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地区胆囊结石患者华支睾吸虫病发病率的调查研究

2023-03-22 07:28史振超李华江刘雪宜李静雯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4期
关键词:吸虫病吸虫虫卵

史振超,李 翔,李华江,刘雪宜,李静雯

(广东同江医院普外二区,广东 佛山 528300)

胆囊结石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在成年人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发生与胆色素、胆固醇存在一定联系。根据无机离子、钙盐、糖蛋白以及黏液等成分组成的不同,可将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1]。相关研究显示,胆囊结石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故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明确[2]。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此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食用了含有华支睾吸虫的淡水鱼虾。轻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重者将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会导致胆管炎、胆管性肝炎等疾病的发生,从而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早期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胆囊结石与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生无显著联系,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发现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的体内检出了华支睾吸虫卵。有研究指出,华支睾吸虫的成虫会通过对肝胆管的机械性刺激以及自身代谢产物引起胆管上皮损伤、胆管阻塞等病理改变(以胆管炎、胆囊炎及胆石症为主要表现)[4]。为研究胆囊结石与华支睾吸虫病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2021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在顺德地区医院就诊的400 例胆囊结石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对研究结果进行介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在顺德地区医院就诊的400 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男性236 例,女性164 例;其年龄为7 ~75岁,并且在手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患者存在腹痛、消化不良以及腹部压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因体检发现胆囊结石入院治疗,无明显体征。手术完成后,取胆汁和结石送至实验室检验。胆汁置于4℃环境下保存,胆结石以及组织标本置于低温液氮中保存。

1.2 方法

1.2.1 胆汁华支睾吸虫病理诊断 取胆汁10 ~15mL,予2000r/min 离心后,取沉淀物进行涂片镜检。评估镜检中的虫卵形态特征是否符合华支睾吸虫卵相关特征。针对无明显体征的患者,需收集其饮食结构、居住地等病史资料,行术前粪便和血清华支睾吸虫抗体检验,并结合检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1.2.2 胆囊结石华支睾吸虫病理诊断 使用95% 乙醇保存结石2h,结合结石的性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软化处理。结石体积若≥0.5cm3,选择5% 硝酸水溶液浸泡16 ~20h,结石体积若<0.5cm3,选择2%硝酸水溶液浸泡5 ~10h,完成后予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及镜检处理。结石性质评估方法:通过结石的硬度、颜色、体积、切面结构和镜下晶体形态实施综合评估,对无法评估的结石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线谱仪(TENSOR27 德国Bruker)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分析胆汁、胆囊结石病理诊断结果,观察不同类型胆囊结石的特征,并对比400 例患者中不同年龄、性别、结石类型患者的华支睾吸虫阳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汁和胆囊结石病理诊断结果

进行胆汁和胆囊结石病理诊断的结果显示,在400 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共有219 例患者检出华支睾吸虫,占比54.75%(219/400)。经过诊断后发现,华支睾吸虫阳性患者的胆囊结石类型以胆色素结石为主,其特征是:体积不等,似黄豆、沙粒状;表面粗糙,质地软且脆,表面颜色以棕黑、棕红为主,切面无核心或分层。胆固醇结石的特征是:以单发为主,质地坚硬,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颜色以淡黄色、灰黄色为主,表面光滑,切面有放射状线纹。混合性结石的特征是:以多面状颗粒型为主,外形无规则,边缘钝圆,表面颜色以深绿色或棕色为主,质地中等硬度,切面以环状层、放射状为主。经镜检发现,胆色素结石为束针状和小块状,以金黄色、橘红色以及黄褐色非晶体泥沙样颗粒为主。胆固醇结石为稍扁的方状和长方状,以无色透明的玻璃状颗粒为主。混合性结石中可发现胆色素、碳酸钙以及胆固醇等成分,以结晶体为主。

2.2 不同年龄、性别、结石类型患者的华支睾吸虫检出率情况

经统计发现, 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相比,41 ~50 岁患者华支睾吸虫的阳性率(44.2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华支睾吸虫的阳性率(70.31%)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相比,结石类型为胆色素结石患者华支睾吸虫的阳性率(55.2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结石类型患者的华支睾吸虫检出率情况[例(%)]

3 讨论

胆囊结石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在成年人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研究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5]。轻度华支睾吸虫感染患者无显著症状,但是受虫体代谢及相关机械刺激的影响,患者可出现胆管炎及肝硬化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发生胆管癌[6]。一般情况下,对华支睾吸虫的诊断途径为虫卵诊断,但是因为标本之间的差异,其检出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各类诊断措施当中,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偏低,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标本的阳性检出率较高[7]。但是后两种诊断方式属于有创诊断,其临床应用相对受限。然而对于因胆囊结石来院治疗的患者而言,进行十二指肠液或胆汁的华支睾吸虫诊断成为可行的措施[8]。故在本研究中,分别取患者的胆囊结石以及胆汁进行华支睾吸虫诊断,并获得了相对准确的诊断结果。

统计资料显示,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为在此类地区,鱼虾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之一[9]。华支睾吸虫卵主要寄生在肝胆管中,也会寄生在胆囊以及胆囊管中,其成虫的代谢产物及相关机械性刺激会导致胆管上皮脱落、增生、胆管狭窄等情况的发生。随着胆管狭窄的发生、成虫数量的增加,可引起胆管堵塞、胆汁淤积等情况,易引起细菌感染,导致胆管炎及胆管周围炎[10]。随着成虫的死亡,其碎片以及胆管组织会聚集形成结石,该过程就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引发胆囊结石的过程。因为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生是人食用了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鱼虾所引起的,所以此病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病率较高[11]。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相比,41 ~50 岁患者华支睾吸虫的阳性率(44.2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华支睾吸虫的阳性率(70.31%)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相比,结石类型为胆色素结石患者华支睾吸虫的阳性率(55.2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选择的患者均来自顺德地区,而顺德区属于广东省佛山市辖区,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该地区的地理特点是河流纵横,有多条主流河道,包括西江干流、平洲水道、眉焦河、南沙河等。受地域因素的影响,水产丰富,人们的主要饮食包括鱼虾类,故导致该地区居民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较高,并且患者以41 ~50 岁的男性为主。对胆囊结石患者的分布和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进行分析发现,二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联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饮食中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也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在沿海地区更为显著),这使得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2]。有研究指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13]。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阳性患者的胆囊结石类型以胆色素结石为主,其特征是:体积不等,似黄豆、沙粒状;表面粗糙,质地软且脆,表面颜色以棕黑、棕红为主,切面无核心或分层。胆固醇结石的特征是:以单发为主,质地坚硬,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颜色以淡黄色、灰黄色为主,表面光滑,切面有放射状线纹。混合性结石的特征是:以多面状颗粒型为主,外形无规则,边缘钝圆,表面颜色以深绿色或棕色为主,质地中等硬度,切面以环状层、放射状为主。经镜检发现,胆色素结石为束针状和小块状,以金黄色、橘红色以及黄褐色非晶体泥沙样颗粒为主。胆固醇结石为稍扁的方状和长方状,以无色透明的玻璃状颗粒为主。混合性结石中可发现胆色素、碳酸钙以及胆固醇等成分,以结晶体为主。有研究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的表面呈网格状,容易对周围的颗粒物质产生吸附作用,这也是其导致胆囊结石发生的主要原因。随着胆汁中虫卵的淤积和刺激,促使黏液大量分泌,在虫卵的糖蛋白中介效应下,聚集了虫卵以及结晶物质,最终导致了胆囊结石的发生。进行保胆手术可便捷地获取胆囊结石,有助于实现对胆汁以及胆结石的病理诊断,从而可获取准确的诊断效果。对于行保胆手术的患者,能够对其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从而可为相关病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信息[14]。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使用显微镜观察华支睾吸虫虫卵可能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华支睾吸虫不仅会寄生在胆囊结石中,也会寄生在胆道系统内,且不同类型吸虫的虫卵在形态上较为相似,尤其是异形类吸虫卵与华支睾吸虫卵在形态、体积上较为相似,这可能会导致误诊的发生[15]。随着时间的推移,结石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虫卵会被胆红素或黏液所包裹,从而使其不易被发现。而某些碳酸钙结晶体与钙化虫卵的形态类似,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仔细鉴别。对于无法明确诊断的虫卵,建议根据病史、血清抗体等进行综合评估,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基于当下情况,为减少华支睾吸虫病和胆囊结石的发生,建议在流行地区,加强对胆囊结石伴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力度,开展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呼吁居民尽量避免食用生鱼虾。上述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减少胆囊结石的反复发作,从而可保障相关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胆囊结石与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具有密切联系。华支睾吸虫在中年男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相关结石类型主要以胆色素结石为主。建议加大相关诊断和预防力度,以尽早发现、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吸虫病吸虫虫卵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捻转血矛线虫虫卵体外培养观察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春季严防羊肝片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