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蓉之 不一样的天空

2023-03-26 09:29一日一度
海峡姐妹 2023年3期
关键词:策展暂态零序

文/一日一度

陆蓉之

湖南卫视一档名为《会画少年的天空》的综艺节目达到了2.9亿的播放量。它号称“国内首档美术类综艺”,聚集了60位青年画家和5位不同领域的策展人,共同用画笔去构建艺术的乌托邦。

各种备受关注的元素间,笔者唯独注意到了她:那个满头银发、声线温柔,被大家亲切地唤为“陆奶奶”的人。关于她的人生,节目里一句“第一位华人女性策展人”还远远不能概括。

她4岁开始学画画,10岁成为张大千再传弟子,13岁开办个人画展;17岁画40米长卷水墨画,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20岁被保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21岁开始自己的事业,是美国加州国际艺术基金会亚洲地区策展人;70岁拍第一部电影,71岁报考电影学博士……

她,就是陆蓉之。

出身名门世家的“天才儿童”

1951年,陆蓉之出生于台湾。她的外公郁元英来自上海郁氏大家族,是当时极负盛名的慈善家。郁家几代从商,不仅捐钱修路,还兴办义学,让穷孩子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于右任是她父亲的好友,也是她父母结婚时的证婚人。

即使到了台湾,她们一家也总是挤满了学者、诗人和政治人物,像才女张充和、张元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蒋复璁等人,没事儿就喜欢聚在陆蓉之家里唱昆曲。陆蓉之说:“昆曲从大陆到台湾的复兴,可以说是在我家。”

从小耳濡目染,陆蓉之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众,年仅11岁时,成为了张大千的再传弟子。17岁时,在没打草稿的情况下,陆蓉之创作出一幅40米长、名为“东西横贯公路”的水墨长卷,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她的人生按这样的方向走下去,或许会成为一个有分量的传统艺术家。但叛逆的陆蓉之并没有走上父辈、老师们所期望的那条路。

20岁时,作为“天才儿童”的陆蓉之被保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开始学习西方传统艺术。3年后,又前往美国就读加州州立大学,主攻绘画。从此在国外一待就是20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重新回台湾定居。

对她来说,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并不冲突,所以也不存在双方对立、泾渭分明的挣扎。正因为童年经历带给她的勇敢和自信,让她能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前卫之间,找到独属于她自己的平衡。

1980年代,她将英文Curator一词翻译为“策展人”。“大家依据字典都将Curator翻译成馆长,我觉得很不妥,馆长明明是Director才是。于是,我想了两个晚上后,决定用‘策展人’这三个字作为Curator的中译名。不过,当时并没想到日后会流传到大陆来,更没想到如今策展人会成为一个时髦的行业。”她说。

义无反顾的“爱情教母”

同她的家境、履历一样精彩的,还有她的爱情。如果艺术是她身后永不停息的风,那爱情就是让她保持飞行的翅膀。

当在线录波监测及故障定位装置检测到电流I出现短路故障电流变化模式,就可以确定自己位于故障路径上,向智能化配电网线路状态监测主站上报短路故障SOE,主站就可以根据上报的短路故障SOE进行短路故障定位。[3]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录波结果发现,小电流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过程中产生的高频暂态零序电流信号,具有如下分布规律:(1)非故障线路和故障线路的高频暂态零序电流信号不相似;(2)故障线路上故障点前和故障点后的高频暂态零序电流信号不相似;(3)故障线路上故障点到电源之间的故障路径上高频暂态零序电流信号高度相似。

23岁时,陆蓉之在美国加州邂逅了第一任丈夫。对方是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对天才少女一见钟情,相识两周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或许是两人的性格截然相反,生活缺少激情,陆蓉之最终还是提出了分手,结束了长达11年的婚姻。

结束第一段感情,她又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二人相恋的第5年,她意外得知对方背着自己和别的女人有了孩子。

这段感情结束后回到台湾,她遇见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但没想到人前体面的“绅士”,带给她的是一次次的家暴……两年后两人以离婚收场。

记得一天晚上,陆蓉之喝下一整瓶XO,走向大海深处。但海水让她清醒了,在水中仿佛看见了曾经认识的所有人,那时她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神啊,只要你让我活下去,我一定会活得很好。

经历了生死的人,常常会变得更豁达。即使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她仍然相信爱。当她知道自己少年时代的偶像傅申离婚的消息时,她大胆告白,决定追求傅申。那一年陆蓉之45岁,傅申61岁。一个是大胆前卫的辣妹,一个是保守沉稳的学术派。

当时傅申不乏追求者,但只有陆蓉之站在傅申面前说:“你一定要试着和我交往,否则你会后悔一辈子。”紧接着,她登报昭告天下,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傅申的爱慕。她的大胆,甚至带动了当时台湾“女追男”的风潮。

作为艺术圈有名的伉俪,她喜欢亲昵地称呼傅申为“老爷”,在社交账号上会毫不保留地说:“我的老爷是一件稀世的艺术藏品,值得不顾一切地奔赴。”“我们一聊天就没完没了,说到艺术史、艺术圈、人生以及儿女的事情,我们之间那无障碍的谈心经验是最美的。”

一生叛逆的奶奶

如今,她依旧是敢爱敢恨的“大龄”少女,一头红发,一身靓衣,穿10cm的高跟鞋,热情和真诚都写在脸上,仿佛永远都不会老。正如她的微博名——宝藏萌奶奶陆蓉之。

翻看陆蓉之的简历,艺术上的成就只是她人生的冰山一角,年过七十还能毫无顾忌地跨界,才是她“宝藏”的一面,用现在流行的称呼就是“斜杠青年”。她说:“我不是一个会常常叨念过去的人,我一直活在当下,我一直觉得我刚刚出道。”

近年来,她大力扶持本土艺术家,为艺术做着最专业、最尽责的义工,日常状态就是满世界地飞。65岁时还成立了“萌奶奶天团”,她戴上巨大的粉色蝴蝶结,把中国广场舞带去了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在欧洲掀起了跳广场舞的热潮。

在她看来,广场舞是完全开放的、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她希望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参与其中,认识到老年人的价值,因为“我们还是能创造新的未来”。

做了几十年的风云人物,陆蓉之有段时间突然在艺术圈沉寂,仿佛消失了一般。“完全习惯飞来飞去的我有一天做起了老人院院长,真的不太适应。”她说。

为什么是老人院院长?因为她除了要照顾80岁患病的丈夫,还有即将90岁的母亲、快要100岁的父亲和只有8岁智商的小姑。照顾四位老人,成了她日复一日的工作。

生活的焦头烂额让陆蓉之有些招架不住,常常一个人嚎啕大哭。可不管多难,不管如何崩溃,第二天太阳升起时,她还是那个顽皮快乐的陆蓉之。

“我17岁的时候能够画出40米的山水长卷,那我70岁为什么不能拍一部电影?”在照顾家人时,陆蓉之萌生了拍电影的想法。

于是说干就干,她卖掉房子、掏出积蓄,在70岁拍摄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答应你》。

陆蓉之、傅申与李安创作的影片并没有按照常规去拍,而是用短视频的概念集结片段,再用她40年的策展经验与手法去实现。按陆蓉之的说法,这是她用生命来做的作品:13个国家地区的跟拍记录,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最后浓缩成一种生活化的记录。

身为现代艺术的先锋,这里没有庞大叙事和实验性,有的只是一句轻声在耳畔的“答应你”,以及与家人琐碎却闪亮的生活。这不仅是她跨界的宣言,更是一次对生活热烈而深情的告白。

在被问到还有什么梦想没有实现的时候,陆蓉之说她接下来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当“小丑”,做一名搞笑演员,为大家带去快乐。“我希望我离开的时候,我的背影是美丽的。”

猜你喜欢
策展暂态零序
300Mvar空冷隐极同步调相机暂态特性仿真分析
关于策展
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暂态仿真接口技术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除氧器暂态计算研究
6kV供电系统零序保护误动作处理
大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分析
基于PSD-BPA的暂态稳定控制批处理计算方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