将改革的方向和人民的需要有机结合。江泽民指出,“改革既要克服过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传统,并且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地有所创造”[9]。胡锦涛指出,要“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10]。

新时代十年,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6,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及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都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传承弘扬了我们党百年奋斗一以贯之的变革精神,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中焕发出炫目的时代光彩。

(三)实践逻辑:根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的顶层设计和谋划部署,把接续推进改革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推出了336项重大改革举措,“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1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生动局面。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积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健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紧扣农民和土地关系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村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产权等系列制度改革。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科技、教育和人才体制改革方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就业、养老、医疗、社保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扎实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重大基础性改革、环境治理体系改革、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面,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不断建立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直面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基本取向,“从前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中期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现阶段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蹄疾步稳、有力有序解决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问题”,“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12]233。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生机活力的体制制度保证”[13],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四)文化逻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

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又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思想宝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18。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14]738。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性、创造力的民族,创新变革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精神禀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以“鼎新”带动“革故”等,这些重要论述均包含着思变的精神和变革的思维,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提供了独特的思想精粹、宝贵的哲学智慧和深厚的精神滋养。

(五)主体逻辑:在于习近平对改革内在特征和规律认识的不断升华

在地方工作的25年间,习近平对地方改革的实践一直都在不断探索中,对改革内在特征、趋势性认识的规律性把握不断加深。1982—1985年,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号召大家着眼于基层和实际,大兴调查之风,开启了正定改革开放的时代新篇。在习近平的倡导下,正定在河北率先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使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他主张因地制宜实现农业、工业、商业统筹发展,提出建设“半城郊型”经济,为正定县的改革之路注入强大动力。1985—2002年,习近平在福建任职。围绕重大发展问题,习近平领导制定《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并直接领导和推动了厦门经济特区事业发展。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针对闽东贫穷落后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思想,制定了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的脱贫方针。在福州任职市委书记时,习近平将改革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将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强调要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在福建省任省长时,习近平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协同推进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配套改革。2002—2007年,习近平在浙江任职期间,深刻认识到城乡发展政策不配套、体制机制不健全问题。他强调要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改革,从体制机制构建着手,整体性、协调性探索农业、农村改革;基于浙江发展实际,他高度重视金融市场的改革,将市场作为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方式,鼓励与促进民间资本融入市场发展,激发浙江经济发展活力;结合浙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实际,提出“八八战略”,充分发挥浙江产业结构、生态资源等优势,聚力打造“绿色浙江”。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论断,破除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带领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坚持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是习近平在地方从政实践的鲜明特质和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运筹帷幄、总揽全局,谋划领导改革工作,确定改革总体方略、指导方针和战术打法,“从改革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重点任务、方法路径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2]233。在深刻把握改革运行规律、深刻总结改革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4]521,为改革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内容丰富、逻辑自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其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构成了完整而严密的科学方法论体系。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根本保证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5],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进改革,这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走在正确道路并组织实施的根本保证。

第一,党的领导是确保改革方向正确的根本保证。改革的战略部署、目标任务、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等是党科学制定和确定的,“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6],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我们的政治优势,以我们的政治优势来引领和推动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4]106。

第二,党的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推动下,中央先后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省区市也都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机构,以推进本系统和本地重大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

第三,党的领导是改革措施落地生根的有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1]144,“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4]522。建好工作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抓好统筹,抓好落实,“要有时间表,一项一项抓落实”[1]149,“要强化监督检查,抓好跟踪督办”[1]143-144。地方在抓改革措施落地时,必须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确定好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17]。

第四,以党的自我革命强化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6]。自我革命揭示了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性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抓住“关键少数”,持之以恒、善作善成,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有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扎实推进,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2.道路方向论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14。这一重要论述清晰揭示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民的立场和道路选择。只有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才能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就如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张”[1]15,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不动摇”。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就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14。就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而言,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1]2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改革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改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3.目标主轴论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主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18]。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主轴,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8]。

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分目标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有管总的目标,又要有分目标,改革总目标统领改革分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1]26,突出了改革目标导向的具体实践视域,指明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发力空间、重点方向。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要通过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明晰各领域改革的目标任务、重点要求、优先时序等问题,使各领域的改革在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中协调推进,形成改革的综合效能和整体效应。

4.人民中心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2]19。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12]57,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真切地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要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13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4]9。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人民是改革的实践主体,是改革措施落实以及改革克服困难的依靠力量,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深度和成效。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改革,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需要人民广泛参与、汲取人民群众智慧。这是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源泉。基层改革创新要尽可能多听取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及时总结经验并形成理性认识,以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19]98。只有站在为民立场上推进改革,才能始终关切人民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改革才能抓住人民诉求,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进而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抓好民生领域的改革,“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2]233-234。全面深化改革要“见物见人”[17],从具体问题入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成果。

5.问题导向论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2]2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问题逻辑,在改革方法运用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深化改革置于多元复杂的矛盾体和问题域中考察,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1]8,全面深化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38。只有坚持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基本导向,改革的顶层谋划、目标制定才不会脱离实际、盲目空洞;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揭示问题,才能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改革才能直击要害;只有在科学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有效解决问题,改革才能在取得实效中深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现实问题为改革出发点,哪些领域有问题,改革就在这些领域谋划;哪些领域问题严重,就重点向这些领域出击,推进改革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焦点问题,精准对接发展需要、基层所盼、人民所需。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迈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领域的矛盾问题交织、叠加出现,构成了改革指向的直接依据。解决这些问题是改革任务的重点方向,针对问题找准突破口,谋划改革的落实路径,是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

6.重点突破论

重点突破就是立足改革整体性,在综合考量改革任务重要程度、改革内容紧迫程度、改革条件基础因素等的基础上,分清改革的轻重缓急,抓住改革的重点与关键,集中力量解决改革重点、难点。重点突破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各领域基础性改革抓在手上,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务抓在手上,把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抓在手上,牵住改革“牛鼻子”,把改革的“四梁八柱”立起来。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宏大的创新工程,其推进既要着眼于“全面”,又要关照“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21]221。从改革的实践来看,能否找准改革切入点,抓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系着改革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1]44。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的力度、广度之大前所未有,改革面对的矛盾相互交织、问题叠加出现的形势更加严峻,这就要求把握改革重点突破论要义,抓住改革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重点举措等,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全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就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谋划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行动。

7.改革攻坚论

改革本质上是通过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实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应性调整,以破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制约。改革的前半程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改革进入后半程,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并未减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动奶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是新一轮改革的特点”,“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22],要求年轻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强势推进,发扬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克服体制机制障碍,使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纷纷破题,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得以突破,一些过去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得以解决。

新征程上,我们不可避免会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期。从国内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任务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既面临国内风险又有国际风险,既面临传统风险又有新兴风险,既面临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又有意识形态、网络、生物、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的风险,这些风险和挑战的联动效应明显,其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会对我国改革和发展形成较大的冲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好改革攻坚论,更好地驾驭复杂局面,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进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困境的突破。

8.系统工程论

系统是若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事物及其要素有机联系形成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整体,“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1]43,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系统观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各方面实践经验在思想方法上作出的新概括,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观念、全局观念、普遍联系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1]26,“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党的二十大再次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具有鲜明特征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

系统推进改革,应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1]35,“把握全局,注意协调,力争最大综合效益,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1]50。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中揭示改革的特征和规律,对改革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系统谋划,增强各项改革措施的关联性耦合性联动性,科学论证各项改革举措的合理性有效性可行性,合力布局主攻方向、重点任务、优先顺序、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以形成改革集成效应、协同效应、综合效应。

9.社会动力论

一方面,要引导广大群众为改革发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1]141,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力量。人民作为改革的主人翁,是改革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改革措施落地以及在改革实践中克服困难和挑战的力量之源。作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系统性深层次社会变革,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是繁重、头绪越是繁多,就越要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与人民群众一道将改革实践推向纵深。回顾我国推进改革的历程,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改革实践的突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改革越往纵深发展,矛盾与问题越尖锐、任务越艰巨,就越是离不开人民的广泛支持与积极参与。这就要求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纵深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要激发基层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鼓励地方、基层、群众积极探索”[1]14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4]6,“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4]6。“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24]。这就要求地方在抓改革落实的同时也要搞好探索创新,在坚持正确改革方向、遵循改革规律的前提下敢于先行先试,争取成为改革试点地或改革试验区,善于及时总结改革成功经验,为推动全国面上改革提供借鉴。要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的创造性,形成改革合力。改革试点是激发活力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把试点工作置于改革全局性的高度,强调要将人民重大利益关切、难度风险较大领域的改革先行试点,不断积累经验教训,探索改革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试点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节奏、差别探索、总结经验,以试点探索推进面上改革。为此,对那些必须改又没把握的,就鼓励基层先行探索试点、投石问路;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则及时总结提炼、完善规范,进而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制度,在面上适时推广开来,不断将改革推向纵深。

10.全球治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立足于本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又着眼于全球不合理治理秩序与规则的改革,为全球治理走向公正、合理、有序注入新的活力。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交流与合作,通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自由贸易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举措,深刻引导着世界各国经济合作交流向着更加公正、平等、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治理改革注入正能量。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等不公正不合理理念,积极推动各国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交往合作,致力于扩大世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增长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世界上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从方法论的内在逻辑上构成了包含根本保证、逻辑起点、立足基点、主题主线、价值立场、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内在要求、重要保障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第一,以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明晰“改什么、怎么改、改到哪”等基本问题。在“改什么”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25]184,改革的方向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怎么改”上,根本上要加强和完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通过成立中央层面的领导机构,发挥总揽全局、统筹推进改革的作用,科学谋划改革的总体设计、重点领域、督察落实,并要求党政各级负责人亲力亲为,对标对表抓改革,将改革落到实处,使改革经得起检验;在“改到哪”上,党中央统筹谋划,不断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提出改革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以及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从整体上对“改到哪一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第二,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19]10。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改革实践已经走过前半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了长足发展,改革的基础良好,但“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有些方面甚至成为制约我们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1]28。改革实践的后半程,就是要实现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制度的优化和发展,并通过制度效能的发挥,持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第三,以坚持自信自立为立足基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没有教科书和现成答案。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自身国情出发独立自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的实践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发展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要素,以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克服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活力,促进各项制度成熟完善,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新时代新征程在更高起点、更高要求上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将坚持自信自立的重大原则贯穿其整个过程,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为突破口,以更加积极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新突破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贡献,把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点,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底气。

第四,以实现“中国之治”为主题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中国之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价值和治理效能的体现。以改革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彰显“中国之治”的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多种举措,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实施、完善党领导下的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培育和加强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以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中国之治”的实践治理效能。

第五,以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为价值立场。坚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21]103。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和想法,征求、集中人民的意见,凝聚改革共识,是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内在要求。改革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改革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好不好的重要检验标准,在于是否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只有坚持改革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改革才能汇聚人民智慧,改革成果才能惠及人民群众,改革才能更好地凝聚共识,获得持久的推动力。

第六,以坚持守正创新为基本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2]17。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刻复杂的社会变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守正创新,才能在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保持正确改革方向的同时,在面对新矛盾新挑战中,提出新的改革举措,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并非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张,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要增强改革的政治定力,不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方法创新发展,以创新性理论成果指导全面深化改革新实践。

第七,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调性为方法路径。“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21]109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改革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这也是提升改革整体效果的内在要求。在总目标规定下,改革的基本方向、重要任务、时间路线等架构基本完成,为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具体推进各个领域改革的实践中,各领域既各自展开,又相互联系,必须系统协同推进。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难以形成改革合力,也难以提升改革的综合效应和整体效能。

第八,以处理好改革与开放、改革与发展稳定、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为内在要求。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来看,改革是开放的条件,开放是改革的外部推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进程中,“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21]100。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阶段,必须向开放要动力,以开放倒逼改革。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高度统一、更加协调,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来看,改革和发展为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改革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通过改革为发展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能、创造新条件。从改革与法治的关系来看,改革与法治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要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一方面,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1]153。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保证改革航船不会跑偏甚至倾覆,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效果应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另一方面,法治要与时俱进,及时将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把法治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更有力有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第九,以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氛围为重要保障。在政治上,全体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自觉克服改革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人人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在社会上,要营造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浓郁氛围,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及时回应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共享改革成果,更加坚定改革信心决心、更加坚定拥护和支持改革。在文化上,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积极为改革鼓与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汲取精神养分,凝练总结并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在工作中,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深化改革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和评估推广机制,注重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胆提拔使用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干部,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的多维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论,彰显出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和世界价值,对于指导我们认识事物、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为更好把握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特征、谋划实施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政治价值: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方向和道路的根本性问题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但不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否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4]5,“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1]148。方向和道路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先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保证改革方向和道路不偏,才能真正发挥改革的作用,否则,改革就可能走上歪路、邪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向何处去的问题,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明晰了道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4]6,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道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4]5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4]5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永葆先进与活力,充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利益冲突叠加交织,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为遵循,坚定政治定力,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蹄疾步稳推进。

(二)理论价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观的丰富拓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系统建构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系统地论述改革问题,相关论述只是散见于他们的著作之中。他们对社会变革的原因、动力、途径和方式作了阐述,并“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认为人类社会有其内在动力系统,社会发展动力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逻辑必然”[2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观的基础上,根植中国国情、结合具体实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改革方法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观新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提供了生动实践例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涵括的人民中心论、目标主轴论、道路方向论、问题导向论、系统工程论、全球治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强调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内在契合的。

(三)实践价值: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实践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科学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和规律,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实践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改革推动,需要以改革来破除制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各领域发展动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协调、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支撑、坚持改革与法治相促进、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统筹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的部署实施提供方法论指引,为各领域现代化建设任务落到实处提供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能够有效保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四)文化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面深化改革话语中再次焕发生机活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智慧的全面深化改革话语体系,增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凝聚力感染力影响力,极大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21]313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现实依托实现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丰富内涵,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不日新者必日退”“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典故,深刻揭示变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引用“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典故,阐明了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引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典故,揭示改革必须秉持辩证的思维观念,坚持正确的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加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于深化改革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改革意识,克服改革路上的等待观望、裹足不前或自我陶醉、自我满足,最大限度凝聚起改革正能量,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改革精神和改革文化。

(五)世界价值: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独特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国内各领域改革深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针对不公正不合理、不符合国际格局演变大势的国际规则、国际机制,提出了中国版的改革方案,积极参与、推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体包括:呼吁各国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反对保护主义;倡导“建立客观反映国际力量对比现实的全球治理体系”[27],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提出“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28],为人类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难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7],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同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摒弃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弊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提供了不同于以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之路的全新选择,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独特贡献。

猜你喜欢
总书记改革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改革之路
总书记心系千万家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三任总书记哀悼105岁老红军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