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属陪护指导及临床护理对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03-23 08:38许永妹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6期
关键词:雾化家属依从性

许永妹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医院儿科,福建 政和 353600)

呼吸道感染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尤其在机体器官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群体中发生率很高,呼吸道感染病情的发生、发展与气候条件、患儿的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1]。同时,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恢复也与患儿的日常睡眠、依从性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迁延可能发展为肺炎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上呼吸道感染需积极干预,而小儿群体自主意识、配合度本身很低,加上病情的刺激,更会降低其依从率,影响病情恢复,所以积极加强患儿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3]。基于此,本文探讨加强家属陪护指导及临床护理对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患儿的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入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本组患儿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儿均经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确诊为呼吸道感染。②患儿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表现。③患儿年龄均在12岁以内。

排除标准:①患儿合并有其他免疫系统功能障碍。②患儿合并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③患儿存在恶性肿瘤。④患儿合并有全身性血液系统障碍。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规护理管理,内容包括对患儿及其家长讲解雾化吸入等治疗方式的目的、治疗期间的注意方法,积极给予患儿心理安抚,监测患儿的各项体征等,给予日常饮食指导。

1.3.2 观察组 给予呼吸道感染患儿加强家属陪护指导及临床护理,内容如下。

1.3.2.1 家属陪护 ①在患儿入院时及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热情的接待、对待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患儿的年龄、性格等基本情况,详细的与患儿家长交谈,安抚其焦虑心理,讲解呼吸道感染会对患儿造成的不适、护理技巧等,使患儿家属能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护理。②加强患儿家属的互动: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的、需要接受雾化吸入等特殊治疗的患儿预先做好患儿家长的解释,讲解所采取的临床措施的目的、优势,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以提升患儿依从性。

1.3.2.2 加强对症护理 ①提供良好的环境,如随时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干净,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在合适范围,对患儿家人探视频率和患儿外出进行限制,定期开窗通风、消毒等,对病房采光进行控制,减少不良环境引起的刺激以及交叉感染等意外发生。②若患儿存在惊厥、高热表现,则需加强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如该类患儿的食欲往往较低,所以要积极为患儿挑选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保障患儿的营养供给。③做好患儿的口腔、皮肤护理,注意详细准确记录患儿的体温变化、睡眠状况,防止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刺激,叮嘱患儿家属可在患儿晚间入睡前为其采用温水泡脚,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晚间尽可能降低护理次数,减少对患儿的影响,在对患儿检查时保持动作轻柔,与患儿交谈的时候保持语气轻柔,避免对患儿产生心理不适。④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基于对患儿年龄较小的考虑,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为低下,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病情细心的观察,可积极通过逗引的方式改善小儿哭泣反应,可以和患儿做游戏、讲故事以及唱歌等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转移分散其注意力,降低病情产生的不适。⑤积极加强患儿的病情观察:如发现患儿体温异常升高的时候则需根据具体情况为其实施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对高热患儿应保持每小时测量1次体温,及时为患儿擦拭流出的汗液,定期为患儿更换衣物。⑥雾化吸入护理:首先是在配置雾化吸入药液的时候必须严格无菌操作规范,防止药液受到污染;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雾化治疗设备,如大龄患儿应用口含器雾化治疗,年龄较小的患儿则需实施面罩吸氧,提升治疗的舒适性。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评估指标包括:发热、喘息憋闷、咽部充血、咳痰、呼吸急促、湿啰音、流脓涕、咳嗽[4]。②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睡眠质量评估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判定指标包括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5]。③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依从率。依从性良好:患儿住院期间能够顺利完成临床治疗及各项护理干预,且治疗期间药物无渗漏、静脉滴注期间无脱针;依从性一般:患儿住院期间能够完成治疗,但存在药物渗漏、静脉滴注期间有脱针、重新扎针情况;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治疗方案[6]。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睡眠质量改善对比 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前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睡眠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护理后均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各项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睡眠质量改善对比(分,)

2.3 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多由气候因素等引起,在各个年龄群体均容易发生。因小儿机体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力较为低下,该病在小儿群体中发病率更高。小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便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痒等症状,不仅影响其日常生活,如果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引发小儿肺炎等严重后果[7-8]。与此同时,众多临床研究者一致表明,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而言,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本身会引起不适感,加上各项症状及治疗操作的刺激,对患儿造成的极大的痛苦,另外,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脑皮质的发育不成熟,因此其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较差,而采用静脉滴注会产生较大的刺激,使得皮下兴奋扩散,导致患儿出现反抗、哭闹等,不仅容易对治疗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还可能引起脱针等意外情况发生。所以在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期间加强护理配合至关重要[9-10]。

蔡连卿等[11]表明,对于小儿患者而言,其家属是最为熟悉的人,借助于患儿家属的力量能够有效增强患儿的心理安全感;同时,年龄小的患儿表达能力低下,而患儿家属对患儿的行为、语言最为了解,因此更有利于与医护人员沟通,在此期间,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也更加充分,有利于提升患儿家属对临床采取的干预措施的理解和配合,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病情;而通过加强与患儿的对症护理则更有利于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前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睡眠质量评分相比无无明显差异(均P>0.05),护理后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各项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这一结论也与王淑平[12]所报道的结论相符。由此表明,加强家属陪护指导及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并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并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猜你喜欢
雾化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