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探讨

2023-03-22 23:36周小敏黄文菲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13期
关键词:崇拜泰国传统

□周小敏 黄文菲/文

泰国泰族是泰国的主体民族,人口4000多万,占泰国人口的70%左右。泰国泰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蛙崇拜文化。他们崇拜青蛙,希望获得青蛙的帮助,保佑雨水丰沛和五谷丰登。泰国泰族的青蛙神故事也展现了泰族与青蛙之间的关系。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文化现象,学术界却缺乏对其深入的研究,十分令人遗憾。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进行概述、分析与研究,探讨该文化现象的形成与演化,理解其在泰国泰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1]。

1 泰族介绍

泰族(Thai),是泰国的主体民族。

泰族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目前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国等多个国家都有分布。

泰族在中国史籍中,先后被称为“哀牢”“掸”“金齿”“黑齿”“白夷”“僰夷”“摆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泰族统称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泰族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称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称为“佬族”(Lao),在缅甸被称为“掸族”(Shan),在印度被称为“阿萨姆族”(Assam),在中国被称为“傣族”(Dai)。

2 蛙文化

2.1 世界的蛙崇拜

蛙崇拜,自古有之,在世界各国范围内,都有蛙崇拜文化的遗留。但蛙文化还是与农耕文明最为联系紧密。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多个民族都曾有过“蛙”图腾崇拜,考古出土的陶器中有非常著名的“蛙纹”,是彩陶的“母题”之一,从公元前五千年就已经开始出现。古典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母被尊称为“女娲”,学界普遍认为女娲的形象是蛙图腾演化而来。《说文》“娲,古之神女,化万物者从女呙声,古蛙切。”距今约7600年,发现于辽河流域的辽宁阜新的一件古陶器,是研究我国蛙文化的代表实物史料。这件陶器两面均有蟾蜍形象(古人认为蟾蜍和蛙是同一生物),其中一侧浮雕为单体蟾蜍,蟾蜍周身饰有压印的窝点,大肚膨鼓,四肢张开似欲跳跃。而另一侧则雕有蛇衔蟾蜍图案。蟾蜍四肢展开,右下方则有一蛇。蛇张口衔住蟾蜍右下肢,尾下甩,蛇背鳞和两侧腹鳞刻有压划短线纹。

而在日本,对于青蛙的记载早在《万叶集》(7世纪~8世纪)当中就有记载,江户时期的《草双纸》《绘本百物语》等等,有关于青蛙成精的鬼怪故事,半人半蛙的形象也常见于鸟兽戏画当中。受神道教影响,青蛙在日本某些地区是作为祭祀用的祭品,也就是日语中所说“诹访大社蛙狩神祭”。京都智恩寺所藏的《蝦蟇鉄拐図》当中有与铁拐李成对而出的仙人刘海蟾。“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织田信长的遗物之中也有一只工艺精美的三足青蛙的香炉。

高句丽有着青蛙建国的传说。《三国史记》所云:始祖东明王,姓高氏,讳朱蒙(一云鄒牟,一云象解。象解,恐当作众牟)。先是,扶余王解夫娄,老无子,祭山川求嗣,其所御马之鲲渊,见大石相对流泪。王怪之,使人转其石,有小见金色蛙形(蛙一作蜗),王喜曰:此乃天赍我令胤乎?乃收而养之,名曰金蛙。及其长立为太子。意思是说:在早期的扶余国,当时的扶余王解夫娄年老无子,于是他祭拜山川以求子嗣。他所骑的马在鲲渊看到一块大石流泪。扶余王对此感到奇怪,便派人将大石转动过来,发现有一只金色的小蛙。扶余王高兴地说:“这一定是上天赐予我的继承人!”于是他收养了这只小蛙,并命名为金蛙。后来金蛙长大后被立为太子。

除了上述从属于东亚文化圈的国家,被称为世界“图腾之都”的加拿大邓肯,有着许多刻画着蛙形象的图腾柱。古埃及神话中掌管生育的女神赫克特,蛙面人身,也说明了古埃及人的蛙崇拜文化。在古埃及,孕妇分娩时常常带上赫克特的护身符:一只坐在莲花中的青蛙祈求平安。

关于蛙崇拜文化的形成原因,研究者总结认为:首先,蛙的腹部形状很大,像孕妇一样鼓胀,因此将其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其次,蛙的叫声和天气变化紧密相连,人们通过不同的蛙鸣声判断是否即将下雨或打雷。蛙鸣叫的特性激发了古代人对蛙类的神秘能力的想象,进而促成了蛙崇拜的形成;最后,蛙的叫声与婴儿的啼哭声相似,因此被人们视为新生命诞生的象征。赋予了蛙更深层次的内涵。

2.2 泰国泰族蛙文化

泰国泰族蛙文化是泰国北部泰族人的传统文化之一。蛙在泰国泰族蛙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生物,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泰国泰族人居住在泰国的山区地区,周围环绕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水域、森林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中,泰国泰族人与自然界密不可分地共存着。泰国泰族人观察到蛙在水域中生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因此将其视为一种神圣的动物。他们相信蛙能够带来雨水和丰收,保佑他们的生活和农业。泰国泰族蛙文化源远流长,再后来与中国的道教、儒家等后来的文化发生了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

在传统的泰国泰族社会中,蛙崇拜的仪式和活动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泰国泰族人会建立专门的祭祀场所,供奉蛙神,并进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在这些仪式中,泰国泰族人会给予蛙丰富的祭品,如食物、水果和鲜花,以表达他们的敬意和祈求。泰国泰族人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蛙崇拜节日和庆典。这些庆典通常包括舞蹈、音乐、游戏和竞技等活动,以庆祝和纪念蛙神。参与者会身着传统服饰,演绎蛙神的形象,并通过身体动作和舞蹈来表达对蛙神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总结起来,泰国泰族蛙文化源远流长,是泰国泰族社会中至关重要的文化内容。蛙作为泰国泰族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象征物,代表着好运和丰饶。通过对蛙的崇拜和庆祝活动,泰国泰族人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该文化在泰国泰族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与中国的道教、儒家等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了进一步发展。

3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现状和影响

3.1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现状及其保护与传承

在泰国泰族社区,蛤蟆被视为神灵的化身,被人们奉为守护神,蛤蟆仪式也是泰国泰族人们祭祀和祈福的重要仪式之一,包括花蝶蛤蟆、砂蛤蟆、肥蛤蟆等种类的蛤蟆均被视为具有神力的生物,其仪式形式和内容各异,深受泰国泰族人民的推崇。

为了保护和传承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各级政府和当地社区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社区自发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支持传统蛤蟆仪式的举行,鼓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文化传承。

通过这些举措和努力,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加深了民众对其的认知。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这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是摆在泰国泰族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

3.2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对当地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泰国泰族蛙崇拜作为一种民众信仰,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泰国泰族人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民族特色,强化他们的身份认同。

其次,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许多旅游景点和商家能够从蛙崇拜文化中获得经济利益,并进一步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不过,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文化商业化的现象日益严重,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本质和价值逐渐被淡化和削弱。此外,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地区过度的开发和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传承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当地政府和社区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建设保护区,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举办传统文化节日,保证传统文化的本质不变形、不走样。它们同时加强了对游客和商家的引导和规范,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保护措施,以确保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本质和价值得以保持和传承[2]。

3.3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系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是泰国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在泰国泰族人的信仰体系中,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与当地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形成与生态环境十分相关。泰国地区的热带雨林是泰国泰族蛙的主要栖息地,而泰国泰族人则长期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这使得泰国泰族人对于雨林生态环境极其了解和十分依赖。同时,泰国泰族人对于蛙的崇拜也增加了他们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其次,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国泰族人通过长期的蛙崇拜活动,不仅使得蛙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了泰国的热带雨林生态环境,有助于当地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达到了生态保护的目的。此外,泰国泰族人也将自身对蛙的崇拜文化传承给后代,从而维护了蛙的地位及其文化符号的价值。

但是,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政府应该注重采取措施保护泰国热带雨林及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公众也应该加强对于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保护意识,主动对其保护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之,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与当地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并且在生态环保和生态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泰国当地的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4.1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分析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源远流长,是泰国泰族人民宝贵的精神文明遗产。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在文化、民俗、神话、艺术等领域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在文化领域,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与强包容性的特点。泰国泰族人民所崇拜的蛙,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更是泰国泰族人民的文化认同和重要的精神象征。在蛙崇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泰国泰族人民将其应用到诸如民俗活动、建筑装饰、服饰等方面,体现了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文化魅力和生命力。

其次,在民俗领域,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成为泰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份民族记忆。泰国泰族人民通过蛙崇拜文化,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恩之情,同时实现了自己民族信仰、文化与智慧的传承,进而塑造了泰国泰族独有的文化形象与民间传说。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成为泰国泰族人民家喻户晓的信仰与文化象征。

再者,在神话领域,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体现了泰族人民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宇宙的探寻。在泰国泰族神话中,蛙被赋予了独特的身份和属性,成为神灵的象征。泰国泰族人民不仅通过蛙崇拜文化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寻求着对宇宙的理解与昭示。

最后,在艺术领域,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成为创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在泰国泰族人民的创作中,蛙往往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或图腾出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同时,蛙崇拜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形式与风格,诸如民间舞蹈、音乐等,都具有典型的泰国泰族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是泰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是泰国泰族人民对于自然、宇宙、世界奥秘的探求精神的体现,是他们重要的信仰载体和精神图腾。通过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泰国泰族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从而拓宽泰国泰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思路。

4.2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探究泰国泰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历史上,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曾经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泰国泰族人民始终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目前,泰国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蛙崇拜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还鼓励创新,将蛙崇拜文化植入当代艺术和文化活动中,促进泰国泰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在泰国政府的推动下,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了重要进展。泰国政府通过修建蛙崇拜文化博物馆,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泰国泰族传统文化。这些措施,有助于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其次,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创新,也是发展和保护当代泰国泰族文化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发展,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已不再是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融入当代艺术和各种文化活动中。例如,泰国各地会举行蛙崇拜文化节,展示蛙崇拜文化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3]。

最后,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看,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并不矛盾。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不是绝对的,是对立统一的。只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更好地发展。

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推动泰国泰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它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是为了让后代更好地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更是要使泰国泰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中去,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进步。

5 结论

本文深入挖掘了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历史渊源,发现该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泰文化,并与道教、儒家等后来的中国文化发生了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泰族蛙崇拜文化。通过对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深度研究,发现该文化在泰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蛙崇拜文化不仅深受泰国人民的喜爱和接受,而且成为泰国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除此之外,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研究还为人们深入了解泰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通过对这一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泰国的历史和文化,并探究泰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泰国泰族蛙崇拜文化的研究成果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它为我们了解泰国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启示。■

引用

[1] 杨丽周,岳淑芳.泰国泰族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拜水习俗比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4):153-157.

[2] 蓝长龙.壮泰民族传统稻作傩祭礼俗比较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视角[J].中华文化论坛,2017,9(9):132-139.

[3] 邓丽娜.浅析泰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20-121.

[4] 马春雨.泰国碧武里府黑傣的鬼神崇拜研究[J].东方藏品,2018(7):213-214.

猜你喜欢
崇拜泰国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崇拜的那条“龙”
泰国的中秋节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