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番茄 宁夏“安家”

2023-03-24 22:56辛怡丽杨晓彤
宁夏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光照温室番茄

辛怡丽 杨晓彤

洗手,消毒,换上白色工作服,推开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门,被湿润空气包裹着的浓浓番茄味扑鼻而来。一排排红绿相间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身着统一工装的工人们站在轨道车上穿梭其间,正在采摘成熟的番茄。

干净整洁,视野开阔,这里完全没有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有的是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和科技感。

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位于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是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在宁夏布局的首个半封闭智慧温室农业项目,该项目由温室设计公司VAN DER HOEVEN进行设计,中国建材公司承建,总占地面积约130亩,其中温室占地面积约86.54亩,温室种植区南北宽235米、东西长216米。

与普通的长到一米五六高的番茄植株不同,这里栽种的品种为“桃太郎”番茄,是一种“无限”生长型番茄。“传统的西红柿品种能结5~6盘果,‘桃太郎品种则可以结三十几盘果,植株高达15~18米,植株生长12个月,采摘期可达10个月。”基地负责人屈锋介绍。

跟随着屈锋行走在温室里,处处可见科技的“身影”:每株作物无土栽培,采取有机质营养钵栽培,不易感染土壤传染病菌。无人运输车沿着特定轨道在作业区来往穿梭;一排排风机通过电脑控制旋转,及时通风保持恒温;通风管里根据作物所需,定量输入二氧化碳……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的是先进的智能温室设施、温室控制系统、温室基质栽培技术、温室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设施作物和育苗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基质架栽培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加热系统、降温系统、幕布系统、灌溉系统、劳工管理系统等七大系统,全程实现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我们抬头看看,温室上方有两层幕帘,一层遮阳,一层保温。顶部安装有太阳能传感器,可根据天气和光线变化自动调节幕布,控制光照”,屈锋说:“番茄是喜光作物,它对光照的需求非常大。我们会在环控电脑中设定光照强度上限,当超过该光照强度,电脑自动给幕帘系统信号,让幕帘铺展开,起到遮光的作用。”

该智慧玻璃温室使用的是超白减返无影玻璃,透光率高达91.5%,光线透过玻璃被均匀地散射到番茄的每一个部位,保证番茄生长所需的光照。不仅如此,整个温室铺的是白色地布,番茄底部也可以均匀地接受光照,更好地促进光合作用,提升产量。

除此之外,相对于传统温室,这个智慧玻璃温室的最大特点是能对温室内小气候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通过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温度、光照、水、二氧化碳、肥料进行一体化高效综合管控,让番茄也拥有“私人定制”的营养师,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智慧玻璃温室还带来种植模式的颠覆与创新。在这里,工人进入园区必须穿戴无菌套装,经过风淋设备,才能进入温室,确保产品“零污染”;采用熊蜂授粉技术,生物环保,确保产品“零激素”;应用无土化岩棉栽培和生物防虫技术,确保产品“零农残”;通过打造24小时最佳生长环境,提高植物生长速度,确保产品“零催熟”。

这里不仅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科技为一体,使农业从资源束缚中解脱出来,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整个厂区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工厂里配备带风扇升降车,工人爬高上梯都由机器控制,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我们所有的基层管理人员、基层工人都来自闽宁镇。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让附近的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圆了‘上班梦。”屈锋说。

恰逢这一季果品成熟,工人们穿行在番茄植株间,打叶、疏果、采摘,各司其职。一个个西红柿被摘下,放入筐中,随后“坐”着采收车被运往分拣包装车间。

园区自今年1月1日开始采收以来,每天采摘8~10吨,高峰期可达30~40吨。产品依托“绿行者”品牌渠道,进入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淘菜菜等零售渠道,也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据介绍,该品种的番茄每斤的市场价在8~10元。

智慧农业现代化的操作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不断升级,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优势主導产业集群,为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猜你喜欢
光照温室番茄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春光照瑶乡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