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研究*

2023-03-29 08:18朱宏涛刘杰
智库时代 2023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朱宏涛 刘杰

(西安理工大学)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相关数据显示,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年度人数首次超过千万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创历史新高。比2020届874万多出35万。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到2021年的20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795万。庞大的毕业生就业群体无疑加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对高校毕业生求职到满意的工作产生了重大挑战。

从国家层面来说,就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社会和校园的稳定,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以减少对社会的抱怨与不满,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从学校层面来说,就业关系着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学生“出口”问题直接影响“进口”,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强有力的验证。从家庭层面来说,就业工作关系着学生家庭的和谐,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现象,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企业来说,大学生的进入可以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完善企业人才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改变,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逐年减少,“懒就业、缓就业、慢就业”现象更加突出。毕业后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考研失利的学生甚至会选择报考第二次、第三次,这种现象与国家号召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导向不相符。除此以外,意向进入国企、考取事业单位、公务员的学生比例也逐年增加,对于意愿进入私企的学生逐年减少,这就大大增加了求职就业的局限性。毕业生自身定位不清晰,缺少自我认知和对岗位的认知,“眼高手低”等情况一定程度存在,求职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期望值普遍偏高。一味追求工资待遇、工作地域等因素,往往忽略了个人职业长期发展。近几年受多方面影响,意欲出国深造的学生也暂缓出国,外出求职意愿也在降低,很多学生不愿前往距离家较远的地方就业。

(二)就业供需方面

当前,受多方面的影响,各行各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经济低迷,多领域产业发展严重受阻,很多行业岗位需求大幅缩减。面对岗位缩减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双重矛盾,毕业生就业面临严重挑战。目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许多毕业生拿着简历找不到对应工作,而用人单位同样招不到自己满意的人才,这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招聘和求职行为的发生。目前,很多行业仍然存在招聘难和求职难的矛盾,许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企业需要的人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就业招聘形式方面

受多方面影响,许多的招聘转为线上进行,众所周知,线上招聘的效果和线下宣讲会、面试等方式相比较会大打折扣。线下招聘毕业生可以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学生、企业双方都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可以去企业面对面交流参观,提前感受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企业也可以对学生交流沟通、行为处事、专业技能等有一个认知,但线上招聘的效果相对就会较弱。

(四)高校就业指导形式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比较单一,指导多元化仍需加强。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从时间上仅仅局限于学生毕业学年,忽略了学生就业指导以及职业规划要贯穿于学生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从指导形式上,现在普遍的是面向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以及讲座类的指导,这种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内涵,但是缺乏实践。同时面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国家就业政策的贯彻宣传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三、大学生对就业能力与就业指导需求的调查

笔者针对自身所在二级学院大学生对就业能力与就业指导需求制定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总计回收有效问卷351份,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整体对于就业指导规划有所欠缺,只有11.11%的学生做过非常清晰的规划,大多数的学生规划不太清晰。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个人能力和实习机会方面。在就业过程中,学生需要学校帮助最多的是就业心理辅导以及面试技巧与就业技能方面,对自己缺乏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比较的耐心(如图1所示)。

图1 问卷调查部分数据

图2 内外双循环流程图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指导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全过程育人,强化学生就业技能

学生要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在于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全面强化学生自入学至毕业四年一贯的生涯教育及就业实践,探索支撑职业发展的就业育人方案。

一是要大力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各学校虽然或多或少均开设了就业指导类相关的课程,但是目前的授课模式对于学生就业产生的积极作用的大小还是值得商榷的。要加强对课程的改革创新,课程紧扣国家发展、时代主题、企业需求,要能够在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要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就业类活动,使毕业生有意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三是要针对学生需求,积极开展个体咨询,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建设职业规划咨询室,着力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关于生涯规划、求职择业方面的问题以及困惑。四是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就业育人的有序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咨询。

学生从一入学便将就业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从大一年级至大四年级,每学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相应的教育活动。大一年级主要是专业认知与生涯启蒙。把职业规划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中,在专业认知教育中加入就业前景、就业方向等内容。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掌握生涯规划方法;明确大学各阶段任务。大二年级主要是专业学习与视野开阔。任课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为学生讲授行业发展前景,同时学校开展一系列就业活动,例如“校友助航”“学生企业行”等活动,掌握专业学习方法;了解就业形势、行业需求;完成职业画像。

大三年级主要是明确方向与职业拓展,通过学长领航计划,传授就业与升学经验,开展生涯沙龙主题活动,开展就业信息收集与处理、求职材料准备、求职技能训练、就业安全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就业求职技能。

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大四年级主要是求职实战。学院组织企业宣讲会以及大型双选会。组织各类招聘与人才对接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长期合作,畅通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结合学生求职心理变化,进行心理调适,简历、面试、礼仪、政策、权益、心理等一对一调适,为学生精准推荐就业岗位。从而达到强化就业技能;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提升就业满意度。

(二)坚持内外双循环,打通就业新渠道

坚持内外双循环,就是要打通学校与企业的对话渠道,学院或者学校作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枢纽,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资源。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就业意向,辅导员和班级导师根据学生就业意向进行就业指导,学生或者就业指导教师将学生就业意向直接反馈至学院,此为内循环。通过内循环,学院可以对学生就业意向有一个明确地认识。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就业信息台账,统计出每位学生的就业意向及签约情况,同时包括未找到工作学生的就业要求和至今有未通过课程学生的详细科目信息。结合学生实际给予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如向单位积极推荐该类学生,制定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辅导员、导师多方位多渠道发掘就业信息,专人搜寻专业相关院校招聘信息,动员全院老师发动校友资源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学生就业第一手资料。

(三)打造校企三融合,促进就业质量大提升

校企三融合指的是党建融合、实践融合、文化融合,三融合旨在形成学校与企业建立联系的纽带,此为外循环。以党支部建设为纽带,深化校企务实合作,与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通过支部活动、学生座谈、讲党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达到企业与学校的双向沟通。优化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将家长和企业融入进来(通过前期研究指导发现,学生就业思想的认知与家长密切相关),党建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以就业实践为突破口,文化融合为要素,“就业理论+就业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加强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资源共享,实现两者的高度融合,打造“以党建促就业,以就业提党建”为主题的就业指导新品牌,增强就业工作的时代感、全面性和全程性,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与期待。学生可以提前融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文化、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真正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学生潜能得以激发,更有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来校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座,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体验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了解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三融合”提前发掘优秀的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宣传企业的文化,为自己培养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从而使学院与企业之间找到利益共同点,达到双赢。

(四)贯穿思政教育元素,促进学生社会认同感

当前环境背景下,在就业指导中融入思政元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充分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引导学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参与三支一扶、西部招考计划、参军入伍等。提升学生政治理论基础和服务奉献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正确指导,达到端正其就业观、提升其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学生在就业择业时,学会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兼顾。

五、结语

就业指导是一项集“系统化、专业化、全程化、多元化和信息化”为一体的重要工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同时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的全力支持,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如何切实有效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和重大挑战。不同高校的办学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各个高校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点制定符合自己学生的就业指导实施方案,为学生高质量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