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体位经阴道超声在妊娠黄体囊肿与未破裂宫外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03-22 07:28王雷雷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4期
关键词:黄体宫外孕包块

徐 章,王雷雷,冯 杰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

宫外孕是妇科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是指受精卵未在子宫内着床,而在输卵管、子宫颈、卵巢、腹腔着床的一种病理性妊娠[1]。宫外孕的发生与精子游走、附件炎症堵塞输卵管关系密切。随着受精卵逐渐发育,输卵管破裂出血风险逐渐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研究发现,宫外孕患者在流产、输卵管破裂前缺乏典型症状,常出现停经、不规则腹痛、阴道少量流血症状[2]。妊娠黄体囊肿是妊娠早期在卵巢内形成的包块。妊娠黄体囊肿与未破裂宫外孕在影像学图像表现方面存在较高的相似度,这增加了相关临床诊断的难度[3]。进行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宫外孕和妊娠黄体囊肿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重复性强的优势[4]。基于此,本研究特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黄体囊肿与未破裂宫外孕患者各45例纳入研究。将妊娠黄体囊肿患者设为观察A 组,将未破裂宫外孕患者设为观察B 组,均给予变换体位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期进一步分析变换体位经阴道超声在妊娠黄体囊肿与未破裂宫外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黄体囊肿与未破裂宫外孕患者各45 例。将妊娠黄体囊肿患者设为观察A 组,将未破裂宫外孕患者设为观察B 组。观察A 组患者年龄25 ~32 岁,平均年龄(28.01±0.14)岁;停经时间25 ~46 d,平均时间(37.09±2.05)d ;其中孕囊位于输卵管壶腹部、间质部、峡部的患者分别有32 例、7 例、6 例,占比分别为71.11%、15.56%、13.33%。观察B 组患者年龄26 ~32 岁,平均年龄(28.21±0.19)岁;停经时间25 ~45 d,平均时间(37.04±2.05)d。两组的以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病例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病例纳入标准 1)观察A 组患者经术中探查、影像学检查确诊,属于未破裂型妊娠黄体囊肿。2)观察B 组患者经流产或随访确诊。3)两组的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结果均符合阳性标准[5]。

1.2.2 病例排除标准 1)存在重要脏器功能不全。2)存在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3)存在严重生殖系统感染。4)观察A 组:存在流产型宫外孕、破裂型宫外孕、陈旧型宫外孕。5)存在沟通障碍。

1.3 检查方法

两组均行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仪器应用PHILIPS Q5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阴道探头频率5 ~10 MHz。检查前患者需排空膀胱,于检查床上取仰卧位,垫高臀部。在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后套上一次性避孕套,缓慢置于阴道内,直至后穹窿部。观察两组的子宫内外包块大小、环壁回声及厚度、周围血流、血流频谱、血流阻力指数等情况。指导患者更换体位,取屈膝侧卧位。将阴道探头再次置入患者阴道,缓慢置于阴道内,直至后穹窿部。重点观察包块与同侧卵巢的关系[6]。

1.4 观察指标

1)两组的包块情况,包括包块直径、环壁厚度及包块回声情况。2)两组的包块血流各项参数,包括主要包块PSV(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RI(血流阻力指数)。3)两组的包块周围血流频谱形态,血流频谱形态包括极低阻力型(RI <0.4)、低阻力型(RI :0.4 ~0.5)、高阻力型(RI >0.5)。4)记录两组的包块周围血流分布特点,主要包括点状(血流长宽相同)、条状(血流圆周长1/4 ~1/2)、半环状(血流圆周长1/2 ~3/4)、环状(血流圆周长>3/4)。5)观察变换体位后两组的包块与卵巢关系,分为改变、未改变,计算改变率[7]。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绘制样本数据直方图,采用正态性检验,资料满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包块情况的对比

观察A 组的包块直径、环壁厚度及其中包块呈高回声患者的占比、包块呈低回声患者的占比分别为(23.02±1.28)mm、(8.26±0.14)mm、11.11%、88.89%,观察B 组的包块直径、环壁厚度及其中包块呈高回声患者的占比、包块呈低回声患者的占比分别为(21.05±1.15)mm、(7.05±0.20)mm、86.67%、13.33%。两组的包块直径相比,观察A 组大于观察B组,P<0.05。两组的环壁厚度相比,观察A 组大于观察B 组,P<0.05。两组中包块呈高回声患者的占比相比较,观察A 组低于观察B 组,P<0.05。两组中包块呈低回声患者的占比相比较,观察A 组高于观察B 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包块血流参数、包块周围血流频谱形态的对比

观察A 组的PSV、RI 及其中血流频谱形态为极低阻力型、低阻力型、高阻力型患者的占比分别为(16.42±0.79)cm/s、(0.39±0.01)、11.11%、40.00%、48.89%,观察B 组的PSV、RI 及其中血流频谱形态为极低阻力型、低阻力型、高阻力型患者的占比分别为(13.29±0.99)cm/s、(0.56±0.04)、84.44%、8.89%、6.67%。两组的PSV 相比,观察A组高于观察B 组,P<0.05。两组的RI 相比,观察A 组低于观察B 组,P<0.05。两组中血流频谱形态为极低阻力型患者的占比相比,观察A 组低于观察B组,P<0.05。两组中血流频谱形态为低阻力型、高阻力型患者的占比相比,观察A 组均高于观察B 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包块周围血流分布特点的对比

观察A 组中包块周围血流呈点状、条状、半环状、环状分布患者的占比分别为8.89%、8.89%、17.78%、64.44%,观察B 组中包块周围血流呈点状、条状、半环状、环状分布患者的占比分别为62.22%、24.44%、6.67%、6.67%。两组中包块周围血流呈点状、条状分布患者的占比相比,观察A 组均低于观察B 组,P<0.05。两组中包块周围血流呈半环状、环状分布患者的占比相比,观察A 组均高于观察B 组,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包块情况的对比

表2 两组包块血流参数、包块周围血流频谱形态的对比

表3 两组包块周围血流分布特点的对比[例(%)]

2.4 变换体位后两组包块与卵巢关系的对比

变换体位后观察A 组包块与卵巢关系的改变率为4.44%,变换体位后观察B 组包块与卵巢关系的改变率为97.78%。变换体位后两组包块与卵巢关系的改变率相比,观察A 组低于观察B 组,P<0.05。详见表4。

表4 变换体位后两组包块与卵巢关系的对比

3 讨论

研究发现,输卵管堵塞、周围炎性改变与宫外孕发生的关系密切。若输卵管阻塞,可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使其在输卵管内或其他位置着床、发育,形成宫外孕[8-9]。根据影像学特征,临床将宫外孕分为未破裂型、流产型、破裂型、陈旧型四种类型。其中,未破裂型宫外孕在临床诊断中常与妊娠黄体囊肿相混淆[10]。妊娠黄体囊肿是妊娠早期孕妇较易发生的一种非赘生性囊肿,绝大多数患者的包块在妊娠约3 个月时消失,临床可定期观察,无需采取干预措施。经影像学检查可见,妊娠黄体囊肿患者的附件区存在厚壁囊性包块,宫内无孕囊,因此易将此类囊肿诊断为宫外孕。为了确保后续干预治疗的有效性,应及时对宫外孕和妊娠黄体囊肿进行鉴别诊断[11-13]。

超声检查作为诊断妇产科疾病常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相关超声检查可分为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两种类型。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期间可多切面观察患者子宫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了解盆腔内是否出现积液及积液的总量[14]。未破裂型宫外孕超声图像可见卵巢周边子宫附件区有包块,回声不均匀,直径约为2 ~3 cm。此类包块与卵巢分界清晰,包块周围血流分布多呈条状、点状(且均不起源于卵巢)[15]。未破裂型宫外孕包块血流分布的丰富度低,RI 阻力高。妊娠黄体囊肿患者超声图像中可见包块多呈低回声,包块周围血流分布则主要为半环状、环状(且均起源于卵巢)。妊娠黄体囊肿患者包块的血流分布较为丰富,RI 阻力低,常呈低阻力型、高阻力型[16]。本研究中,为了进一步鉴别诊断未破裂宫外孕和妊娠黄体囊肿,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期间变化检查体位的方法观察包块与同侧卵巢的关系。研究发现,经体位变换,妊娠黄体囊肿患者的包块与同侧卵巢的关系大多未发生改变(改变率4.44%),而未破裂宫外孕患者包块与同侧卵巢的关系易发生改变(改变率97.78%)。原因在于:相较于女性性腺卵巢,输尿管可随子宫位置变化而出现改变,因此活动度更高。故超声检查期间变换体位,通过观察包块位置变化可鉴别诊断妊娠黄体囊肿与未破裂宫外孕[17]。

本研究结果证实,对未破裂宫外孕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见包块血流不丰富,阻力大,且经体位变换,包块与同侧卵巢位置发生变化,上述特征可作为与妊娠黄体囊肿相鉴别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黄体宫外孕包块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怎样预防宫外孕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