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小及侵袭性的泌乳素腺瘤患者临床特点及溴隐亭治疗效果差异的分析

2023-03-22 07:28武凌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4期
关键词:丙组泌乳素小剂量

武凌云,董 威

(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 秭归 443600)

泌乳素腺瘤是下丘脑- 垂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发生原因是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的泌乳素过量[1-2]。泌乳素腺瘤的大小及侵袭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了解其临床特点对泌乳素腺瘤的研究及临床治疗均有较大的意义[3]。本文就不同大小及侵袭性的泌乳素腺瘤患者临床特点及溴隐亭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0 年5 月开始挑选患者,直至2021 年12 月,共选入泌乳素腺瘤患者90 例。纳入标准:1)确诊为泌乳素腺瘤。2)临床资料完整。3)遵医嘱情况良好。4)无溴隐亭使用禁忌。5)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颅内或颅外肿瘤。2)合并其他激素分泌异常类疾病。3)存在肢端肥大。4)合并原发性闭经。5)基础疾病较重。根据肿瘤大小及侵袭性不同进行分组。甲组入选标准:肿瘤最大直径达到或超过4 cm,且向海绵窦、颞叶、蝶窦或鼻腔、鞍上或三脑室、脚间池或丘脑、额叶、斜坡或脑干中的至少3 个方向生长。乙组入选标准:肿瘤最大直径达到或超过1 cm 但不足4 cm,或肿瘤最大直径虽然达到或超过4 cm 但生长方向情况不符合甲组标准。丙组入选标准:肿瘤最大直径不足1 cm,且范围局限于鞍内。

1.2 方法

对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进行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每周检测泌乳素水平一次,治疗1 个月后,改为每4 周检测一次。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为血清。使用MRI 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治疗后肿瘤缩小程度。治疗后肿瘤缩小程度=(治疗前肿瘤体积- 治疗后肿瘤体积)/ 治疗前肿瘤体积×100%。使用MRI 对治疗前肿瘤侵袭情况进行观察,由于泌乳素腺瘤的主要侵袭部位为海绵窦,因此本次研究中主要观察泌乳素腺瘤侵袭海绵窦的情况。对治疗前存在海绵窦侵袭的患者,治疗后观察海绵窦残余肿瘤的情况。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为口服甲磺酸溴隐亭片,根据患者肿瘤大小及泌乳素的水平设置初始用药剂量,通常为2.5 ~5 mg/d,若肿瘤巨大、存在多向侵袭且泌乳素水平高,可将用药剂量增至10 ~15 mg/d。之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泌乳素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一般每1 ~2 d 调整一次,最长可14 d 调整1 次,共治疗1 年。每周对溴隐亭进行一次累积剂量统计。累积剂量为治疗开始至统计当天累积服用溴隐亭的剂量。若患者溴隐亭服用剂量不足累积剂量的1/3,则判定为小剂量。若患者溴隐亭服用剂量为累积剂量的1/3 ~2/3,则判定为中剂量。若患者溴隐亭服用剂量超过累积剂量的2/3,则判定为大剂量。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三组的性别、发病年龄、治疗前泌乳素水平和肿瘤侵袭海绵窦情况、治疗后肿瘤缩小程度及海绵窦残余肿瘤情况

三组的性别分布情况两两对比,P<0.05,其中甲组中男性占比最高,其次为乙组,丙组中男性占比最低。丙组的发病年龄均小于甲组与乙组,P<0.05。三组治疗前的泌乳素水平、肿瘤侵袭海绵窦比率两两对比,P<0.05,其中甲组最高,乙组次之,丙组最低。三组治疗后的肿瘤缩小程度比较,P>0.05。甲组治疗后的海绵窦残余肿瘤率高于乙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的性别、发病年龄、治疗前泌乳素水平和肿瘤侵袭海绵窦情况、治疗后肿瘤缩小程度及海绵窦残余肿瘤情况

2.2 三组不同时间段不同溴隐亭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的对比

治疗第1 周、第4 周、第8 周、第24 周时甲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患者的泌乳素下降率两两对比,P>0.05。甲组从第1 周开始,泌乳素下降率均较高;初始小剂量下的泌乳素下降率最高,其次为中剂量,最低为大剂量,但后续差异逐渐变小,且泌乳素下降率比较平稳。治疗第1 周、第4 周、第8 周、第24 周时乙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两两对比,P>0.05;乙组初始泌乳素下降率较低,之后逐渐提高;初始小剂量下的泌乳素下降率最低,其次为中剂量,最高为大剂量,但后续差异逐渐变小。治疗第1 周时丙组小剂量患者泌乳素下降率低于中剂量、大剂量患者,P<0.05;中剂量与大剂量患者泌乳素下降率对比,P>0.05 ;治疗第4 周时丙组小剂量和大剂量患者的泌乳素下降率均高于中剂量患者,P<0.05;小剂量与大剂量患者的泌乳素下降率对比,P>0.05。治疗第8 周、第24 周时甲组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患者的泌乳素下降率两两对比,P>0.05。丙组初始泌乳素下降率较低,之后逐渐提高,在第8 周开始较为平稳。详见表2(A、B、C)。

表2(A) 甲组不同时间段不同溴隐亭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 s)

表2(A) 甲组不同时间段不同溴隐亭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 s)

第1 周 第4 周 第8 周 第24 周组别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小剂量 2 95.38±22.23 4 96.12±25.01 8 98.39±25.38 10 97.25±22.66中剂量 8 88.70±22.11 9 92.92±23.03 8 95.30±23.23 10 92.43±21.90大剂量 20 75.82±21.19 17 92.03±23.87 14 92.77±22.83 10 95.07±22.10 t 值(小剂量与中剂量比较) 0.382 0.226 0.254 0.484 P 值(小剂量与中剂量比较) 0.712 0.826 0.803 0.634 t 值(小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1.242 0.306 0.534 0.218 P 值(小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0.229 0.763 0.599 0.830 t 值(中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1.436 0.092 0.249 0.268 P 值(中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0.163 0.928 0.806 0.791

表2(B) 乙组不同时间段不同溴隐亭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 s)

表2(B) 乙组不同时间段不同溴隐亭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 s)

组别 第1 周 第4 周 第8 周 第24 周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小剂量 3 34.93±12.31 5 82.37±20.17 8 94.32±22.70 12 96.21±22.76中剂量 16 39.06±14.77 15 86.02±21.77 14 95.11±32.15 12 97.35±23.38大剂量 11 50.11±16.80 10 88.79±22.75 8 95.66±23.17 6 94.30±23.12 t 值(小剂量与中剂量比较) 0.453 0.330 0.061 0.121 P 值(小剂量与中剂量比较) 0.657 0.745 0.952 0.905 t 值(小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1.444 0.533 0.117 0.167 P 值(小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0.174 0.603 0.117 0.869 t 值(中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1.807 0.306 0.909 0.262 P 值(中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0.083 0.762 0.967 0.797

表2(C) 丙组不同时间段不同溴隐亭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 s)

表2(C) 丙组不同时间段不同溴隐亭剂量下泌乳素下降率(%,± s)

组别 第1 周 第4 周 第8 周 第24 周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 例数 泌乳素下降率小剂量 18 4.22±2.03 19 82.28±15.33 21 82.73±20.59 24 88.92±20.52中剂量 7 17.67±4.39 6 67.39±13.73 5 84.36±19.97 4 82.02±21.91大剂量 5 19.50±5.10 5 87.75±15.60 4 94.37±22.02 2 94.97±22.19 t 值(小剂量与中剂量比较) 10.627 2.120 0.160 0.618 P 值(小剂量与中剂量比较) <0.001 0.045 0.874 0.542 t 值(小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10.498 0.708 1.027 0.399 P 值(小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0.001 0.487 0.315 0.693 t 值(中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0.667 2.304 0.715 0.680 P 值(中剂量与大剂量比较) 0.520 0.047 0.498 0.534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泌乳素腺瘤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仅认为与下丘脑调节垂体泌乳素细胞功能紊乱、垂体泌乳素分泌细胞原发性内在缺陷有关[4]。泌乳素腺瘤女性临床表现为青春期延迟、经量稀少或过多、月经延迟、闭经、性欲减退、溢乳、不孕、高泌乳素血症等[5]。泌乳素腺瘤男性临床表现为性功能减退、体态异常、青春期发育迟滞、乳腺发育等[6]。随着泌乳素腺瘤体积的增大,患者可因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觉异常等表现[2]。临床调查显示,女性泌乳素腺瘤的发病率高于男性[7]。但本研究中,甲组中男性占比最高,其次为乙组,丙组中男性占比最低,两两对比,P<0.05。由此可见,在已发生泌乳素腺瘤的患者中,男性患者病灶侵袭性、体积等均更大。究其原因可能是,女性在发病早期可因月经的变化而及时发现病情,而男性在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则不明显,或出现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后因心理因素没有及时就诊[8]。国内主要使用溴隐亭治疗泌乳素腺瘤[9]。溴隐亭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属于麦角灵的衍生物,能直接作用于腺垂体,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10]。临床在判定泌乳素腺瘤的治疗效果时通常依据血清泌乳素水平和肿瘤体积缩小程度[11]。本研究中,甲组、乙组和丙组治疗后的肿瘤缩小程度均较高,且两两对比无差异,P>0.05。说明临床使用溴隐亭治疗泌乳素腺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中,治疗第1 周时丙组小剂量患者的泌乳素下降率低于中剂量、大剂量患者,P<0.05;治疗第4 周时丙组小剂量和大剂量患者的泌乳素下降率均高于中剂量患者,P<0.05。由此可见,泌乳素微腺瘤经大剂量溴隐亭治疗可在早期明显降低泌乳素水平。但关于早期使用大剂量溴隐亭治疗泌乳素腺瘤的临床不良反应是否会更多,本文没有进行研究,相关文献中也没有得到有效证实[12-13]。因此临床使用溴隐亭时仍需对不良反应加以防范。

综上所述,泌乳素微腺瘤体积大、侵袭性强的患者多为男性,其发病年龄大、泌乳素水平和治疗后海绵窦残余肿瘤率高。其中泌乳素微腺瘤经大剂量溴隐亭治疗可在早期获得更为明显的泌乳素降低效果。

猜你喜欢
丙组泌乳素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高泌乳素患者不同时间段泌乳素水平研究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